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落与寻找:70后的情爱之路——以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为中心

2016-01-23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萝莉熟女陈鹏

赵 牧

(许昌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河南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开封 475001)



失落与寻找:70后的情爱之路
——以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为中心

赵 牧

(许昌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河南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开封 475001)

在当前流行的代际划分中,70后无疑是尴尬的一代,而在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中,70后的情爱之路更是充满艰辛和失落。人到中年,情感上又遭逢变故,这是小说中男主人公共有的困境。小说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男性叙述者的自我中心意识,既不能给予70后熟女自我辩解的机会,又暴露出70后熟男内心的种种惶恐。尽管如此,俗世的纠葛和虚浮的浪漫仍充满奇异的诱惑,这不能不归功于小说的混搭和悬疑的技巧,然而文本背后却一片空无,这和作者太多的一厢情愿而满足于一种“文本性态度”有关。

70后;“季节三部曲”;“文本性态度”

在70后小说家中,陈鹏并无太大知名度,但在他有限的几部作品中,却让人发现这一代人共有的尴尬。以其接连发表在《青年文学》上的“季节三部曲”(《去年冬天》《今年夏天》《明年秋天》)为例,都是关于爱情的,但经过岁月的摧折,烟火的熏染,这些爱情已很难再与“原初的激情”相联系,而是苦涩、沧桑、衰败甚至腐朽不堪了。其中隐含的男性叙述视角,可用千疮百孔的熟男之爱来概括,在他们隐忍负重的对面,却不难发现那些背负恶名的熟女其实也不容易。这似乎是70后共有的状态。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年长的一代凭着权钱的威力纵情声色,年轻的一代借着青春的资本敢爱敢恨,上下不靠的70后却无奈地经受道德、物质、岁月、欲望的多重逼迫,还没大胆享受繁华,便已落得心情沧桑。陈鹏的“季节三部曲”描述的70后的情爱生活,让我们不仅看到70后面对诸多无奈和伤痛的困境,而且他们残存的对浪漫爱情的虚幻想象,也给我们提供了70后充满挣扎和煎熬的内心样本。

一、无奈与挣扎:“熟男”的尴尬

作为男性叙述者,陈鹏在“季节三部曲”里给予了几个70后熟男以最为充分的曝光率。他们在情爱世界里,都遭遇了背叛,在无可奈何中抚平伤痛,在备受煎熬中继续挣扎,在一地鸡毛中隐忍负重。王重作为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已经奔四了,竟才结婚不到半年,就在《去年冬天》出现了危机。对方叫赵薇,除了她曾作为拉拉队员而冲王重高声欢呼之外,王重竟对她的过去一无所知。这也许符合他作为足球运动员的身份,球场上的生龙活虎阻碍了他对这些鸡零狗碎的注意力。也或者他还沉浸在婚姻的新鲜感里,但等到赵薇跟他玩起躲猫猫的游戏,恍然梦醒的他才开始着手调查她的过去。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出轨”形容赵薇的这种状况。但对她而言,却有可能是常态,因为依据前丈夫与前闺蜜的说法,她其实一直在有本事的男人中打猎。钱或者性,是她的目的。然而,男性叙述者及作为调查者的王重,并没给赵薇提供自我辩解的机会,所以其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疑的。即便真实,也只对王重才重要。对于我们,看到的是王重的失魂落魄:到了这年头,别的熟男差不多都已修炼得刀枪不入了,他何以还那么在乎?

