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動之年,經濟何處安放

2016-01-05明遠

澳门月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橫琴遊客領域

明遠

看似過山車式的賭收下跌反映了澳門經濟的波動與震蕩,但不少領域與行業的漲跌卻在2015早已顯現征兆,經濟的預警也給澳門上了很重要的一課:究竟澳門的經濟要依靠什麼?

變與不變,內外雙影響

2015年年初,澳門大學經濟學系曾經公佈過關於一五年澳門宏觀經濟預測的相關數值,這是依據“澳門宏觀經濟模型”以及多年累積的各個行業數據與季度、年度數據而來。當時強調如果澳門博彩總收入維持在第一季600多億元的基礎上,就藉由澳門宏觀經濟模型預測出了2015年本地生產總值跌幅為14.7%的基線,預測區間由-20.4%至-9.4%。現在依據這一年澳門的經濟波動可以看出,-14.7%的預測是符合今年的經濟現實的,在第一季度-20.4的跌幅,加上第二、三季度-22.7%、-14%左右的跌幅數據來看,第四季度也將保持-10%左右的跌幅,繼而可以看出今年宏觀預測模型對於澳門GDP的估算相對符合實際發展。而如此大幅度的跌幅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博彩行業,賭收連續17個月的大幅滑落,其中貴賓廳收入的急劇下降與陸續結束營業是關鍵指標,而這些表面收入的滑落與澳門本身的博彩制度、內地相關的政策緊縮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因此從宏觀角度研判澳門2015年的經濟發展,不難看出,澳門GDP起伏波動較大,但其他行業與領域的波動幾乎不變,例如失業率從去年1.7%的水平微升到現階段的1.9%,仍然是本土居民充分就業的表現,除此之外,通貨膨脹的水平也維持4.0%左右,與去年水平幾乎持平,因而整體而言2015年澳門經濟運行受到內部經濟運行與外部內地政策的多重影響下,澳門經濟波動變化較大。

買氣轉變,通膨仍持續

相較於毗鄰的香港,澳門今年的遊客數量穩中上升,特別是今年的十一黃金周,遊客大量湧入,刷新單日入關新紀錄,遊客總量更高達106.9萬人,同比增加了2.73%,這其中九成左右為內地遊客。不斷湧入的遊客確實對澳門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了穩定的力量。但是相較於前幾年,遊客消費的模式也在悄然變化,今年內地遊客以家庭遊客為主,以中端收入為標準,消費模式更加注重在購物、飲食與住宿等領域,確實提升了澳門普通零售業和交通、餐飲行業的人氣,相較於之前的高端賭客的大宗商品、奢侈品等高端的消費模式來看,今年的消費模式更加大眾化。

當遊客不斷湧入,看似來去匆匆但對於澳門通貨膨脹也產生了重要影響。談及通貨膨脹其實不外乎是三大領域的問題:第一,出外飲食;第二,交通困境;第三,住房問題。遊客的增長使得在餐飲行業的通貨膨脹變化明顯,這也是政府較難調控的地方,唯一可能在於增加飲食地點供應等以此來緩解,但整體而言通常維持在4.3%的基準上下,並非大幅波動,11月特首在立法會發佈《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繼續延續“現金分享”的政策,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藉由現金補貼來緩解現下較高的通貨膨脹水平。

經濟不穩,多元仍多遠

賭收給澳門帶來的震撼教育,又讓經濟多元化的議題再次熱議,雖然此前幾年已經不時提起,但縱觀2015年,澳門在多元化議題上的改變並不顯著。過去強調重點發展的幾大產業,例如會展業,其實已經發展十年,提供了部分就業機會,但是整個行業成長有限;而文化創意產業也投入大的金額補助,但是尚未公佈具有遠景的政策規劃,使得其作為一個產業發展的力度薄弱,加上場地的限制,人才的缺乏所以文創業的發展依然舉步維艱;而中醫藥產業則藉助橫琴廣闊的腹地,建立相關政策研究中心,一路發展,未來更要加強與多地大學、研究機構等的合作與引進人才才能真正發展為澳門特色產業。而這些多元化中的產業發展需要政府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完成經濟結構的轉型。

