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的协同杀菌效果

2015-12-26羽,

微生物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和剂芽胞水提物

陈 羽, 徐 威

(沈阳药科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的协同杀菌效果

陈 羽, 徐 威*

(沈阳药科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的协同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0.1%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混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均呈现出显著的协同杀菌作用。结果表明,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具有良好的协同杀菌效果。

苯扎溴铵;艾叶;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协同杀菌

苯扎溴铵(商品名:新洁尔灭)是一种季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溶液无色、无臭,有轻微刺激性,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胞壁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逸出,呈现杀菌作用。苯扎溴铵对许多芽胞型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及霉菌具有很强的广谱杀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杆菌及肠道病毒作用却较弱[1]。艾叶系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外用具有治疗皮肤瘙痒的功效。文献报道[2], 艾叶水煎液具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尤其是对引起妇科阴道炎症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对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的协同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为药厂合理开发新型中药与化学药复配消毒剂新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 6538)、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ATCC 8099)、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ATCC 9372)、白假丝酵母菌(CanidiaalbicansATCC 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iusnigerATCC 16404)由沈阳药科大学微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1.1.2 培养基(g/L) 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10.0,牛肉膏5.0,氯化钠5.0;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14.0;沙堡琼脂培养基:葡萄糖40.0,蛋白胨10.0,琼脂粉14.0。

1.1.3 缓冲液(g/L) 磷酸盐缓冲液:无水磷酸氢二钠2.83,磷酸二氢钾1.36,pH 7.2;中和剂:硫代硫酸钠2.0,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起中和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1.1.4 消毒液的制备 取0.1 g苯扎溴铵(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用无菌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即0.1%苯扎溴铵消毒液。取艾叶(安徽亳州华夏药业有限公司)200 g, 加适量水煎煮3次, 煎煮时间分别为60、40和20 min,用8层纱布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500 mL,即艾叶水提液。取0.1 g苯扎溴铵,用艾叶水提液定容至100 mL,即复合消毒剂。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制备 试验菌为S.aureusATCC 6538、E.coliATCC 8099和C.albicansATCC 10231。取磷酸盐缓冲液5.0 mL加入新鲜斜面培养物试管内,反复吹吸,洗下菌苔。用移液管将洗液移至另一无菌试管中,用涡旋混合器振荡20 s,使菌体悬浮均匀。初步制成的菌悬液,先用比浊测定法测其含菌量,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1011~5×1011cfu/L。菌悬液在使用时,应先进行活菌培养计数。

实际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采用机械震捣手段完成,震捣过程中震捣仪的移动间距要适宜,捣震的过程中不得触碰相关的设备,如预埋件、钢筋等,采用不同的振捣方法,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有所不同,具体如下:采用插入式震动,浇筑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如果是表面震动,无筋或配筋稀疏结构的浇筑层厚度为25cm,配筋较密结构的浇筑层厚度为15cm;附着式震动的浇筑层厚度为30cm;入工捣固的浇筑层厚度为20cm

1.2.2 中和剂的考察试验 以S.aureusATCC 6538为试验菌,按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进行[3]。设平行6组试验,即:a组为消毒液+菌悬液;b组为(消毒液+菌悬液)+中和剂;c组为中和剂+菌悬液; d组为(消毒液+中和剂)+菌悬液;e组为磷酸盐缓冲液+菌悬液(正常菌对照);f组为磷酸盐缓冲液+中和剂+培养基(阴性对照)。中和剂及其浓度的判定标准:a组不长菌或仅有极少数菌落生长;b组有菌落生长,较a组为多,但较c、d、e组为少;c、d、e组菌落数分别在1×108~5×109cfu/L内,且组间菌落数误差率不应超过15%;f组无菌生长。借此可判定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是否适宜。

1.2.3 芽胞悬液的制备 取已经活化3代的B.subtilisATCC 9372营养肉汤培养物3 mL,接种于罗氏瓶中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表面,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8 d。采用孔雀绿法进行芽胞染色镜检。当芽胞形成率达95%以上时,即可进行悬液的制备。用无菌水30 mL轻轻推刮下菌苔,集中于一含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中,振摇30 min,分散培养物,使成均匀的悬液。将盛装上述悬液的三角瓶置于45 ℃水浴中24 h,使菌自溶断链,分散成单个芽胞。最后,将三角瓶放于80 ℃水浴中10 min,以杀灭残余的细菌繁殖体,待冷至室温后,即为芽胞悬液。

1.2.4 黑曲霉孢子悬液的制备 用接种环划线接种A.nigerATCC 16404于沙堡斜面培养基上,置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0 d。吸取0.05%吐温-80水溶液4 mL置于斜面表面, 刮洗分生孢子,将孢子悬液移入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轻轻振摇30 min后,用脱脂棉花滤过除去菌丝体即为孢子悬液。

1.2.5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将装有5 mL消毒液的试管置于20 ℃水浴中5 min,再加入0.1 mL菌悬液,混匀,作用至规定时间(2、5、10、20 min)。取混和液0.5 mL,移入含有4.5 mL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混匀,中和作用10 min。取0.1 mL涂平板,置恒温培养箱内培养,活菌计数。以内装5 mL标准硬水的试管同步操作所得活菌数为基准,计算杀菌率。

