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体会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肥胖症饮食情况

王 方

(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60例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体会

王 方

(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症的相关预防保健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儿科患者29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观察,针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情况实施测量,对属于肥胖症的儿童进行统计。结果 针对本次研究的290例患儿,表现出肥胖症的患儿60例,所占比例为20.69%;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在所有肥胖症患儿中,喂养方式为人工喂养的患儿25例,为母乳喂养的患儿24例,为混合喂养的患儿11例;对患儿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具有饮食过量习惯的患儿29例。其中年龄<1岁的患儿42例,患儿户外活动量相对较少。结论 患儿未均衡进行饮食搭配,患儿未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或者遗传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出现肥胖症的情况。对此针对患儿的饮食需要给予必要的控制,将患儿的运动量显著增加,将患儿的心理负担显著消除,针对患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最终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儿童肥胖症;预防保健;临床效果

近年来,肥胖症儿童的例数呈现为逐渐增多,患儿一经表现出过度肥胖的现象之后,自身健康成长会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出现了病态的现象。对于此类患儿,主要因为营养摄入过量导致,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因为肥胖症的出现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1]。此外,患儿一经患有肥胖症疾病,往往会导致出现相关慢性疾病的情况,例如患有高血压疾病、患有糖尿病疾病以及患有心脏病等系列疾病。为了探讨儿童肥胖症的具体预防保健措施,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儿科患儿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临床对表现出肥胖症的患儿例数进行统计,针对肥胖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具体的干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儿科患者29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其中男150例,女140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0~14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52±0.32)岁。

1.2 方法:对所有儿科患儿的体质量进行测量,主要选择常规测量方法加以完成。之后对肥胖超重情况进行判定:主要根据WHO相关标准进行判断。超重:最终结果在10%~19.9%;轻度肥胖:最终结果在20%~29.9%;中度肥胖:最终结果在30%~49.9%;重度肥胖:最终结果>50%。之后从患儿家属口中对患儿的饮食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等加以认真了解。

2 结 果

针对本次研究的290例患儿,表现出肥胖症的患儿60例,所占比例为20.69%;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在所有肥胖症患儿中,喂养方式为人工喂养的患儿25例,为母乳喂养的患儿24例,为混合喂养的患儿11例;对患儿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具有饮食过量习惯的患儿29例。其中年龄<1岁的患儿42例,患儿户外活动量相对较少。

3 讨 论

对于肥胖儿童,诸多属于单纯性肥胖,主要因为患儿在能量摄入同能量消耗二者之间失去了平衡导致。例如诸多小儿家庭,爱好油腻食物或者甜性食物;小儿过量进食食物或者具有吃甜食习惯,从而导致能量摄入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高。部分患儿的体力活动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从而导致自身能量消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出现了肥胖的现象[2]。

对于此类患儿,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日常表现出食欲旺盛的特点,爱好脂肪量较高以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因为出现了脂肪过多积聚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体质量超重的现象。患儿全身皮下脂肪表现出均匀积聚的情况,主要以乳房位置、腹部位置以及肩部等系列位置等极为显著。患儿的腹部表现出紫色纹或者表现出白色纹的现象[3]。对于男性患儿的会阴部会表现出过多脂肪堆积的情况。

对于肥胖症患儿,通常其发育相对较早,从而对身高造成了限制。对于极度肥胖患儿,因为表现出脂肪过度堆积的情况,从而针对胸廓扩展运动以及胸肌的相关运动造成限制。患儿的肺换气量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急促以及出现了缺氧症状。患儿的红细胞数量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出现了心脏扩大的情况以及出现了发绀的情况,从而导致患儿表现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从而证明患儿出现了肥胖肺心综合征的情况。当患儿体内脂肪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之后,患儿表现出的上述症状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4]。

对于肥胖症患儿,临床选择有效方法加以干预意义显著。具体主要体现为对患儿的饮食进行调整,将患儿的运动量合理增加。在饮食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营养需求做出保证,确保患儿可以健康成长。要求患儿在摄食的过程中,禁止过快。即使对患儿的饮食加以限制,但是对患儿的蛋白质摄入量需要做出保证,确保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在热能摄入方面,通常年龄<5岁的患儿,摄入热量保持在2500~3000 kJ/d;对于年龄在5~10岁的儿童,摄入热量保持在3000~4200 kJ/d;对于年龄在10~14岁的儿童,摄入热量保持在4200~5000 kJ/d。如果在摄入上述热量的食物后,患儿仍然表现出饥饿的情况,需要选择含有能量较少以及体积较大的食物要求患儿进食,例如进食水果、蔬菜以及萝卜等食物。针对患儿甜食摄入量以及零食摄入量需要进行限制[5]。

需要将患儿的活动量显著增加,对于肥胖症儿童,通常其运动量相对较少,对此需要要求患儿养成长时间锻炼的习惯,在锻炼的起初,可以控制少量活动,例如进行快步走等[6]。之后逐渐将运动量增加,将运动时间增加,确保热能可以获得充分的消耗,将患儿的体质量有效减轻。但是需要禁止因为运动量过大,最终导致出现食欲增加的现象。患儿通过散步、游泳以及跑步等均可以将自身脂肪有效减少。对于相关运动,贵在坚持,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患儿家属有效配合,最终才能够获得显著效果[7]。

此外需要将患儿的内心顾虑有效消除,将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变,将患儿的孤僻等系列心理状态加以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肥胖症患儿,饮食因素以及运动因素均会导致其出现肥胖的情况,对此需要在上述两方面着重入手,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最终显著提高肥胖症儿童的生活质量。

[1] 徐海冬,桑艳梅,闫洁,等.新发现的肥胖症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儿童肥胖症的相关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6(9): 557-561.

[2] 鲍燕飞.中国儿童肥胖症BMI,腰围身高比及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4,7(9):98-99.

[3] 刘远玲.规范生活方式对单纯性儿童肥胖症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5(12):197.

[4] 杜俊文,吴韬,张坤,等.血浆脂联素和促酰化蛋白水平与儿童肥胖症发病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86-5387.

[5] 王宏丽,林广起.某市托幼机构125796例儿童肥胖症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7(35):134-135.

[6] 王国伟.儿童肥胖症流行因素及相应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49-51.

[7] 王守桂.儿童肥胖症的流行因素及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8(30):212-213.

R723.14

B

1671-8194(2016)34-0107-02

猜你喜欢

肥胖症饮食情况
春节饮食有“三要”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