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优质

王 莉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王 莉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在产科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效果。方法 组织所有产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讨论优质护理的方法,总结经验,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排班,责任到人。调查产妇的满意度,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未采取干预措施前,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仅为56.4%,调动了护士主动工作的积极性,1986例产妇中,98.2%的产妇对此护理方法感到满意,产妇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 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优质护理干预;产科护理;运用

产科是诞生新生命的地方,妇女在孕育生产下一代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改进目前的护理服务模式,积极调整旧观念,力争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我院为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在产科工作中实行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产科有实际床位58张,护士38人,年龄在21~46岁,平均年龄为33.6岁,其中有主管护师8人,护师10人,护士20人;本科学历15人,在读13人,大专10人,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共护理孕产妇1986人次,新生儿1754人次,危重产妇258人。

1.2 方法

1.2.1 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度:将全科病区进行分组[2-3],产妇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护理及治疗落实到各组。每组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日常护士,责任组长安排当日工作,检查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并对本组的疑难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责任护士对本组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担当主要责任人,日常护士对基础护理进行加强。建立建全护士岗位责任制,大家在工作中分工协作,根据产妇的需求提供最适宜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创新服务。

1.2.2 实行新的排班模式:为了合理平衡每名护士的工作量,夯实夜间与晨间的基础护理,根据产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ABC排班模式,即A班(8:00~16:30)、B班(16:30~24:00),C班(0:00~8:00),每班需做好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的哺乳、孕产妇的睡觉洗漱、晨起就餐、梳理、病室清洁整理等工作。针对新护士经验不足的情况,排班时注意新老护士的搭配,进行一对一导师式的带教。

1.2.3 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产妇的需求,对于产妇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讲解。同时针对产妇的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要及时予以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一定要和蔼。在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娴熟,同时利用专业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应当充分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

1.2.4 对患者进行生产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普及相关的分娩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并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正,防止患者出现不适。同时,在患者进行分娩时,护理人员应严格观测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待患者分娩后,及时为其采取保暖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由于导管留置以及阴道填塞等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的裸露时间,同时护理的动作一定要保持轻缓。

1.3 评定标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为评定该护理方法是否可行的三个标准。其中,满意即,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一致认可;比较满意即,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部分服务满意,但是护理工作仍需改进;不满意即,患者认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差,且引发医患矛盾。总体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2 结 果

未采取干预措施前,对护理服务满意的产妇为1120例,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仅为56.4%,经过护理后,1986例产妇中,满意者多达1830例,比较满意者达120例,不满意者为36例,总体满意率为98.2%,实施干预前后,护理满意率明显提升。

2.1 护士护理观念得到转变,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学习、动员、与讨论,护士的护理观念得到了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能够全面细致地对孕产妇的情况加以掌握,包括孕产妇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护士的分级分组管理,对孕产妇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的管理,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使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工作可以准确无误地得以完成,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服务。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坚持人性化服务、坚持以产妇的需求为中心,加强护士的语言沟通技能、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与学习,将亲切、主动微笑服务贯穿于整个服务工作中来。使产妇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切实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得到受益。调查结果显示,产妇的满意度较实话优质服务措施之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3 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开展换位思考,责任到人的管理,护士与孕产妇之间的沟通增加了很多,孕产妇愿意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流,孕产妇的病情及心理变化可以及时掌握在责任护士手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鼓励、安慰,孕产妇的心情舒适,自护的能力提高,能积极配合手术、分娩等医疗活动,提高了医疗质量,也使得护患关系和谐。

3 讨 论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至今,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激发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项护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病房整洁卫生,护士和蔼可亲,使孕产妇在住院期间身心愉快,身体得到了良好的康复,这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针对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进,继续持之以恒地将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下去,让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达到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的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

[1] 于姗姗,勘薇,杨惠玲,等.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92.

[2] 王艳生. 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对比[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7):235.

[3] 马文萃. PDCA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2(3):45-46.

R473.71

B

1671-8194(2016)34-0231-02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