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估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因性系统化肺癌

张 洋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营口 115000)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估

张 洋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 对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抽选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显著。

系统化护理干预;肺癌;癌因性疲乏

癌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肺癌在癌症中的发病率较高,伴随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的进步,对癌症病情发展的控制率呈现大幅度上升[1]。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即因疼痛、营养不良、毒性代谢、贫血等问题所诱发的部分功能障碍或主观疲劳,发展快、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被缓解是其临床特征[2]。我院为肺癌CRF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CRF患者50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5例为一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为(60.73±4.64)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60.04±4.03)岁。上述两组肺癌CRF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对患者症状的观察与护理,为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与用药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3]:①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根据患者的特征,主动与患者沟通,将肺癌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告知其戒烟酒的重要性,同时注意患者口腔的清洁度;定时为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进行按摩,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分散,即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可减轻其疲劳感;为存在严重疲乏感的患者采用能量剂;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将疾病变化的趋势告知患者,以此鼓励患者,提升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告知家属应加强对患者的照顾,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②若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前宣教,将手术的必要性与意义告知患者,以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与恐惧感;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定时给予患者伤口消毒,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恢复;通过按摩、增强营养及使用药物等措施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与兴趣爱好,与患者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缓解患者的疲乏感。

1.3 观察指标:观察上述两组肺癌CRF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上述两组肺癌CRF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9.0版进行处理,两组肺癌CRF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均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肺癌CRF患者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具体结果如下:研究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为(56.39± 7.61)分,躯体功能为(84.35±9.64),心理功能为(82.03±8.11)分,社会功能为(80.65±7.96)分,物质生活为(86.73±9.74)分。对照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分别为(67.93±8.42)分与(62.93±7.52)分、(64.51±7.86)分、(60.32±5.81)分、(70.08±7.96)分。

3 讨 论

CRF在癌症患者中属于常见的症状,其与健康人群表现的疲乏症状存在区别,通常表现更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患者经过休息后仍无法得到缓解,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较其余癌症疾病的患者高[4]。CRF程度可直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当患者的疲乏症状较为明显时,其生活质量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

传统护理中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CRF的重视,护理措施仅停留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同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与症状表现为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对患者的CRF进行评估与针对性的处理措施[5]。

系统化护理干预是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直觉性、盲目性及片面性[6]。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抗癌能力[7]。适量的运动可对患者紧张的肌肉与抑郁的精神状况进行缓解,放松患者大脑皮质,缓解心理状况;家属的支持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引导家属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无助的心理,对缓解其疲乏程度具有积极意义[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给予肺癌CRF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万光明,陶路宁,王懿,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63-65.

[2] 王凤朝.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缓解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102-103.

[3] 蒋军英.癌因性疲乏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185-186.

[4] 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6):2476-2478.

[5] 徐国英,郑国平.系统性护理在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133-135.

[6] 张正芳,杜洪燕.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6):719-721.

[7] 李文玉,涂艳丽.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7):175-176.

[8] 王秀英.系统化护理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43.

R473.73

B

1671-8194(2016)34-0208-02

猜你喜欢

因性系统化肺癌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