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分析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髋关节出血量人工

刘 娜

(盘锦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病区,辽宁 盘锦 124013)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分析

刘 娜

(盘锦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病区,辽宁 盘锦 124013)

目的 探析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人工髋关节术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术中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优于对照组的25.58%(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中实施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术中护理配合

人工髋关节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价值。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大、麻药耐受性较差、术中出血量多,甚至会发生手术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增加临床护理。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人工髋关节术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人工髋关节术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71.23±2.6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区间为61~87岁,平均年龄为(71.74±2.68)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1]:①所有患者均无相关手术史;②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手术标准和相关规定;③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无酗酒史和麻药过敏史;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常规用药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同时,保持患者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希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术中护理配合,具体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取患者侧卧位,将患肢放置于手架的软垫上,并将骨盆固定。方垫的放置位置和规格要符合手术标准,避免对手术视线造成影响。其次,为患者进行静脉通路。静脉留针输液,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测。手术室巡回护士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尿量,并依次为依据计算补液给予量。再次,麻醉方式。选择气管静脉复合麻醉,减轻患者手术痛苦,且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最后,术中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氧、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抑制。

1.3 观察指标: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2]:满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疼痛,但在患者可承受的疼痛范围内;4~6分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剧,且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7~10分表示患者的疼痛感强烈,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需要借助药物止痛。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发热、大出血、感染、肌肉萎缩)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术前VAS评分为(4.4 ±1.3)分,术后1 d为(5.4±1.2)分;对照组的术前VAS评分为(4.3± 1.6)分,术后1 d为(6.6±2.1)分。经对比,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 0.6)h,术中出血量为(153±19.7)mL,住院时间为(18.7±2.5)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5)min,术中出血量为(187±17.9)mL,住院时间为(23.8±1.3)d。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中,发热1例,大出血0例,感染1例,肌肉萎缩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中,发热3例,大出血2例,感染3例,肌肉萎缩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术是临床医学上不断发展用于老年各种髋关节病变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治疗原理为重新建立新的关节,该关节的功能与正常相近,可有效避免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而老年患者的年龄大、麻醉耐药性较差,因此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是关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中护理配合可减轻患者术中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可见术中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中实施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梁丹霞.术中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术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92-1994.

[2] 何椿萫,黄文明.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12-13.

[3] 张璐,孙丽丽,张丹,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4):259-260.

R473.6

B

1671-8194(2016)34-0226-01

猜你喜欢

髋关节出血量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