作为队友的李果就与他不同。在《去年冬天》里,李果的生活也遇到了麻烦。李果和王重的爱情有几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因球场上的出色表现而赢得了芳心;不同的是,一个结婚半年不到就无疾而终,另一个却风风雨雨凑合了八年之久。然而这八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李果着急上火但无计可施,最后魂不守舍而又心怀愧疚的刘盐替女儿终结了痛苦。而她自己却陷入更大的痛苦中:女儿是她偷情的产物,所得之病呢,也由她长期嗜烟如命引起。她最初还怀着真相被揭穿的担忧,但没料到李果早已心知肚明。他似乎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不仅对非亲生的女儿充满怜惜,而且对轻生的刘盐也极尽救护的努力。这么一个隐忍负重好男人的典型,心中并非波澜不惊。“不想知道谁是她亲爹?”刘盐问他,他说“不想”[1]33,然而一接到王重的求助电话即刻血脉偾张。表面上是打抱不平,帮队友去教训野男人,但根子上却大有借他人酒杯一浇自己块垒的动机。面对两个受伤的男人,揣测他们的隐秘内心似有些不妥,但这年头,谁又能不承认,做个熟男真是不容易。

这种不容易,不仅王重和李果这对难兄难弟感同身受,《今年夏天》里的何冬,也有深刻体会。三年前,何东的老婆苏沫跟人跑了,这情形跟王重差不多。不同的是,王重新婚燕尔,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失魂落魄,而后一旦大局既定,他还可以轻装上阵,一无记挂地再找新的爱情。何冬却不然,他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儿,不得不尽一个奶爸的责任。所以何冬、刘东这三年的甘苦,虽被叙述人放在幕后,却不难让人体会。不过,他同时也收获了喜悦。女儿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还有个网上的小萝莉走进他的生活。这样苦尽甘来当然给人安慰,但这符合世俗人心的理想,并不符合小说叙事的惯例,有经验的读者轻而易举地就能猜到,何冬的日子不可能这么顺风顺水下去。果然,麻烦来了。前妻苏沫就是麻烦的制造者。原来她不是跟一个商人跑了嘛,而今却独自一人栖栖遑遑地回来了。她给自己的回来提供了一个理由,而且赌咒发誓所言非虚。他对其中的一些因由很有些窥视的欲望,但作为一个有自尊的男人,他又不能这样做。这都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就在苏沫死皮赖脸而又泼妇骂街一般一次次出现在何冬门前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以为她遭到了走投无路的报应。

事实上,她也的确认为自己走投无路了。很多时候,走投无路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并非真的无路可走了。按照齐泽克的说法,这其实就是一种“幻象”,“它从相反两个极端想象自我所在的幻境”[2]6。从消极的方面,这幻境可能使人做出极端选择;从积极的方面,它可能迫使人抓牢一个靠山,以防突如其来坠入深渊。苏沫显然将何冬当做了最后的靠山。当初弃夫背女追随野男人的时候,以为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天堂的,所以急切得不行;而今丢盔卸甲回来,她的每一次叫门,都仿佛将手伸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结果她的貌似可怜竟给人可怖的感觉。她这么做并非无所凭依,显而易见的是,她的女儿在何冬那里。女儿对她陌生而拒绝,这让她失望,但她很快就发现何冬的恻隐,并意识到她的闹场,给何冬身边的“小狐狸”造成了困扰。于是,“清君侧”就成了她下一步的策略。一场寻常百姓的家庭闹剧,受了影视剧的影响,这时竟带有了某种宫廷戏的意味。处境尴尬的何冬显然没有帝王的权柄,所以,他甚至想到卖房逃亡的下策,但还没等他将这计划落实,那个小萝莉却玩了失踪。小萝莉的说法是,“姐不给你们老夫妻玩了”[3]37,言下之意很明显,何冬在她眼里并无太大争抢的价值。因为,何冬的表现,分明让她感到某种失落。面对苏沫的纠缠,何冬不断延宕着自己的决断,不能与小萝莉有效沟通。在小萝莉的眼中,何冬不仅没有权柄,连爱都打了折扣,争到他又怎么样呢?所以,宫廷戏的形式,家庭剧的底色,此中突显的不过是在消费主义的横行无忌中,70后熟男既看护不住老婆、又招惹不起小萝莉的尴尬。

