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真的会玩?—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的思考和践行

2015-12-3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校长沈斌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羽毛球体育教师体育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校长 沈斌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真的会玩?—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的思考和践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校长 沈斌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看到这样一句话:“不懂得体育的人不宜当校长。”这句话是创建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所言,他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要为国家做事情,东亚病夫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有体育的技能,才能为国家做事。因此,组织学生课外群体活动就成为南开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伯苓常说,会玩的孩子才会读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出身的校长,每每看到这句话时都会心一笑,倍感自豪,但同时内心也不由自主地去拷问自己:我真的懂体育吗?我所管理学校的孩子们真的会玩吗?如何才能为孩子们终身体育活动意识的培养和技能掌握打好扎实的基础呢?

我一直认为,如今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孩子,需要的是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有责任心、懂得感恩、敢于质疑、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孩子,在这些内容当中,健康的身体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学校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在人成长最重要的小学阶段有健康的身体,更扎实的基础,以便让他们在今后进入社会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体育活动对孩子们成长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让孩子们每天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学校的体育活动能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是毋庸置疑的。在指导和组织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能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孩子们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孩子长大后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受益终身。

2.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孩子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6小时,绝不仅仅是每天上6节课那么简单。没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加以助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肯定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坚信,在各类活动中,体育活动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如果我们能把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一定会精彩纷呈,让孩子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3.促进孩子们的智育发展。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期,体育活动能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改善技能,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的发展,为孩子们的智力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如,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够促进孩子们记忆力和想象力发展,通过各种游戏比赛,能发展孩子们的灵敏性和应变能力。

4.锤炼孩子们的坚强意志。无论是在枯燥无味的长跑活动中,还是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球类运动中,体育运动都是对人意志力的一种磨练,是训练孩子们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因为坚强的意志是获胜的关键元素之一。同时,我们认为如果孩子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这对他今后的成长会带来直接的好处,因为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和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是很难顺利渡过的。

5.提高孩子们的团队能力。体育活动中有很多项目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比如各种球类比赛活动,各种接力比赛活动,20人21足的阳光体育活动等,可以说没有团队合作能力,就不可能品尝到胜利的喜悦。现今,社会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如果从小让孩子们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那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进入社会后的生存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6.养成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当今的中国人缺乏规则意识,而我们的体育运动则是规则掌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规则的存在才能使我们的各项运动充满公平,人人平等,激烈而文明。经常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养成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能玩,玩得开心,玩得有效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公办小学,学校拥有26个教学班,1100多名孩子,60名教职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能真正会玩,玩得开心,玩得有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五坚持”。

1.坚持“零理由”,做好硬件建设。让教师们把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必须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尤其是硬件建设,一定要坚持“零理由”,排除资金短缺,设备设施陈旧等诸多困难,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能畅通无阻。

因此,两年多,我们对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建,进行了体育器材室装修、操场看台和围墙的装饰、体育馆和健身房的装修、快乐体育园地维护、增加了足量的体育器械等等,每一项工作都努力做到全力以赴、尽善尽美,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坚持“涨人数”,确保师资队伍。两年前,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师不到3人。为了确保学校体育工作能真正有人干,且干得好,管理层提出了给体育组“涨人数”的设想,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这两年我们每年从其它学科中挖掘一位教师担任体育教师(其中1名由语文教师改行),目前学校已经有6名体育教师,还将体育组独立出来组建了一个教研组。充足的师资队伍确保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组内体育教师间的业务竞争。

3.坚持“精细化”,做好活动组织。我们要求每项活动组织前,负责的体育教师必须先用心做好策划,对每项工作的目标、工作步骤和工作细节进行精心地设计,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最细小的环节,而且对每个环节都要求必须有专人负责完成,专人负责督查落实,同时做好工作推进表。定稿后的策划书和工作推进表通过学校数字信息平台传送给每位教师,让所有的教师都清楚此项工作的目标和工作进程,从而为工作的切实完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外,在工作完成后负责的体育教师必须牵头做好反思工作。反思围绕三方面进行,分别是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建议,撰写反思的不单单是中层教师,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都需要参与。

最后,负责此项工作的体育教师将策划案和反思放在电脑中的同一文件夹中,以便下次再做同样的工作时可以继续深化完善,将反思中提出的成功之处继续保留,不足之处予以删除,建议在可行的前提下加入到新的策划书中。这样屡次反复完善后,各项工作就会做得越来越到位,渐趋完美。

4.坚持“普惠面”,足时足质活动。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确保体育活动的普惠面、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一次活动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让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能真正做到足时足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体育活动中既得益又开心。我们采用了“基础工作做实、特长技能夯实、社团体育务实、评价方法落实、保障机制扎实”等“五实”举措,推动并保证了大课间活动、体育课、体育特色课、午间活动、社团体育活动等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实效。目前,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多达13项,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

5.坚持“树标杆”,以点带面推动。我是一名体育教师,相信树标杆的重要性。为此,我抓住学校里现有的武术和羽毛球这两大特色,努力把这两个项目做强做大,起好标杆作用,带好头。

以羽毛球项目为例,我们将它作为一校一品的重要载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1)将羽毛球活动融入体育课日常教学中,三、四年级各班每周一节体育课改为羽毛球专项技能课;(2)创建一套羽毛球动作操,融入到大课间操活动中;(3)形成校园羽毛球文化。借助学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电台等平台,大力宣传和普及与羽毛球相关的一些内容;(4)开展羽毛球文化节。在每年的体育节中安排羽毛球文化节活动;(5)组建校、班两级羽毛球队,组织校级、年级段和班级羽毛球比赛;(6)创编羽毛球校本教材;(7)提升校队的水平,引进专业教练,争取区级以上比赛的好成绩;(8)举办“家校合作”的羽毛球邀请赛,请学生、家长、教师同场比赛;(9)开展羽毛球特色项目的科研实践活动。

三、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落实的难点

从2006年教育部发文中提出“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开始,到2014年7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再度重申“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止,可以说这些年来,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重视规格之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但在一线学校落实这些文件和规定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无奈的现状,那就是学校的编制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编制都是“生师比”计算法,而且城市和农村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宁波小学段目前计算的方法是城镇19:1,农村21:1),再加上近年来班额数的下调(从每班45人下调到40人,意味着一个学校如果是每年招4个班200名学生,和以往相比每招一次就少20名学生,即少1个编制),学校的编制更是区区之众。编制缺乏的现象正成为学校体育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有效开展的最大障碍。

猜你喜欢

羽毛球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羽毛球
打羽毛球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飞行的羽毛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打羽毛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