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内伤西医腰椎间盘

杨 宇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辽宁 沈阳 110035)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 宇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辽宁 沈阳 110035)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中西医;骨质疏松;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VAS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受到临床治疗的重视。不少学者认为骨质疏松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因素[1],且临床上关于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临床上腰腿痛疾病研究的重点。关于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中患者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43~70岁,平均(56.4±6.2)岁,病程1~7年,平均(4.0±1.1)年。对照组中患者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在45~73岁,平均(57.5± 6.5)岁,病程1~8年,平均(4.3±1.2)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口服骨疏康胶囊,每次2颗,每日2次,连续服用6个月。给予患者10 IU依降钙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肌内注射7 d后改为2 d肌内注射1次,共肌内注射10 d。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中药内服。给予患者独活寄生汤口服,基本方为:丹参30 g,白芍20 g,当归、党参、桑寄生各15 g,防风、怀牛膝、独活、秦艽、杜仲、灸甘草各10 g。肉桂6 g。对于腰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加蜈蚣、全蝎、鸡血藤;对肢体麻木感的患者加黄芪,对痰阻的患者加红花、元胡索、桃仁。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3周。②牵引治疗。让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上,屈髋、屈膝,将胸部牵引带固定于患者的腋窝下,骨盆牵引带则固定在髂嵴上方,以间歇的方式给患者实施牵引治疗,每次牵引60 s,放松5 s后继续。首次牵引的质量为患者自身体质量的20%~30%,伺候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力循序渐进增加质量,但最多不得超过患者体质量的60%。每次治疗25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后休息2~3 d继续治疗。③针灸治疗。牵引治疗结束后取患者的环跳穴、阳陵泉和悬钟穴针刺,直到出现酸胀感后停止,针刺的时间大约持续20 min,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④中药熏蒸治疗。让患者进入到蒸汽室中,关紧房门,将粉碎的中药放入熬蒸汽发生器中,治疗仓的温度调节到38 ℃左右,每次治疗15 min,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于治疗2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评估。

1.3 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腰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棘突无叩痛感,骨密度检测显示明显增高,患者的日常活动不受限制。有效:患者的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能从事较轻的工作。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VAS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的对比分别行χ2/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中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经对比,χ2=4.681,P=0.031<0.05。

2.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7.21± 1.43)分,对照组为(7.40±1.5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31±0.26)分,对照组为(3.49±0.35)分,P<0.05。

3 讨 论

中医学中没有关于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专门论述,一般是在暴力性损伤或长期生活于艰苦条件下感受风寒湿邪等引起的,是一种机体内源性的疾病,是一种非外伤因素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而年龄超过50岁的人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中医学中被纳入到骨痹、骨枯等范畴,认为是在肝肾虚弱而引起的髓内空,无法养骨导致骨萎现象[3]。因此在治疗中需补虚为实,益气补骨,通经入髓,补血生骨。而肾则是人体闭蛰封藏器官,是机体保持充沛精力的基础,对骨质疏松患者采取补肾疗法有助于减轻腰腿痛等症状,改善内分泌失调状况。对于骨质疏松并发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质疏松使得椎间盘的弹性变差,承受的压力变大,髓核压缩,环状纤维受到的离心力加大,纤维容易受到拉伸,而该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将会导致髓核的突出,出现椎体不稳等病理变化,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西医疗法能迅速缓解患者的腰腿痛等临床症状,且用法简单,安全性高,但是其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将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发挥出二者的优势,通过中医学中的牵引、推拿按摩、中药熏蒸、中药口服等疗法,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补肾活络,强筋健骨,配合西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气血运行的顺畅,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相关组织的修复。通过牵引治疗促进髓核嵌顿的解除,降低椎间盘内亚,缓解神经根牵张和嵌压现象,缓解临床症状[4]。通过中药口服、中药熏蒸疗法改善血液循环状况,改善下肢动脉供血、静脉回血状况。唐智生等人的研究指出: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腰椎牵引+微波治疗+干扰电疗+骨质疏松治疗仪综合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VAS评分更低,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临床上还应深入研究如何将多种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治疗效果。

[1] 宋鹏程,郑吉元.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7):800-803.

[2] 唐玉萍.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98-3599.

[3] 姚艺豪.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骨质疏松患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1):78-79.

[4] 唐智生,杨少华,徐晓兰,等.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6):548 -551.

R681.5+3

B

1671-8194(2016)34-0173-02

猜你喜欢

内伤西医腰椎间盘
内伤内服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憋出内伤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