作为读者,我们都是带着特定的伦理态度进入文本的[4]5。比如对于苏沫的纠缠,作为男性读者,我特别不愿看到她的成功;而作为男性作者,陈鹏也没在叙事中给她当初的私奔提供令人认可的理由。我们知道,俗世的婚姻生活,总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而无论熟男还是熟女,其实都有可能心猿意马,但陈鹏却有意忽略了人性的复杂,只一味给这些出轨的熟女安插上贪恋浮华和不负责任的罪名,让她们独自承担家庭解体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苏沫就给人无理取闹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某种隐秘的男性意识构成了共谋。陈鹏试图证明何冬对苏沫残存的爱,并给这熟男之爱充塞了太多隐忍、牺牲和包容的内容。这其中或不无居高临下的同情。事实上,何冬不断给苏沫寻找开脱,而就在拖拽她下楼时,因不经意瞥见她金毛卷发丛中的几根银丝,他还从心底泛上来一丝丝的怜惜呢。所以,即便爱已覆水难收,但作为一个男人岂能像她当初一样坏事做绝?像这样一些隐秘心思,虽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生活的本质,但更主要的还是将情义与担当的大男子主义价值观赋予了何冬。

二、回归或等待:“熟女”的苦涩

对于何冬身边的小萝莉,作者陈鹏的处理,似乎有意逾越了我们的期待。对于小萝莉的背景,我们所知不多,若按苏沫的说法,她的过去不仅形迹可疑,而且可用劣迹斑斑来形容。但苏沫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作为情场上敌对的一方,她完全有理由极尽诋毁之能事。所以,唯一的凭借就是她被隐含的男性叙述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为。她有脾气,有个性,但同时也很自我,这跟各种八卦杂志里的80后、90后时尚女孩没有太大区别。叙述者对于80后、90后女孩的观察,几乎被萨义德所谓的“文本性态度”所左右。宁可相信文本的权威而不肯接触现实,这几乎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在萨义德所谓的东方学语境中,“文本性态度”作为“想象东方”的方式,视有关东方的“文本”远比东方的“现实”更值得信赖[5]120-121。在很大程度上,躲进各种流行读物所构筑的文本空间中,将其中的陈词滥调作为金科玉律,正是何冬身边这位小萝莉被漫画处理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任性地甩出“姐不给你们老夫妻玩了”一句话,看似蛮刁蛮,同时也将爱与耐心、忍让、沟通给放弃了。在这一点上,她与70后熟女苏沫并无本质不同。

大众媒体突出了人群的代际划分,而任何时代的人都是环境的产物,都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都会陷入激情和享乐的泥沼,并且总想自己拥有的比别人多一点。但不同的是,70后熟女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禁欲主义氛围中长大,比不得80后或90后女孩从小就在消费主义的染缸中泡着,而等她们猝不及防接触到灯红酒绿的世界时,却大多错过了花开繁盛的时节。身后更为娇嫩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冒出,落红遍地的前景又那么触目惊心,所以免不了进退失衡。于是连忙补课,不但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而且抽烟、喝酒、K歌、炫富……但终究将消费化作表演,将放纵当作狂欢,既没得到期待中的自由与洒脱,也失去了本该有的成熟与娴静。很多情况下,她们自以为踏上了时尚的快车,结果却是出尽了洋相。《去年冬天》里的赵薇与刘盐是这样,《今年夏天》里的苏沫更加变本加厉。她那一头金毛狮王般的卷发,配上一张千沟万壑的粉脸,既仓皇又可怜。相较而言,何冬身边的小萝莉,即便因负气而凌厉的时候,也真实可爱多了。当然,小萝莉也是得理不饶人,而且不给人解释的余地,所以,苏沫略施雕虫小计,她便气急败坏地中招了。中招的是小萝莉,但苦涩的却是苏沫这类70后熟女。小萝莉有年轻作资本,尽可以潇洒地离开,而熟女们却不得已地吞咽着放纵的苦果。

