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装备动员工作向更高层次跃升

2016-01-05赵芝明陈岳平

国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装备

赵芝明 陈岳平

加快推进装备动员工作向更高层次跃升

赵芝明 陈岳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值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节点,装备动员也处于调整改革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本文就装备动员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国防动员 装备动员

作者:赵芝明,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岳平,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副处长

社会经济是装备动员的重要载体,装备动员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值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节点,装备动员也处于调整改革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动员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需要我们创新思维、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在应用转化、升级转型上下工夫。

一、切实建强装备动员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在思想认识上打好“主动仗”。装备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服务军队作战需求和全面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准备战争、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习主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安全需求仍面临“十个重大挑战”,必须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这不仅是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的总纲领,也是指导装备动员工作的总要求。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指示要求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自觉站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的高度,把装备动员工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筹划,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在工作方式上下好“先手棋”。装备动员的使命任务是服从作战需要、服务部队需求,必须把军事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军队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国防动员领域或将有重大调整改革。装备动员必须积极协调、主动作为、搞好对接。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地方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理顺地方政府与同级省军区系统的职能关系,尽快建立联系对接和工作协调机制。担负重要动员任务的重点方向和地区,更要主动作为,定期与驻地部队对接,梳理军事需求,建立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协同保障等机制。

在工作标准上立好“新标杆”。当前,装备动员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需要我们按照“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要求,定好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按图行进,到点对表,按级负责。坚持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为引领,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做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持续推进装备动员准备和军民融合发展向纵深进击。

二、准确把握装备动员工作的关键性环节

定准“起跑点”是前提。起跑决定后程,计划影响落实。装备动员“十三五”规划编制得实不实,直接影响到“十三五”装备动员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年度工作筹划计划得细不细,直接关系到各项业务工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要把规划计划作为影响全局的关键性工程,科学统筹,集智攻关,制定阶段性任务和指标,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科学处理好“定位”与“定向”的关系,坚持以“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照,定准“起跑点”,找准薄弱环节,为实现按时、甚至提前完成各项既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找准“着力点”是关键。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和中心任务,才能牵住工作的“牛鼻子”;只有认清目标、理清思路、分清主次,才能做到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当前,装备动员的目标定位是:“三个体系、一个确保”,即:完善力量健全、职责清晰、关系顺畅的组织指挥体系,建成制度健全、整体协调、运行高效的动员准备体系,形成基础扎实、反应快速、持续发展的协调保障体系,确保圆满完成“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任务。工作思路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组织机构规范化建设为前提,以规划计划建设为引领,以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为保障。关键环节和中心任务是:“一个中心”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两个规划”是军民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装备动员“十三五”规划;“三支队伍”是应急的首批动员队伍、应战的基本动员队伍以及专家智库;“四项工程”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报告和产品目录编制、战时动员体制机制建设、动员中心培育和协同保障能力建设。基本方法是需求牵引、军地协调、以点带面、细化深化。

三、积极推进装备动员工作的融合式发展

依靠典型引路子。积极鼓励先进,按照“以点带面、区域协同、大胆创新、做优做强”的思路,在沿海一线等军事需求突出、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全面推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装备动员新质队伍和新型能力建设,确保持续走在前列。发挥先进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励后进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法,广泛开展调研学习,在摸清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区位优势上下工夫,切实找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向,小步快跑,迎头赶上。

形成突破增效益。积极发挥各地产业、科技、区位这“三个优势”,紧盯关键领域、新兴领域这“两个重点”,围绕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等重大战略,积极嵌入国防和军事需求,努力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型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和军地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长的新经济增长点,走开一条以重点领域突破、重点产业升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双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完善机制谋长远。要着眼于当前与长远、全局与重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着力在完善军民融合常态运行机制、健全军民融合交流对接平台上出实招、求实效。按照“信息真实、数据全面、分类管理”的要求,摸清本地区军民融合企业和产业潜力底数,编印军民融合企业及产业目录,建成军民融合产业数据库,搭建军民融合网络平台,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夯实根基。同时,灵活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吸引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努力形成“热点”效应和“蝴蝶”效应。

(责任编辑:胡东霞)

E25文献识别码:A

:ISSN1002-4484(2016)12-0024-02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防晒装备折起来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