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6-01-27赵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1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益阳市益阳手工艺

廖 瑜 赵继学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廖 瑜 赵继学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对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益阳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益阳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提供参考。

益阳;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

一、保护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意义

(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文化的载体

传统手工艺根植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生产、生活中,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活态”呈现形式,它以技艺为主要载体,并以心传口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延续。传承人掌握着其传承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核心,因此对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主体

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他们肩负着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等多重重任,是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关键环节,因此只有保护好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现状调查

(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机制

目前,益阳市对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主要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来执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一定的补助,用于帮助这些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同时,政府部门还兴建一些场所,如益阳黑茶市场,举办一些活动,如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益阳竹文化节,为传承人的传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技艺传承环境。

(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传承平台

益阳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主体有各地文化馆、政府、企业、民间团体等,以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中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40%的传统手工艺以各县市的文化馆为保护主体,6.7%的传统手工艺以各乡镇政府为保护主体,20%的传统手工艺以协会、研究会等民间团体为保护主体;33.3%的传统手工艺以相关企业为保护主体。传承人主要依附传承保护主体搭建的平台进行技艺的传承;此外益阳地区的高等院校也参与到了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就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建设了竹艺大师工作室,以学校为平台进行益阳小郁竹艺的保护传承。

(三)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培养路径

师徒相授,心口相传是传统手工艺的主要传承途径,但由于不同的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情况不同,传承人的培养情况差异较大。产业环境较好的传统手工艺项目,手工艺传承人的培养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茯砖茶制作技艺和千两茶制作技艺,其所在的益阳安化黑茶产业在2014年综合产值就已达78亿元、从业人员30万人,传承人的技艺传承工作比较容易开展;同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益阳小郁竹艺虽然声名在外,但由于在市场规模化和低效率的手工制作之间还未找到平衡点,加上其他家具品种的在家具市场的扩展、国营竹艺厂的消失,以及竹艺工人的不断流失、转向,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值得庆幸的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竹艺大师工作室,让小郁竹艺在更大的范围实现更加系统的传承。

三、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手工艺传承人队伍结构欠合理

现有传承人队伍中,一是年龄结构堪忧。目前能够较为完整的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多为中老年人,40岁以下的青年传承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传承人青黄不接,随时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二是学历结构普遍偏低。90%以上的传承人的学历在高中以下,传承人缺乏创新意识和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应对市场的挑战能力较弱。三是职称结构欠合理。因为学历结构普遍偏低,导致传统手工艺人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寥若晨星,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史总体数量也比较缺乏,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传承人的发展缺乏相关政策的保护与扶持。

(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后继乏人

传承人缺乏是益阳市传统工艺传承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冲击,现代工业化产品挤占了传统手工艺的市场空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市场萎缩,传承人的生存环境越发艰难,使得传统手工艺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缺乏后继者;二是一些依托民间日常生活存在的传统手工技艺随着民间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慢慢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野;三是师徒相授、心口相传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还较为传统,培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传承人培养的速度较慢,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社会。

(三)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针对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所建立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保护体系中,县市层面传承人保护方面的配套制度、激励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工作繁琐、任务繁重,专业从事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有待加强;三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的信息化程度不够。数字化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四、结语

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对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是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核心工作。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在传承益阳市传统手工艺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益阳市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有效的对传承人进行保护,促进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索。

[1]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2]刘岩.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路径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5(2).

[3]李龙.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10).

[4]闫玮.河南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分析 [J].山西档案,2014(4).

廖瑜,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史论。

赵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外工美史。

本文系2014年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益阳传统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S05)阶段研究成果。

益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美的文化古城。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益阳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截止到2015年12月,益阳的传统手工艺中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5人。当下,保护好这些传承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猜你喜欢

益阳市益阳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彩色笔动起来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作品《幽林私语》
颜新元·中国画《益阳地花鼓·拖板凳》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