在“季节三部曲”里,无论刘盐还是苏沫,她们似乎都因为追逐物欲而得到报应,回归成了她们别无选择的选择,而历尽劫波的叶子、叶斯斯、肖丹、沈鹿、赵小男们,则为情感的畸变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和男性叙述者隐秘的欲望不无关系,这其中充当观察者的主要是王重这个70后熟男。所谓观察者,来自强纳森·柯拉瑞的概念,他说:“尽管观察者指的是一个用眼睛看的人,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人是在用整套预先设定的可能性当中观看,他是嵌合在成规与限制的系统中的。”[6]11作为观察者,王重带有深刻的“被老婆抛弃的男人”的印记。所以他的尴尬,在叙事层面上构成熟女苦涩的前提。因此,叶子在他眼里似乎成了一个中邪的怪物,他几次想参与叶斯斯和沈鹿的情感世界,却终不能得其门而入。是偏见而不是同情,在熟男熟女之间构筑了一道屏障。看起来王重一直没闲着,一会儿泰国,一会儿欧洲,但虚浮的浪漫掩盖不了他内心的寂寞,奇幻的旅行彰显着他现实的失落。带着这寂寞与失落,对熟女们进行观察,怎能摆脱得了悲哀与无奈的底色?

以《今年夏天》的泰国之旅为例,王重在其中遇到的人物,看似活在童话的世界,实质不过是伪小资的幻觉。不仅叶斯斯,就连他自己也被这幻觉所迷惑了。叶斯斯是泰国旅游胜地象岛上一家旅馆的女老板,年龄当然比赵薇们年轻一些,但身心却也遍布沧桑。她曾有过一些狂野经历,但却用金钱、地位、美貌和支离破碎的自我陈述伪装成一份神秘。这与象岛的氛围极为吻合。那是个濡湿和燥热的地方,奇异而陌生,充满异国情调,且弥漫着情色气息。王重像别的观光客一样,在领略美景、品尝美食,感受海风与潜泳之外一无所获。不过,与别的观光客不同的是,他有美女店主叶斯斯的全程接待。这显然不能让他满足。很多时候,美女在侧却若即若离,更能引人失落。尤其是像王重这么一个年届不惑的男人,他怀着期冀而来,不能不渴望奇迹出现,结果却只能收获更大的迷惑。他名义上是来相亲的,但梦幻熟女叶斯斯,却只给他讲述一个又一个改头换面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爱情、声色、欲望、争夺、背叛,直白地说,无非是叶斯斯黏上了一个荷兰佬,而这不停猎艳的荷兰佬却与她的一个闺蜜私奔了。然而,它的断续与缺省,不仅给荷兰佬的猎艳戴上了一顶文化差异的帽子,而且激起了王重强烈的窥视欲,并一度诱引他将自己想象为英雄救美人的角色。

借助王重的眼睛,我们切近观察到貌似美丽、富贵、优雅、活泼的叶斯斯行踪诡异和心事重重的一面,但在这有意的遮掩与显露之间,却更有力地揭穿了小资情爱的虚浮本质。同样是“眷鸟恋旧林”,苏沫是一个十足的市井泼妇,她迫切想攫取一处遮风避雨的港湾,而叶斯斯则像一个忧郁美人,一遍遍地回望旧日的浪漫时光。相对苏沫来说,何冬身边的小萝莉是现实版的敌人,她当然极尽污蔑和谩骂之能事。但对叶斯斯而言,王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观众,她渴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自我表演的机会。在全知的叙述中,苏沫世俗而干脆,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她的泼妇嘴脸;而在限制性叙述中,叶斯斯超凡脱俗,始终不忘琵琶遮面。正如小萝莉的主动退出一样,王重也必然无功而返,这两个女人的交替出现,让我们窥见女人确实为爱的动物,只是她们有时太自我,有时又太犯贱。这一偏狭的结论,看似给熟女们命运的凄惶和内心的苦涩找到了祸根,但从根本上讲,再一次暴露了熟男们处境的尴尬。因为男性观察者和叙述者的存在,不能不让人意识到这文本世界的种种安排,这与他们在消费主义氛围中既担心她们的身体出轨,又恐惧她们的精神越矩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混搭与悬疑:虚浮的浪漫抑或俗世的真相

