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9刘淑华郭海燕李智永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多动症有效率患儿

杜 杨 刘淑华 郭海燕 李智永

(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综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杜 杨 刘淑华 郭海燕 李智永

(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和平均分成综合组以及单一组,为综合组患儿实施综合治疗,为单一组患儿实施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患儿,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儿。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为多动症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具有针对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儿童多动症;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不良反应

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行为障碍,活动过多、注意短暂、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冲动等均是该疾病的临床表现[1]。多动症患儿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均很难与人友好相处。国外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5%~10%[2]。我国学龄儿童为多动症多发人群,占全体学生的1%~10%,男孩更容易患有多动症,男孩所占比例为4%~9%,儿童多动症好发年龄为6~14岁[3]。本研究选取40例多动症患儿,分析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多动症患儿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CCDM-2-R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和平均分成单一组以及综合组。单一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患儿年龄为7~15岁,病程为5~20个月;综合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6例,患儿年龄为6~14岁,病程为6个月至18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在内,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为单一组患儿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运用利他林和小施尔康,患儿每天早餐后口服10 mg,一次服药作用时间为4~6 h,患儿需坚持长期服药。为脑电图异常患儿加用脑苷肌肽静滴实施治疗。综合组患儿在单一组患儿治疗基础之上,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先运用药物治疗,而后运用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采用鼓励和表扬等正面诱导,安排行为训练,对患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进行强化,将患儿学习主动性提升,对患儿多动以及注意力涣散进行克服,减少患儿不良行为和过多活动,为患儿安排训练程序,使患儿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安静坐着。对于患儿尖叫、发脾气等行为,为患儿应用消退训练的程序,在一定情境之下,坚持强化和消退相结合,不理睬患儿不满意行为,对患儿满意行为进行奖励。对品行障碍患儿实施职责消退训练方法,对患儿骂人、打人、偷窃等不满意行为进行矫正。而后,将患儿药物撤掉,向家长告知药物治疗不能够替代教育,鼓励家长调整自身的家庭环境,将紧张刺激等因素消除,使患儿遵循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制度,加强患儿本人的个别教育,将消极情绪和自卑感消除,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嘱咐家长及时和老师、医师沟通,并且长期坚持训练。

1.3 医疗评价:在患儿治疗6个月以后,对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恢复社会功能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学习成绩,并且Conners多动指数低于1.2,则判定为治疗显效;若患儿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不够稳定,多动指数高于1.5,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则判定为治疗有效;若患儿临床症状、学习成绩、多动指数均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此外,对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通过%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单一组患儿4例显效,显效率为20.0%,8例有效,有效率为40.0%,6例无效,无效率为30.0%,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综合组患儿8例显效,显效率为40.0%,11例有效,有效率为55.0%,1例无效,无效率为5.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单一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综合组患儿,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综合组没有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单一组1例患儿恶心,2例患儿消化道症状,1例患儿睡眠不良。综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单一组患儿,组间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3 讨 论

儿童发生多动症的机制和去甲肾上腺素反转效应降低以及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存在密切关系[4],相关研究资料表明[5],患儿多动症会持续发展到成年期,作为一种慢性病,患儿必须要坚持长期接受治疗,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产生严重影响,最终降低儿童的成才率,并且最终发生品行障碍。在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行为矫正或心理治疗,单一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欠佳,而相关资料表明[6],综合治疗是一种多动症治疗的有效方法,在治疗多动症的过程中,要坚持及时治疗和早期治疗,坚持教育和药物综合治疗,坚持教师、家长、医师、患儿多方配合治疗。此外,在儿童多动症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7],患儿才能够有所好转,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儿长期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患儿语言发育迟滞,并且智商也无法提高和发展,学习成绩降低,到患儿成年后会存在人格障碍,成就感不足,逐渐丧失信心。

本研究通过选取40例多动症患儿,对患儿进行分组,为单一组患儿应用单一药物治疗,而综合组患儿实施包括行为矫正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患儿,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儿,组间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为多动症患儿应用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总的来说,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治疗,可见,综合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多动症治疗方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运用该方法。

[1] 王丽.家庭注意力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65-66.

[2] 王井妹,陈伟.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34例顽固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115-118.

[3] 张子和,窦芬芬.血清C反应蛋白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认知行为异常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9(19):176-177.

[4] 姚洪秀,李国海,章皎洁.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难治性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6个月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5): 321-322.

[5] 赵蓓,姚洪秀,张震.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5):334.

[6] 张永生,刘恒.牵拉斜扳法配合穴位针刺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151-152.

[7] 陈群娥,刘建平,窦香君,等.长效哌甲酯滴定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并发品行障碍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 23-26.

R749.94

B

1671-8194(2016)34-0097-02

猜你喜欢

多动症有效率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My Father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