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听力筛查的质量与控制
------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6年度第二季度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6-01-25刘欣韩睿叶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耳初筛筛查

刘欣 韩睿 叶红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听力学论坛·

儿童听力筛查的质量与控制
------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6年度第二季度学术研讨会纪要

The quality control of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Summary of the 2nd Seminar 2016 Beijing PediatricAudiology Centers

刘欣 韩睿 叶红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07月02日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承办了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6年度第二季度学术活动,共有10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听力学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包括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六家医院代表,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及北京各区县妇幼保健院的医务工作者。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儿童听力筛查的质量与控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玉和教授团队的费佩佩医师进行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新模式探讨”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对产后48h内新生儿听力初筛模式的探索。此筛查模式的操作流程为产后48h内即对新生儿通过DPOAE进行听力筛查,如通过则初筛通过,若未通过则立即进行AABR的筛查;如AABR通过,则初筛通过,如AABR未通过则进入复筛流程。报告中对此新模式筛查方式和目前现行48h筛查模式的优劣也进行了比较。指出新模式的优势为新生儿在院期间即可完成听力初筛,保证初筛覆盖率以及避免预约返院造成的不便;AABR测试仪技术革新,测试时间缩短平均用时64.4s,操作流程简化(无需贴电极片),无耗材损耗,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中新模式的初筛通过率为91.4%,低于现行初筛模式93.6%;只有OAE筛查未通过者行AABR筛查,仍然存在不能及时发现听神经病的问题。

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教授发表了题为“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的必要性”的报告。黄丽辉教授首先介绍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的必要性,并在其研究中证实了听力筛查组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的首诊年龄要早于未听力筛查组。黄丽辉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今年开展的“防聋启聪”儿童节系列活动中,分别对3家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在接受DPOAE筛查的616例儿童中,未通过率为10.1%,且特点为年龄越小,未通过率越高,其中分泌性中耳炎为主要病因,因听力损失为轻中度,不易被家长发现。此结果也表明采用耳声发射技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是可行的、有效的、必要的。

解放军总医院丁海娜听力师做了题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模式探讨”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新生儿听力初筛时采用DPOAE和AABR联合筛查的方式,并对此方式进行了临床研究。提出初筛时进行DPOAE和AABR联合筛查的优点为:能够显著提高AABR的筛查率,避免蜗后病变和听神经病(AN)的漏诊;可以降低假阴性率;有效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减少筛查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人员的岗位安排。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陶征教授报告题目为“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的诊断性测听结果分析”,报告中对关于102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诊断性测听结果的分析进行了阐述。报告中的诊断性测听包含项目为ABR、DPOAE和声导抗测试,共98例完成了诊断型DPOAE和ABR测试,4例只完成了DPOAE测试。其中38例单耳未通过者的诊断性测试结果为:25例双耳均正常,1例为双耳均异常,12例听筛未通过耳异常且对侧耳正常。另外,60例听筛双耳未通过者,其中40例双耳检查均异常;17例两种检查结果不一致,其中2例(1例单耳,1例双耳)DPOAE正常,两侧耳ABR100dBnHL短声均未引出V波;6例为双耳ABR正常,但DPOAE均未引出;4例为双耳ABR异常(ABR阈值在35-45dBnHL),但DPOAE均正常;5例为一侧耳ABR正常但DPOAE异常,对侧两项检测均异常;3例双耳两项结果均正常。从诊断性测听结果分析,听筛阳性者的结果呈现多样性表现,单耳未通过者诊断性测试通过的比例较高,存在真正听力损失者比例较低,听力损失程度也较低,而双耳未通过的听筛者检测结果均异常的比例较高,存在真正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听力损失严重者较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刘海红主任报告的题目为“铂类化疗药物对儿童听力影响监测的筛查模式探讨”,报告中探讨了铂类药物对儿童听力影响的特点及其筛查模式。该研究中对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接受化疗的47位实体瘤儿童进行听力监测,其中ABR测试结果表明化疗药使用第3、6疗程的听力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5/94)和7.4%(7/94)(以任意一耳听阈大于25 dBnHL为标准);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表明第6疗程6kHz、8kHz测听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相应阈值明显提高;DPOAE测试结果显示0.5、1、2、3、4、6和8kHz通过率与基线相比,第6疗程4kHz、6kHz、8kHz通过率显著下降。此研究表明铂类化疗药第6疗程时6k, 8kHz纯音听阈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第6疗程6kHz、8kHz的DPOAE未通过率较基线显著下降,与纯音听阈结果显著相关,且提示DPOAE作为听力监测手段的敏感性;DPOAE的敏感性可能与铂类化疗药导致耳蜗Corti器,耳蜗外侧壁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故DPOAE可作为快速检测的敏感手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娜医生报告的题目为“影响筛查结果的技术细节”,报告对OAE发生机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OAE特异性反映外毛细胞功能,而不反映内毛细胞功能,且易受中耳病变的影响而导致假阳性;OAE的能量较低,只有-5-20dBSPL,因此易受环境噪声的影响,由此带来的听力筛查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如探头封不好、外耳道内耵聍、外耳道壁柔软塌陷、测试环境噪音及肌肉运动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最后,解放军总医院李兴启教授分享了题为“CE-Chirp声AABR与短声AABR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比较”的报告,报告中对AABR的原理及click声与CE-Chirp声各自特性及异同点从物理学和听觉生理学作了比较介绍,对各自诱发的AABR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后者发声时可克服耳蜗行波延迟,使之神经冲动同步化更好,诱发的ABR较前者阈值低,敏感性更强,并介绍了来自荷兰伊萨拉诊所新生儿科的两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研究数据。数据结果表明CE-Chirp声AABR(MB11 BEARphone®)与作为AABR听力筛查参考测试的“click声AABR设备”相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17/17)和97% (87/90);检测时间可进一步缩短。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对听力师提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新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热烈,各抒己见。北京市妇幼保健院潘迎主任表示,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工作实施十余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需推进,如新生儿筛查模式进一步的改进、0~6岁儿童筛查质量与筛查方法的改进等。解放军总医院李兴启教授在谈体会时,希望通过学术活动平台,不断完善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的有效手段和筛查模式。指出听力学将是生物医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即融合科学的集中体现。可以预测这个融合点将以几何学的模式体现。希望从事听力学的工作者要从基础知识,特别是声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和数学基础学起,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推进我国听力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双耳初筛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轻叩双耳好处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