就故事本身而言,熟男们的尴尬和熟女们的苦涩,不过是生活的流水,一地鸡毛也好,异域旅行也罢,都很容易让人觉得乏味,但陈鹏的“季节三部曲”,却充满了一种奇异的诱惑。这或许和小说所使用的混搭技巧及其悬疑效果有关。所谓混搭,在时尚界中通常指的是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东西按个人口味拼装在一起,借用在小说叙事中,则是将看起来并无多少关联的人物及故事,抛却语境、因果、人称等方面的差异,而错落有致地搭配在一起,以便它们相互激发,各自衍生出新的意味。[7]16这在现代小说中早已广泛运用,在陈鹏的“季节三部曲”中,它给原本生活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故事增加了不少心理张力。这是后现代叙事的必然选择。由各种新兴媒介和消费主义操纵的后现代叙事,往往倾向于追逐浮华的表象,以满足于所谓“轻阅读”的需要。上海文艺出版社曾出版一套“轻阅读”书坊,各大知名网站纷纷开设“轻阅读”版块,而所谓的“轻小说”,也开始大行其道。打发闲暇,讲究轻松,强调质感,渴望情调,拒绝深度,是为“轻阅读”,而与之相应,虚幻奇侠,耽美迷情,魔法穿越,则成了“轻小说”[8]132的偏好。某种程度上,陈鹏的“季节三部曲”颇能满足“轻阅读”诉求,并具备“轻小说”偏好。如果不是有位回头浪女苏沫纠缠其间,《今年夏天》差不多就是一部导游手册和奇幻游记的耦合。但像这样将凡庸人生的烟火气与凌空蹈虚的小资腔错落混搭,却也让人耽美于叶斯斯浮华和苍凉之外,体味到更多的人还是像苏沫那样,在繁华褪尽之后,以千疮百孔的爱为基础紧紧抓住生活的凭依。

在文本的世界中,人们更爱追逐虚浮的表象。这就是为什么在《明年秋天》里,像苏沫这样的女人消失了踪影,换上了两个神经质的女人,给我们做奇幻之旅的导引,因而带来一种悬疑效果。《明年秋天》交叉讲述了两次旅行:一是欧洲旅行中肖丹和沈鹿两位熟女的百合之恋,这时从象岛归来的王重已变得沉默寡言,但却不失一个煞有介事的观察者身份。二是通往丽江的大巴上,新登场的熟男刘东跟一个叫赵小男的女士喋喋不休,两场旅行的可能交叉,仅在于心事重重的赵小男与沈鹿某种程度上的神似。事实上,沈鹿和肖丹曾一度相约“明年秋天”前往丽江旅行的,但结果她们却在巴伐利亚的最后一晚出人意外地殉情了。其中的原因令王重百思不得其解,他想,或许和他们一同参观的新天鹅堡有关,它的主人路德维希二世就死因不明。作为导游的肖丹在解说词中夸张了路德维希二世与茜茜公主的不伦之恋,这当然是一种职业习惯,但沈鹿却一直质疑其中的真实性,并将这质疑带入探访新天鹅堡的整个过程,结果一场寻常的游览弄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充满悬疑。将路德维希二世的同性恋嫌疑作为这两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相恋的原因未免牵强,但除此之外,在文本中找不到更像样的理由。

至于沈鹿和肖丹的相约赴死,更被处理成了一个神秘事件。最为神秘的,竟因为沈鹿最后一刻的退缩,她才与远在丽江的赵小男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将赵小男理解为沈鹿的化身,而事实上,她耳朵上常挂着的银白色TOUCH,就跟肖丹送给沈鹿的那个一模一样,其中重复播放的古琴曲,说不定就是沈鹿那里的高山流水。事实上,我们也仅有一次从赵小男口里得知她叫赵小男,而她给献殷勤的刘东随口撒个谎也实在情有可原。要知道,刘东原本是到丽江给一部宣传片选外景的,但自始至终他将本职工作丢在一边,而一直陪着访友不遇的赵小男。这种热情过度显出他对艳遇的期待。沈鹿说,经过那个巴伐利亚之夜后,她恐怕再也快乐不起来了,而赵小男则被刘东所讲的一系列丽江的殉情故事打动了,这其中或许隐含着叙述者的刻意强调。

