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目标特征是设置合理有效组合练习的依据—以单手肩上投篮学习为例

2015-12-30韩会军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学校050071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手篮球比赛课标

韩会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学校,050071)

技能目标特征是设置合理有效组合练习的依据—以单手肩上投篮学习为例

韩会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学校,050071)

一、如何理解“组合练习”

对于篮球投篮教学来说,合理有效练习的目标就是能够在篮球比赛中投篮得分,这是教学训练中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技能目标之一。案例中提到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组合练习,那就要明白什么是组合练习。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它可以分为准备姿势、投篮动作、结束姿势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属于投篮动作的结构。单就投篮动作来说,分为上肢的动作与下肢的动作,下肢的动作包括腿的蹬伸,上肢动作有手臂的顶肘、伸臂、拨指、压腕等。对于“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来说,必须要经过准备动作、投篮动作、结束动作,才能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动作。篮球比赛中的罚球就是一个完整的投篮动作。然而,在比赛中常常出现运球之后的投篮,传接球之后的投篮,急停跳起之后的投篮,跳起抢篮板之后再次起跳投篮等投篮动作,这些投篮动作由于受到防守人员的干扰以及比赛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说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相比,准备动作、投篮动作、结束动作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这些投篮的形式与罚球中的投篮动作相比,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其他形式投篮动作的基础,其他形式的投篮基本都是在行进间或者跳起状态下的投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能够运球也能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可是行进间投篮却难以完成。通过这一事例分析,运球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动作,原地投篮也属于单个的技术动作,当把这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另外一个相对独立的动作,我们称之为“行进间高手上篮”。行进间上篮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在动作结构上有如下不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准备姿势是在原地,肩上头侧举球,行进间投篮的准备姿势则是“行进间运球”;投篮时原地投篮是通过蹬地伸臂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将球投出,行进间投篮则是在跳起的同时空中伸臂投篮;结束动作行进间投篮需要控制身体平稳落地,原地投篮则不需要。贾齐老师在其《合成运动学讲义》中指出“组合运动是指当两个以上的动作不停顿地连续地完成时所表现的运动形式”,按照这一定义,行进间投篮可以看作是运球与单手肩上投篮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的“新动作”。行进间高手投篮可以看作是由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的“组合动作”,当两个动作不停顿地连续地完成时,它们又构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运动形式,形成了“新动作”。

二、《课标》中对技能目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水平三中针对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第一次出现了技术动作组合的提法[1]: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评价要点:基本技术动作衔接的连贯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可以替换成小篮球)活动中运球和射门技术动作组合的质量。水平四的表述是: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并应用一些球类项目的技术和简单的战术。评价要点: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的熟练程度。如,评价学生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传切配合等战术的熟练度。《课标》中水平二提出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是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方法。评价为: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如,评价学生完成小篮球运球(可以替换为投篮)的质量。《课标》具有层级递进的目标体系:水平二主要是学习各种相对独立的动作,如,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动作;水平三出现了技术组合动作;水平四出现了传切配合战术这样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具有合理性。

对于水平二的投篮教学来说,投篮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动作姿势,如,双手胸前投篮、双手体前抛篮、单手肩上投篮、勾手投篮等。投篮需要学生学习各种投篮的动作,还需要对投篮的力量、方向、角度(弧度)以及篮圈的大小、远近进行感知,投篮教学中各种练习主要是要体现以上内容。设置的教材如果能够体现以上内容,就可以认为是符合《课标》的要求,是合理的。通过《课标》对运动技能学习目标的不同层次的表述,可以判定投篮是水平二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如果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动作,那么,水平二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的方法。水平三提出的要求是技术动作组合,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水平二要求的多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要将这些基本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组合动作的学习,也就是可以将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基本技术进行组合学习。当然,技术组合动作的方式有很多,在篮球比赛中依据场上的队友、防守人员跑动的位置、距离篮球框的远近等不同,其基本技术与投篮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动作组合。组合动作是篮球运动项目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如何组合是依据教师的经验或者教师对篮球运动项目的理解来制订的,教师会将篮球比赛中各种能够得分的方法进行整理,提取篮球比赛中一些片段进行教学。实际上,篮球比赛中得分的方式方法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在各种基本技术的组合运用下完成的。如,在对方严密的防守下要想投篮得分,就必须要运用多种技术,尽快地将球转移至最佳的位置投篮得分。球的移动以及无球队员的积极跑动都是为了在球场的有限空间中,获得得分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将这些基本技术动作非常连贯地组合起来,才能达到得分的目的。如,运球快速跑动中的急停,快速地使用交叉步在体前换手变向,摆脱对方队员的防守。能否熟练地做出组合动作是体现学生个人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水平四主要针对这些技术动作的运用,也就是能够连贯做出组合动作,从而达到在比赛中的熟练运用,此时就不一定是个人做出的组合动作,有时候需要与队友进行配合来完成。如,要完成投篮动作,需要将球传给快速跑动中插入到篮下的队友,这就属于两人之间的配合,那么此时的动作是否属于“组合动作”呢?实际上,篮球比赛中由于防守方的出现,要完成一次合理有效的进攻,需要队友之间合理地运用传接球、突破运球、无球的跑动等动作,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各种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动作”集合,术语上称之为“战术”。由此可以看出,个人可以进行不同的动作组合练习,形成个人技术;两人或多人之间也可以进行不同的技术组合,从而形成战术。《课标》中有关篮球运动不同水平段“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的目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举例见下表:

《课标》中不同水平段关于学习目标、评价要点及评价方法举例表

通过对《课标》目标体系的分析,“投篮”是属于相对完整独立的“单个动作”,运球、传球、接球等也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单个动作”;这些基本动作是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的,两个或者多个动作可以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称为“技术动作组合”,比赛中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各种基本技术动作组合在一起,称为“战术”。《课标》对球类教学的要求就是在学习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动作之后,进行技术动作组合学习。

三、技能目标的特征是运动技能练习设置的依据

运动技能学习需要教师设置能够被学生直接感知的各种身体练习,这些身体练习中蕴含着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技能目标的各种信息。只有确定了技能目标,我们才能判断教师设置的身体练习或其中蕴含的信息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投篮基本技术包括各种姿势的投篮,在比赛中的投篮需要与传接球、运球等进行组合,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投中得分。

篮球比赛中的罚球,也是获得比赛得分的一种手段。罚球面对的环境是固定的,不需要移动,没有防守人的干扰,运动技能特征属于闭锁式运动技能。要能够准确地投篮命中,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用力顺序,控制球的力量以及角度、高度、弧度等,技能目标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学生需要稳定的、一致的、没有多余动作的投篮动作,与这些因素相关的练习就是设置的依据。如果是为了增强学生投篮的协调性,那要求学生发力的顺序先由脚蹬地开始,进行徒手模仿是合理的;为了使学生体验投篮时用力的方向,原地向上投篮自投自接的练习就是有效的;如果是体会手臂的顶肘伸臂动作,坐在地上的投篮能够很好地达到目的。投篮与各种基本技术的组合动作是篮球比赛中经常运用的,如,运球上篮、跑动中接球投篮、运球变向突破上篮等都属于组合动作练习。这些练习是在没有防守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练习,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习特征是一样的,目标同样是对动作之间的衔接和熟练程度的把握,不涉及投篮动作的改变和调整,重要的是为了动作定型、是对更多“动作”结构的把握,对于巩固组合动作很有帮助。

如果将目标技能定位在比赛的情境下的各种投篮,那么以上练习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合理有效了。“学习的专门性”(Henry,1968)理论指出:最好的学习经历发生在目标技能(动作组成部分)和目标情境(环境条件)最为接近的情况下[2]。合理有效的组合练习不仅是要求投篮动作以及与投篮有关的组合练习的熟练程度更高,还要能够与比赛情境相适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依据比赛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动作。比赛中的各种投篮以及组合技术应用,由于防守人的加入,技术的运用都是在大强度跑动、高对抗的环境下进行的,仅仅是对动作维度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如,在做出运球突破上篮的决策时,需要运球学生能够把握场上其他队友、防守人员的位置关系,决定运球、分球还是投篮,自己做出的这个执行动作的决定是否合理,能否创造得分的最佳机会,需要对场上的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这时的动作技能特征属于开放式运动技能。强调个人技术这一技能目标可以进行全场一对一运球突破上篮练习,突出战术配合可以安排半场多打少的二对一、三对二,或三对三、四对四的传切等组合动作的练习。学生如果不能够在与比赛相似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那么就缺乏开放式运动技能中关于依据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变换自己的动作的学习,失去了感知判断环境信息的因素,对篮球运动的学习来讲是致命的,这也许就是有些学生动作技术非常出色,但是在比赛时却难以发挥的原因。投篮动作的协调性、动作

的稳定性、力量的准确性、球飞行的角度、投篮出手的时机,以及与运球、传接球、跑动等的组合技术动作,都是我们经常进行的技术教学,这些动作对于技术学习,形成动作自动化,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是合理有效的。但是当技能目标特征是在篮球比赛中对这些技术进行运用时,要将这些技术放在一个与篮球比赛相似的环境中进行练习,缺乏对运动技能真实环境的感知和判断,没有对技能目标情境的准确把握,不符合技能目标特征的练习设置,不是合理有效的,也背离了“从实战出发”的教学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M].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单手篮球比赛课标
篮球比赛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