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责任担当 深化军民融合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2016-01-05刘国元

国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军分区军训工作

刘国元

强化责任担当 深化军民融合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刘国元

国防教育 学生军训 经验做法

作者:刘国元,达州军分区参谋长,大校

近年来,达州军分区始终坚持把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实现强军梦的战略任务来担当,作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政治要求来落实,作为储备高素质后备军的基础工程来建设,作为党委领导的工作业绩来检验。着力统思想、立规章、打基础、破难题,积极探索深化军民融合抓军训的路子,扭转了军训工作散、乱、差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军队地方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积极融入、社会各界热情参与的喜人形势,收到了良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效益,走上了属地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全员额覆盖、高质量落实的发展轨道。

一、抓认识统思想,主动作为

大抓狠抓学生军训的思想,是在不断校正认识偏差中确立起来的,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深化。

面对基础薄弱问题多的困境,坚定必须抓、能抓好的信心不动摇。针对少数部门、学校把学生军训当成“边缘工作”“额外负担”的倾向,达州军分区党委利用召开武委会、国教委会、国动委会等时机,大力宣讲军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军训工作是政府重要职能、领导重要职责,是教学必备内容、学生必修课目”的观念渐入人心。针对部分同志面对困难矛盾信心不足的问题,军分区和市教育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市委、市政府共同制订了《加强和改进全市学生军训工作十条措施》等系列规定,使抓军训工作有章可循。

面对涉及面广落实难的矛盾,当好总调度、牵头人的姿态不改变。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使军分区上下深刻认识到: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学生军训是使命所系、职责所需,利于当前、惠及长远,必须主动挑起重担。军分区机关和各人武部充分发挥军地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沟通、主动对接、主动介入,带动和促进军地通力合作、上下紧密衔接机制的形成,使学生军训工作成为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重要平台。

面对认可度低阻力大的现状,坚持重质量出效益的思路不走样。为切实解决学生军训工作不规范不科学,质量低、效果差的现状,军分区确立了“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基本思路。针对军训对象特点,把军训工作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增强身体素质、锤炼作风纪律、掌握基本技能、培育爱军情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军训一阵子,受益一辈子”。广泛开展军训汇报展示和军训成果进学校、进家庭、进社会等活动,达成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军训效益”的共识。

二、抓制度强组织,纠偏治乱

为纠治学生军训的随意性,确保有章可循、有人主抓、有序推进,达州军分区从政策法规、军地共管和统筹计划三个环节入手,切实统合学生军训工作。

在政策法规上求支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军分区联合市委、政府出台了《达州市关于加强学生国防教育、规范学生军事训练的实施意见》和《达州市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实施细则》,将军训工作纳入党管武装工作,纳入《达州市国防动员建设五年规划》,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目标考核和人武部评优评先活动,使学生军训主要内容、组织程序和职责要求更加明确,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法可依。

在军地共管上聚合力。及时调整市、县两级学生军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建立完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决策指导、组织协调、督导落实的重要作用;定期召开市、县主要领导参加的学生军训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任务,协调解决具体矛盾和困难;组织军地工作组开展联合监督、联合考核、联合讲评,真正把学生军训工作共同纳入视线、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

在统筹计划上促正规。市学生军训办每年都统计全市80所学校应训新生,把训练时间、训练地点、训练内容、训练员额、承训单位和训练方式等项目列入计划统一安排,实现了学校100%纳入计划、学生100%参加军训。敦促各军训办、学校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按照所在区域范围落实军训任务,开展监督指导,对擅自更改训练计划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彻底解决以往军训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抓建设打基础,攻坚克难

积极探索深化军民融合抓军训的路子,始终坚持把场地设施、教官队伍、文化环境三项建设作为军训工作的奠基石,紧盯矛盾问题想办法、搞建设、抓落实。

资源整合,建训练基地示范牵引。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达州军分区整合人防、交通战备和民政等社会资源,建成占地60余亩的大型综合训练基地,为开展、研究和创新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阵地。同时,充分发挥基地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营造军营环境、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能、塑造军人品格”的基地化军训模式向各县(市、区)辐射,收到了上下同步、互促共进的功效。

专兼结合,靠教官队伍拉动提高。军分区始终把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官队伍作为重中之重,面向社会招录复转军人,每年由市财政专项经费保障,组建了一支市级专职军训教官队伍。各县(市、区)根据承训情况,每年在退伍老兵、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中选拔组建兼职军训教官队伍。每年举办以教学法、组织法为主要内容的市、县两级教官集训,加强经常性培养帮带,确保教官队伍能教学、会管理、形象好。

文化融合,用浓厚氛围吸引激励。为使学生了解国防,军分区在军训中营造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把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题词以及我军光辉战斗历程,分专题专栏制作成浮雕石刻和宣传展板,在基地建成文化长廊;创作《学生军训之歌》,开办达州学生军训网站,增强了军训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抓质量求创新,科学组训

2015年,达州市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获得团体第一和单项4个第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只有紧紧围绕质量效益坚持走“四结合”路子,才能真正把学生军训这项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官兵师生的心中确立起来。

基地训与驻校训结合,坚持统分有度。充分发挥基地设施完善配套、场地及器材齐全正规和便于组织管理的优势,组织学生统一作息,安排站岗执勤和纠察巡逻体验;对实施驻校军训的学校,在进行走军步、站军姿、听军号、唱军歌等基础养成的同时,推广基地化军训的科目、内容、要素,在统分结合、上下同步中整体提高军训工作的层次和质量。

学理论与练技能结合,坚持知行并重。组织精干力量专题备课,采取军分区领导和人武部主官授课、开办讲座等方式,为学生传授国防常识、阐释军事思想、分析安全形势。在抓好基础技能训练之余,积极拓展训练课目,增加擒拿格斗、防暴处突、应急避险等内容,开展军用枪射击、定向越野等训练,使学生在“知”“行”结合中培养军事技能。

塑形象与强素质结合,坚持内外兼修。对学生的着装、仪容、举止进行严格要求,不断从点滴细节中塑造受训学生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军事影展、歌咏比赛、板报评比、军营广播和主题班会等文化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筹划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自查与严督导结合,坚持上下互动。不定期派出机关干部24小时驻守基地,对口令呼喊、集合站队、就餐就寝等每个细节进行细查,对筹划安排、组织实施、综合保障等每个环节全程督察,对问题及时予以纠治;采取巡查暗访、及时回访的方式,加强对驻校军训情况的检查督导,并收集师生和家长反映的意见建议;召开年度全市学生军训工作总结会,梳理成果、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寻求对策,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打一仗、进一步”。

(责任编辑:何 荷)

E25

:B

:ISSN1002-4484(2016)12-0087-02

猜你喜欢

军分区军训工作
军训这件事
“妈,我军训完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军训的人也太惨了吧
平顶山军分区组织开展冬季野营训练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不工作,爽飞了?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丽江军分区造血扶贫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