APP下载

不寐的中医护理体会

2016-01-29郭宇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心脾情志穴位

郭宇红

(辽阳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不寐的中医护理体会

郭宇红

(辽阳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不寐的护理主要是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不寐及伴有的其他疾病进行宣教指导;指导患者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疏导心绪,调情志,树抗病信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治疗。而传统的中医护理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泡双足和穴位按摩能够使患者睡眠时间延长、入睡前需要的时间减少、舒适感增加,伴随的相关症状消失或减轻。临床证明有效显著。

不寐;中药泡双足;穴位按摩;护理

不寐证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它的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够以及睡眠深度的不足,不能消除疲劳,不能恢复体力与精力[1-2]。症状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症状重者彻夜不寐。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肝郁、胆郁、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3]。

1 病因病机

1.1 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以致不寐。

1.2 胃气不和,夜卧不安:平素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内停,酿为痰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不得安寐。

1.3 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无源,营血不足,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

1.4 阳不交阴,心肾不交: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胜;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上炎热扰神明而神志不宁。

1.5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亦能导致不寐。

2 一般护理

2.1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应该偏暗,被褥松软应该适宜,避免噪音。根据患者的习惯创造睡眠环境。

2.2 对不寐及伴有的其他疾病进行宣教指导,取得患者积极配合,祛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以助其入眠。

2.3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例如看电视、小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兴奋。

2.4 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疏导心绪,调情志,树抗病信心。嘱患者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

2.5 饮食宜清淡宜消化,富含营养,合理搭配荤素和膳食纤维,以补虚泄实,调理脏腑为原则。心气虚弱者宜睡前酸枣仁粉冲服。肝郁化火者可适当食用柑、橘、及萝卜等理气滞解郁。痰热内扰者可食消食导滞化痰食物,切忌暴饮暴食,晚餐勿过饱。阴虚火旺可以选食桑椹百合粥滋阳泻火之品。心脾两虚宜食丰富营养之品,如黄芪粥、桂圆山药粥。

2.6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治疗调畅气血,强度坚持从小到大,从舒缓运动开始,患者逐渐适应。例如做一些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锻炼项目,亦可以将双手搓热之后,以掌面沿胁肋部进行,反复摩擦,以发热为度,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2.7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睡眠总时数、睡眠型态及睡眠习惯,夜尿等情况。

2.8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2.9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2.9.1 中药浸泡双足,水温38~40 ℃,日1~2次浸泡。高度超过足三里,每次30 min。

2.9.2 穴位按摩:①捏脊护理人员取督脉从颈部到腰穴位和足太阳经背部侧线,自下而上捏9次,然后点压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每次3 min,最后自上而下扣背。②头部按摩印堂、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上肢按摩神门、内关;下肢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肝郁化火型:加行间、太冲、曲池、头维;痰热内扰型:加丰隆、大椎、合谷;阴虚火旺型:加交感、太溪、大陵;心脾两虚型:加气海、关元、合谷;心胆气虚型:加阳陵泉、阳交。每个穴位按摩约为2 min。

3 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3.1 保暖,避风寒,汗出及时擦干,暴露部位加盖被,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3.2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

3.3 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4 饥饿、虚弱、精神欠佳、大量汗出后不宜马上泡足。操作时做好观察如发生胸闷、虚脱、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尤其老年末梢不敏感者。

不寐证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舒适度明显降低,睡眠不足会引起人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映迟钝、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西医治疗失眠只能采用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但引起安眠药依赖同时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护理技术易操作、易接受。疏通经络,改善气机。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对入不寐的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睡眠时间延长、入睡前需要的时间减少、舒适感增加,伴随的相关症状消失或减轻。临床证明有效。对患者体力和精力恢复有明显帮助。临床效果满意。

[1] 周运峰,魏玉龙.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100例近期疗效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6):427-482.

[2] 荆秦.心脾两虚型失眠针灸治疗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 25(6):120-121.

[3] 金熙胜.针灸治疗配合中药治疗不寐证33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91-92.

R473.74

A

1671-8194(2016)34-0246-01

猜你喜欢

心脾情志穴位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夏季穴位养心
过桃花村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