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构想
——以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为例

2016-01-27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沈阳市文化遗产物质

邱 禹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1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构想
——以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为例

邱 禹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10000)

沈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能为众多的非遗项目提供展示传习的平台和窗口,是目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改造市少儿图馆的角度,提出了非遗保护的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构想

近年来关于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关于非物质遗传的保护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配套,导致非物质遗产流失,通过建设非遗博物馆提高非遗保护程度,减少非物质遗产的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市非遗博物馆的背景与意义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根据国际博协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立,可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提供现场展示平台,为非遗项目创立传习所,既弥补我市非遗保护公共展示场所的不足,也是提高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上水平,增加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平台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沈阳市非遗博物馆,扩大保护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对内把非遗博物馆建设成为非遗保护项目传习基地,对手工技艺类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对外开辟非遗旅游线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成为宣传沈阳又一个崭新窗口,成为辽沈地区非遗保护工作的靓丽名片。

二、市少儿图书馆的基本现状

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位于沈河区朝阳街131号,为满铁奉天公所旧址,是日伪时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奉天设立的分支机构。该建筑采用中式四合院和西式拱券廊相结合的形式,在现代建造技术中融入中国传统的构造手法与造型元素。1945年后曾为沈阳市立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使用。现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馆舍使用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主楼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

三、将市少儿图书馆改建为市非遗博物馆是必然要求

1.建立市非遗博物馆是国家文化部门及《非遗法》的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文件明确提出“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集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北京、上海、云南、陕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建立市非遗博馆是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我市拥用丰厚的非遗成果,由于缺少一个集中收藏展示的场馆,致使大量非遗项目及相关实物散落于各县区,一部分遗产面临流失消亡的危险。同时,传承人也由于缺乏集中展演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众多弥足珍贵的非遗活态展现湮灭于现代生活中,难为世人所知,传统文化没有平台,焕发不出应有的活力和作用。因此,建立非遗博物馆既是落实国务院非遗保护工作部署,也是保护工作的急需,大势所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市非遗工作走出瓶颈的一种有利措施。

3.市少儿图书馆改建为市非遗博物馆优势明显

(1)接地气,聚人气。市少儿图书馆座落于市内繁华商业街区(中街),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著名旅游景名相毗邻,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形成区位互动,优势互补旅游参观格局。

(2)区位优势明显。市少儿馆位于我市老盛京皇城内,紧邻在建的沈阳皇城文化产业园,能够充分发挥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优势,形成生产性保护链条,现实非遗产业化保护路径,使非遗保护由政府输血转变为自身造血。

(3)文物保护合理利用。作为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相得益彰,比翼生辉,非常适合改建为市非遗博物馆。馆舍的现有使用面积3300平方米,拟将一楼作为以动态为主的民间文学等7个非遗类别85个项目传承人的活态展演场所;二楼作为以静态为主的传统技艺等3个类别84个项目的传承人展示及实物图片展览区;庭院用于大型群体展演类项目的表演。

四、非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构想

一楼为“民间文学、民俗类项目”等综合展厅,展览项目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由高至低排序,每个项目配有展示图板、文字介绍、代表作品、相关工具、原始手稿等实物资料。

民间文学类项目复原场景,如“谭振山民间故事”传承人谭振山老人家的火炕、窗阁等;并配以大型LED显示屏,循环播放民间故事。民俗类项目复原“沈阳四平街灯市”大型场景,悬挂各类灯谜;摆放锡伯族各类祭祀用具等。

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项目征集龙凤船、舞龙、舞狮等相关器具;制作硅胶人物展示“回民小鼓高跷”“奉天落子”“锡伯族喜利妈妈”的服装和头饰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可设置一块专门场地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的交流互动区,观众可亲身参与“锡伯族抓嘎拉哈”“满族珍珠球”等游戏活动。

传统戏剧、曲艺类项目展厅以“大观茶园”为背景,有戏台、观众席来展示沈阳评剧、东北大鼓、沈阳相声等特色文化艺术形式;二楼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项目” 综合展厅,每个项目配有展示图板、文字介绍、代表作品、相关工具、原始手稿等实物资料。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展厅以“东北三大怪”“福娃”“农家乐”等剪纸作装饰,制作农家火炕、窗阁、木门等。

五、结语

建立非遗博物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非遗博物馆的建立中应该注意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本化,保证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非遗博物馆应该在站在客观真实的立场,如实的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诠释功能,让大众接受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教育,突出非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之间活态性以及流变性的不同点,促进非遗博物馆建立目标的实现。

[1]沪文.上海大力发展行业博物馆[J].中国文物报,2011(03):123.

[2]黄菊.大力发展具有都市特色的上海旅游业[J].香港文汇报,2010(03):45.

[3]崔波.关于非遗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文物报,2010(03):452-455.

[4]陈燮君.上海市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博物馆通讯,2012(23):889-93.

邱禹,男,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沈阳市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