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脑梗死

赵 旭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赵 旭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颅脑外伤;大面积脑梗死;术后并发症;预后结局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也是预后最差、病情最复杂的外伤疾病之一,患者预后结局较差,即使患者抢救成功幸存,也会有大量的颅脑外伤患者即使治愈后也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1]。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这86例患者全部符合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证实为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意识清晰且能进行正常交流;病程时间<48 h;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部感染;原发性精神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86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5

例,年龄在20~59岁,平均年龄(43.4±7.2)岁,病程时间1.5~45 h,平均病程(10.9±2.5)h,未婚34例,已婚52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

15例,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50例。然后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全部进行常规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手术治疗,并予以相同规格的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予以20%甘露醇,速尿脱水治疗,采用奥拉西坦进行脑神经营养治疗,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尼莫地平进行抗血管痉挛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其次,在患者入院3~7 d,严格执行医嘱并进行药物应用指导,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参数,做好各项检查的准备工作,积极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以及功能训练。第三,在患者入院第2周强化基础护理并教会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详细讲解病情相关知识、生活饮食以及药物指导。第四,在患者入院第3周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康复训练计划,比如对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等,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在患者入院1个月以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的实际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科学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果。然后持续性开展吞咽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等康复计划。第六,对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进行个性规划,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素质以及病情制定出院后食谱以及生活日程表,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强化患者定期复诊意识。

1.3 观察指标: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采用χ2对患者的技术资料等进行科学检验,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能力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组患者在干预前NIHS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差别不大(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8.35±4.26)以及Fugl-Meyer评分(42.5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25.74± 5.37)以及Fugl-Meyer评分(31.46±6.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肌肉萎缩1例,关节痉挛1例,肩手综合征1例,总共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肌肉萎缩3例,肩关节脱位2例,关节痉挛4例,肩手综合征5例,总共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56%。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颅脑外伤是严重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且极易因疼痛、紧张、恐惧等多种负性情绪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多种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结局[3]。

临床护理路径为基于传统护理管理开展的一项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在于以时间轴为基准,以人与环境的和谐适应为基础,结合实际病情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内容。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住院护理工作的具体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可提升医护整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并可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与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保持健康的状态,可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以及快速康复。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NIHSS及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的患者明显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1] 鲍志燕.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2-54.

[2 蔡建丰.肌力及协调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629-630.

[3] 秦静,薛蓓蕾,马修堂,等.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1):29-31.

R473.6

B

1671-8194(2016)34-0230-02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脑梗死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