可以说,悬疑是“轻小说”的特征,但陈鹏却以为完成了一件不可能之事。“轻小说”作为后现代叙事的一种,它更多地迎合小资的情趣,而“季节三部曲”,让我们在悬疑的惊悚中窥破俗世的真相。在《今年夏天》的那个傍晚,苏沫已经走了,去接女儿的小萝莉还没有回来,何冬打她的电话,得到的是冷冰冰的告别辞,且不给他解释的余地。苏沫和他已有七年,小萝莉才跟他七个月,他究竟该相信谁?这个问题恍如闷雷,炸得他脑袋轰然作响,于是他大叫一声女儿的名字,就冲下楼去,竟是虚惊一场。从中我们可发现惊慌失措的何冬,其实还活在千疮百孔的旧爱的记忆里。何冬和苏沫之间爱情的死灰复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居高临下的同情,还掺杂了他对她出走后秘密的好奇。小萝莉与何冬之间,说不定就有激情消退后的倦怠,还因苏沫闹场而令她暴露出来的自我意识。被大众媒体营造的戾气氛围左右的我们,也不由得像何冬一样,在幻想中把她从小清新变成小魔女。在何冬的大叫声中,我们眼前也似闪过一个血腥场面,但当谜底揭开,我们又发现,他对小萝莉缺乏信任并非源于不解,而是源于不自信:他宁愿修补与苏沫千疮百孔的旧爱,也不敢维护与小萝莉的新爱,所以,才在跟苏沫的纠缠中不断延宕远走高飞的计划。这也难怪小萝莉对他失去耐心,因为她在他那里所要的不再是爱的激情,而是一份可怜的安稳,现在是连这安稳也没了,除了黯然离开,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1]陈鹏.去年冬天[J].青年文学,2013(5).

[2]齐泽克.幻想的瘟疫[M].胡雨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陈鹏.今年夏天[J].青年文学,2013(5).

[4]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6]强纳森·柯拉瑞.观察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及现代性[M].蔡佩君,译.台北:行人出版社,2007.

[7]李娜.混搭:在漫不经心间出奇制胜[J].电影评介,2012(23).

[8]葛红兵,赵牧.媒体狂欢与理论沉潜[J].学术月刊,2013(4).

[9]李德南.看那苍凉而幽暗的人生:孙频的叙事美学[J].山花,2013(3).

(责任编辑 刘海燕)

Lost and Soul-searching: the Road of Love about the Post-70s——Centered on Chenpeng’s “Season Trilogy”

ZHAO M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China;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The post-70s is falling into an embarrassing moment and their emotional life is full of hardships in Chenpeng’s Season Trilogy. Men in these novels have a common plight, emotional change in their middle age. The words in the novel are full of male-centered ideology. It does not provide opportunity for matural women to justify themselves, and it exposes all kinds of fears from post-70s men at the same time.Though there is nothing at all out of text because of narrator’s “textuality attitude”, those novels hold great appeal because of the narrator’s skill of mash-ups and romantic suspense.

post-70s;“Season Trilogy”;“textuality attitude”

2016-07-10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2013GGJS-171);河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河南城乡小说改革话语研究”(2015-GH-554);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第58批一等资助(2015M580623)

赵牧(1975—),男,山东单县人,博士,许昌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博士后,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5.003

I206

A

1008-3715(2016)05-0014-05

猜你喜欢

小萝莉熟女陈鹏
陈鹏
涂布率在再造烟草综合品质中的重要性分析
GDP不是任由打扮的小萝莉
私恨解公愁
勇气惊人!美5岁小萝莉自己拉弓射箭拔牙
雎鸠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大肚子
勇敢小萝莉和暖心姐姐
熟女的美丽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