談及多元化自然無法迴避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在澳門佔據絕大多數,需要政府的系統研究,而非單一的補貼資助,在新的經濟與就業環境中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明確方向,在“扶持再投資”與“人才再造”兩個領域同時進行,輔之以網絡應用,電子商務系統的落實等真正幫助中小企業再造。而對於中小企業的幫助也不應局限在資金問題上,需要清楚地掌握到中小企業的真正問題所在,才可以對症下藥。研究發展問題無非是供應面與需求面的分析,在供應方面要考慮到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統與企業文化;在需求層面就是市場面的問題,如果是中小企業的市場未能開拓確實需要政府多做推廣,資金上再配合以輔助,這樣才能扶持中小企業的成長,但如果主要是中小企業供應層面如管理、文化上的問題,則單靠政府一昧的補助則無濟於事,所以政府要與中小企業充分溝通互動,了解癥結所在,然後再行下處方。

而多元化中強調多時的增加非博彩元素,不僅是可以增加娛樂休閒等領域元素,更可以藉助中小企業與博彩企業的合作從而實現互利雙贏,從2015年銀河開幕的百老匯可以看出一定的新模式探索,大型賭場邀請本地有名氣的特色餐廳入駐,給中小企業一定的攤位成本補貼一次成功吸引遊客觀光、飲食等一站式服務,這樣一者增加博彩娛樂場的休閒娛樂的豐富性,為賭場帶來更多人氣,二者更可以藉助賭場的人氣來提升中小企業的人氣和相關品牌的本土知名度與國際知名度,為中小企業日後的走出去奠定重要基礎,2015年11月開幕的新濠影匯也多有這樣的色彩,相信2016年開幕的永利二期等也會在其中增加與中小企業的合作元素,從而將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作加深,一同在經濟過渡期平穩發展。

宏觀戰略,效果尚未知

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認為內部的經濟多元化需要搭上外部內地經濟大戰略的快車,特別是今年最流行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實內地已經有過類似的經濟政策,例如CEPA(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對於澳門實際的經貿發展的成效大概看法不一,如今再來“一帶一路”戰略,似乎只是強化澳門居中作為一個貿易平台的角色,思維上未有大的轉變,因此澳門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以及扮演何種角色,恐怕是行動前必須要深思的重要一步。

宏觀上的經濟策略自然也包含港珠澳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2015年雖然澳門政府與內地江門等地都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但實際上的變化並不明顯,在經濟一體化上的城市定位上香港偏重商務旅遊與服務業,珠海可能偏向貿易與休閒旅遊,而澳門則變為帶有博彩特色旅遊業,在三地一體化的過程中,反而彼此的分工更加明顯,這就會產生新的隱憂,也就是存在競爭大於合作的可能。比如研擬多時的遊艇自由行的合作,澳門是否能如設想班的吸引人潮,早前開發漁人碼頭時就希望藉此來吸引遊客,結果因為缺乏相應的景點與配套基礎設施的規劃,來往的遊客反而稀稀落落。從此就可以看出澳門本身在產業建設上較弱,地少人口密集,而鄰近香港本身的產業結構發展充分,人才儲備多,地域相對廣闊,相比之下澳門確實缺乏競爭力,某種程度上也會存在“人才流失”的潛在可能。在港珠澳一體化的過程中,更多的強調通訊的便利化、交通往來的快捷化,在這樣地前提,澳門應該更需要有意識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通訊、公共交通領域以及人才的培訓,以免在機遇中流失現有人才。

人才的儲備與培訓自然可以藉助橫琴的發展優勢,最近澳門不少青年前往橫琴創業孵化園區開展創業,某種程度上藉助了橫琴廣闊的地理和政策優勢。但事實上橫琴的開發,目前只有澳門大學的進入和相關粵澳產業合作園的進行,其他行業幾乎沒有較快發展,亦對於普通市民而言意義和成效都無突出表現。現時的思維應該在於多了土地之後,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土地發展,通過人才的引進、產業的創新與多地的合作,更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否則橫琴對於澳門的獨有的優勢將白白流失。例如澳門提出打造“國際休閒旅遊都市”,但時至今日澳門本土仍缺乏提供給市民與遊客的大型主題公園,未來是否可以在橫琴租借土地建立主題公園,從而創造新的產業就業機會和人氣,與珠海橫琴已有的長隆共享人氣,贏得雙贏,只有這樣在“質”上的創新和利用,澳門才能真正把握諸多外部機遇。

猜你喜欢

橫琴遊客領域
最佳背包客
纸杯“飞行器”
时计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