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部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母细胞胆总管肿块

刘 影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 营口 115200)

小儿腹部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刘 影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 营口 115200)

目的 对小儿腹部肿块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有肿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手术病理以及细胞学的检查结果展开分析,从而总结腹部肿块患儿的声像图特征以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 本组80例患儿中,32例为非肿瘤性肿块,占40.0%;48例为肿瘤,占60.0%,45例为恶性肿瘤,占总病例的56.3%。经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的有63例,诊断不明确有13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相比,符合率为78.8%;与手术相比,定位的准确率为98.3%。结论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禁忌证、无创、确诊率高等显著优势,为小儿腹部肿块一项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

小儿腹部肿块;超声诊断;鉴别诊断

作为临床儿科一项常见的病症,腹部肿块存在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的可能。因此,就需要对患儿展开早期诊断与鉴别,在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的基础上,促进患儿预后质量的改善[1]。而通过B超检查,可将肿块的大小、结构、类型,及其邻近器官的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有肿块的患儿为例,对其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腹部有肿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段为15 d~14岁,平均(8.3±2.7)岁;肿块的大小为:3 cm×4 cm~21 cm×27 cm。42例患儿存在发热、腹痛、黄疸以及血尿等临床表现,38例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手术病理以及细胞学检查。

1.2 方法:采用GE730超声诊断仪,控制探头的频率在5~7 MHz范围内。在检查的6~8 h前让患儿禁食,当患儿存在比较大的情绪反应时,应当给予适当镇静剂,并且注意少量进乳。随后对患儿腹腔内各大脏器展开全面检查,并将肿块的大小、在腹腔中的具体位置、内部回声,及其与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作为检查的重点项目。此外,为便于临床鉴别诊断,还可让患儿饮用少量水后展开二次超声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来统计并分析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χ2来检验组间的构成比,当组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也即P<0.05时,则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检查的正确诊断情况:本组80例患儿经过手术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得到确诊,19例为神经母细胞瘤,11例为肾母细胞瘤,7例为恶性淋巴瘤,5例为畸胎瘤,3例为肝母细胞瘤,2例为肾癌,2例为肾错构瘤,14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7例为重度肾积水。其中,

32例为非肿瘤性肿块,占40.0%(32/80);48例为肿瘤,占60.0%

(48/80),45例为恶性肿瘤,占总病例的56.3%(45/80)。经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的有63例,诊断不明确有13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相比,符合率为78.8%(63/80);与手术相比,定位的准确率为98.3%(77/80)。

2.2 小儿腹部肿块的声像图特征:①神经母细胞瘤:通常位于腹部后脊柱的两侧,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大肿块,边缘杂乱、粗糙,存在比较强的回声。此外,部分肿瘤还会存在出血坏死的表现,存在不规则的也去,经CDFI检测,肿瘤内的血流信号较强,动脉频谱为阻高速型。②肾母细胞瘤:有着清晰的边界,光滑完整的被膜,瘤内有均质性强回声或不规则无回声,血流信号较强,动脉频谱为阻高速型。③恶性淋巴瘤:淋巴瘤为界限清晰的圆形肿块,内部为均质的特低回声区,存在钙化灶。④畸胎瘤:大多为完整、光滑的肿块,内部存在脂液分层征或固化团块征,囊内或是呈非均质回声,或无回声,团块大多为固化或钙化。⑤肝母细胞瘤:通常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有团块回声,类似肾母细胞瘤的回声。⑥肾癌:与肾母细胞瘤的声像图相似,但发病年龄通常为学龄期。⑦肾错构瘤:肿块有着清楚的边界,内部呈均匀强回声,后方回声未衰减;或是肿块呈洋葱皮状,由高回声间隔低回声组成。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总管处出现壁薄且光滑的囊性包块,与肝内胆管相通。当患儿合并感染时,其胆总管的囊壁增厚且粗糙,囊内透声比较差,可见絮状漂移物及云雾状光电。⑨重度肾积水:肾脏形态出现异常,但包膜完整且光滑,肾脏皮质变薄,肾内可见轮辐状的分隔光带,并发结石患儿的液存在强回声光团。

3 结 论

对小儿腹部肿块展开分析,发现其存在复杂的形成原因,并且性质及种类繁多,多数是肿瘤,且以恶性肿瘤为主,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因此,展开早期诊断意义重大[3]。然而,由于肿块比较大,声像图变化多端,难以对肿块的性质及类型等进行简单确定,因此,就需要在临床诊断过层中展开仔细鉴别。本文通过对80例腹部存在肿块的患儿展开超声诊断,总结超声诊断及其鉴别要点如下。

3.1 肿瘤与非肿瘤性质肿块的鉴别诊断:在小儿腹部非肿瘤性质肿块中,主要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以及重度肾积水等,前者位于肝门区,壁薄且光滑,当并发结石时,存在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声影;不合并感染时,在远端有出口,且与肝内的胆管相通。其中,肝内胆管相通为诊断鉴别的要点所在。后者则主要包括单侧及双侧,患侧肾区液性包块存在实质回声,当并发结石时,液区存在强回声的可移动的光团,并伴有声影。其中,右肾回声异常,呼吸时包块与肝的运动不同步等为鉴别诊断的要点。

3.2 腹膜后与腹腔处肿块的鉴别:肿块挤压腹部,或腹膜后肿块与腹腔内的脏器没有关系,与腹膜后的大血管或器官邻近;肿块对腹膜后的大血管或器官产生推压作用,进而导致位移或变形的出现;加大间距,使得中间区域出现肿块回声。此类肿块通常位于脊柱侧的后方,侧旁存在肠气强回声反射。腹腔内的肿块通常与腹腔内的脏器存在关联,但不存在以上特征。

3.3 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良性肿瘤是有着清晰边界、光滑包膜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供血少,内部是实质均质性回声,不会增大、快速生长或转移等。恶性肿瘤则有着丰富供血,动脉频谱通常为高速高阻型,且生长速度非常快,还会出现周围浸润、血管腔瘤栓、淋巴结转移等现象。

[1] 周永昌,郭万学.小儿腹部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2(14):124-125.

[2] 何莉燕.小儿腹部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3):282-283.

[3] 罗献才.超声对小儿腹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5, 21(21):42-43.

R445.1

B

1671-8194(2016)34-0053-02

猜你喜欢

母细胞胆总管肿块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