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KennedyⅠ、Ⅱ类缺损的治疗体会

2016-01-29葛一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卡环基牙义齿

葛一鸣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正畸修复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应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KennedyⅠ、Ⅱ类缺损的治疗体会

葛一鸣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正畸修复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应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KennedyⅠ、Ⅱ缺损,对基牙改变、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32例曾有卡坏类活动修复经历,对修复效果不满意,且不满足种植适应证或不能接受种植修复方案患者。结果 经过24个月随访评测,此法修复成功率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结论 除种植修复外,对比卡环方式的活动修复,精密附着体修复效果更为优良。

MK1精密附着体;KennedyⅠ、Ⅱ类缺损;可摘义齿;固定局部义齿

游离端缺失在种植技术出现前一直是修复的难点,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其修复方式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满足种植的适应证或对种植手术不能接受。对于传统的可摘义齿的美观及舒适性不满意。我科对32例KennedyⅠ、Ⅱ类缺损患者进行了MK1精密附着体修复,取得满意修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修复科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牙列缺失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2~66岁,KennedyⅠ类21例,KennedyⅡ类11例。上颌缺损17例,下颌缺损11例,上下颌同时缺损4例。全身情况良好,有经济承受能力,能够配合治疗及同意治疗方案,有较高医从性。曾有传统可摘义齿修复经历,对于原修复方案功能、美观、舒适度不满意。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及对种植技术抗拒,无附着体修复禁忌的患者。修复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使用精密附着体,并能按时复诊、随诊。

1.2 方法:基牙的选择:首先行X线片检查,以健康牙为首选,对于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或原有修复体可顺利拆除的治疗齿也可选为基牙。对基牙牙周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治疗或对于早期的牙周疾病给予干预性治疗。基牙数≥2颗,龈距离≥8 mm。取模型并设计修复方案。基牙预备及模型制取:常规预备,基牙舌侧多预备0.5 mm间隙,基牙设计为连冠。制作个性化托盘,利用硅橡胶印模材料,清晰制取颈部肩台结构。利用咬 记录硅橡胶进行咬 记录制取,并对其前伸、侧方运动进行咬 记录。附着体完成及试戴:制作完成后将固定部分戴入调改适合后,戴入可摘部分确认附着部分能否完全契合,并调改可摘部分。调改后,将固定部分置入粘结剂,并将修复体整体戴入,粘结完成后去除多余粘结剂。并随诊调改修复体至无临床症状。

1.3 随访指标:修复后3、6、12、24个月随访患者,对基牙行牙体、牙周及X线片检查。对龋坏、松动、牙龈指数及牙槽骨吸收进行检查并记录存档。患者填写修复后满意度调查表,与原有卡环类修复体在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咀嚼效率及语音情况进行对比。

2 结 果

2.1 对32例患者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定期检查,在修复后24个月1例/次患者出现邻牙中龋,给予去除腐质、树脂充填,愈后良好。3例/次患者出现Ⅰ~Ⅱ度松动,给予刮治,局部药物治疗,愈后良好。8例/次出现牙龈指数1~2级,给予刮治,局部药物治疗,愈后良好。牙槽骨<1/3根长吸收1例/次,给予刮治,局部药物治疗,愈后良好。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修复失败,基牙、邻牙及牙周组织基本无不可逆病变发生。说明此法修复成功率较高,修复效果稳定。

2.2 患者对于精密附着体在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咀嚼效率及语音情况与卡环类修复体进行了对比。11例患者认为语音无明显改善,3例患者对精密附着体修复后咀嚼效率较前无明显差异,但不认为较前降低。其余患者对各项指标均认为有改善。说明此法修复患者满意程度较高。

3 讨 论

以往KennedyⅠ、Ⅱ类缺损的患者修复,往往采用卡环类可摘义齿修复,为加强其稳定性将固位体铸造成为强壁卡环,但其稳定性仍无法根本解决。随着精密附件的应用,出现了一种利用固定义齿与精密附件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传统卡环义齿的稳定性差、咀嚼效率低、美观性差、影响语音及舒适度、对于基牙往往会产生扭转力、杠杆力、并且产生应力较为集中造成咬 创伤等诸多问题的新型修复方案。随着精密附着体的出现,又赋予了可摘局部义齿新的生命力。近年来种植技术的发展迅速,游离端失牙成为其最佳适应证之一,但种植技术属于有创操作,有适应证带来的诸多限制。并且在国内多数患者仍对有创操作心存芥蒂,不能接受种植修复方案。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精密附着体的存在,使得可摘义齿修复仍是游离端牙列缺损不可或缺的一种修复方式,且精密附件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改进。本文通过对MK1精密附着体修复后定期随访观察,对其龋坏、松动、牙龈指数及牙槽骨吸收等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功率高、稳定性良好。并且本研究选择的患者均曾接受过传统卡环修复,对两种修复体进行了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咀嚼效率及语音情况等项目的调查,其结果证明以上性能均优于卡环修复。卡环修复其固位体经常对基牙产生较集中的应力,由于其稳定性较低,固位体在摘戴及使用过程还会对基牙产生扭转力等不良应力刺激,易形成牙体及牙周组织损伤,长期创伤 造成基牙过早脱落、牙体组织缺损等尴尬问题使修复失败。对于基牙,精密附着体可有效分散应力,减少牙周组织侧向受力。与种植修复比较而言,虽然种植同样满足精密附着体的上述优点,但种植修复往往对骨量要求较高,充足的骨量才能支持咬 负重[1]。临床上磨牙区长时间缺牙骨改建造成骨吸收;牙周炎失牙骨水平吸收严重;上颌窦窦低发育较低可利用骨高度不足等问题。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植骨手术治疗,严重者还需开辟第二术区进行移植骨的制取。而且游离骨亦存在移植后吸收、骨不连、感染等问题的困扰。并且种植牙对经济条件要求高于精密附着体,使部分患者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现阶段精密附着体修复方式仍是KennedyⅠ、Ⅱ类缺损不可替代的修复方案,其稳定性、美观性、舒适度良好,咀嚼效率较高,修复成功率高,创伤小,对于要求较高的远端游离失牙患者仍为重要的修复手段。

[1] 黄庆丰,金文忠,张富强,等.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应力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1):1291.

R783.6

B

1671-8194(2016)34-0115-01

猜你喜欢

卡环基牙义齿
作动筒卡环受力变形计算模型研究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满装圆柱滚子轴承卡环安装模具
卡环结构对拔脱力的影响研究
太阳轮轴用卡环疲劳失效原因分析与改进研究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应力中断义齿基托对游离端基牙牙周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