1.2.6 评价指标 协同系数(T/E)=各因子单独作用时微生物存活百分率乘积/多因子共同作用实测微生物存活百分率(其中,存活率为0时,按0.000 1%计算)。

T/E值为判断复合增效作用强弱的标准。T/E值小于1为拮抗作用,等于1为相加作用,大于1为增效作用,其值越大,增效作用越强[4]。

1.2.7 模拟现场试验 选择木质桌面,在桌面上划定5 cm×5 cm范围的4个不同区域,分别标记为基准区、苯扎溴铵区、艾叶提取物区和复合消毒剂区。以涂抹法污染E.coliATCC 8099悬液(菌数为1×107cfu/L),待自然干燥后进行试验。消毒前,将无菌棉拭于5 mL磷酸盐缓冲液试管中沾湿,以涂抹法在基准区采样作基准;将0.1%苯扎溴铵、艾叶提取物及复合消毒剂分别均匀喷涂在各自所属区域,作用10 min,以同样方法消毒后采样。分别将消毒前后采样棉拭采样端剪入5 mL中和剂试管内,活菌计数,观察杀菌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和剂的考察

表1 消毒剂的中和剂试验结果

2.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杀菌作用

复合消毒剂对S.aureusATCC 6538的协同杀菌能力较苯扎溴铵和艾叶单独作用时强(表2)。经计算,复合消毒剂作用2 min时,T/E值为327.04,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

2.3 对大肠埃希菌的协同杀菌作用

复合消毒剂对E.coliATCC 8099的协同杀菌能力较苯扎溴铵和艾叶单独作用时强(表3)。经计算,复合消毒剂作用2 min时,T/E值为11 307.44,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3 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效果

2.4 对枯草芽胞杆菌的协同杀菌作用

复合消毒剂对B.subtilisATCC 9372的协同杀菌能力较苯扎溴铵和艾叶单独作用时强(表4)。经计算,复合消毒剂作用2 min时,T/E值为4.23,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4 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杀灭效果

2.5 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协同杀菌作用

复合消毒剂对C.albicansATCC 10231的协同杀菌能力较苯扎溴铵和艾叶单独作用时强(表5)。经计算,复合消毒剂作用2 min时,T/E值为3 723.85,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5 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效果

2.6 对黑曲霉的协同杀菌作用

复合消毒剂对A.nigerATCC 16404的协同杀菌能力较苯扎溴铵和艾叶单独作用时强(表6)。经计算,复合消毒剂作用2 min时,T/E值为3 436.4,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6 对黑曲霉的杀灭效果

2.7 模拟现场试验

用苯扎溴铵、艾叶水提物以及复合消毒剂进行模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苯扎溴铵、艾叶水提物及复合消毒剂对E.coli8099悬液作用10 min,杀菌率分别为95.44%、91.46%和100%。说明该复合消毒剂具有明显的协同杀菌优势,为药厂开发新型艾叶复配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3 讨 论

目前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是化学消毒剂,因其不同程度地存在药物残留、污染环境、产生抗药性等副作用,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从消毒剂发展趋势看,研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对人毒副作用小,腐蚀性小,价格低廉的新型消毒剂仍然是今后的主攻方向。中草药消毒剂对环境无污染、无刺激性、无副作用,气味芳香,用来部分替代化学消毒剂,符合研制和开发环保新型消毒剂的发展趋势[5]。

本研究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以协同系数T/E值作为评价指标,对苯扎溴铵与艾叶水提物的协同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0.1%苯扎溴铵+艾叶水提物复合消毒剂协同作用可以克服单一消毒剂存在的不足,对某些细菌(S.aureusATCC 6538、E.coliATCC 8099和B.subtilisATCC 9372)、某些酵母菌和曲霉菌(C.albicansATCC 10231、A.nigerATCC 16404)均起到了显著的协同杀菌效果,为将来合理开发新型艾叶复配类消毒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1] 雒晓芳,董开忠,王冬梅,等.新洁尔灭对三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30(1):64-66.

[2] 刘萍,刘巍,袁铭.艾叶和复方艾叶水提液体外抗菌作用比较[J].医药导报,2007,26(5):484-485.

[3]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9-200.

[4] 聂绍发,朱贵宝,林天晖,等.新洁尔灭与戊二醛协同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30(1):50-52.

[5] 王金和,边传周,金登宇, 等.中草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227-230.

Synergic Germicidal Efficacy of Bromogeramine and Aqueous Extract of Moxa Leaf

CHEN Yu, XU Wei

(Schl.ofLifeSci. &Biopharm.,ShenyangPharm.Univ.,Shenyang110016)

The synergic germicidal efficacy of bromogeramine combined with moxa leaf (Artemisiaargyi) aqueous extract was studied in laboratory. It was found that bromogeramine (0.1%) combined withArtemisiaargyiaqueous extract had obviously synergetic germicidal efficacy againstStaphyloccocusaureusATCC 6538,EscherichiacoliATCC 8099,BacillussubtilisATCC 9372,CandidaalbicansATCC 10231, andAspergilliusnigerATCC 1640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romogeramine combined withArtemisiaargyiaqueous extract had good synergetic germicidal efficacy.

bromogeramine; moxa leaf (Artemisiaargyi); suspension quantitative germicidal test; synergic germicidal efficacy

陈羽 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制药及消毒剂的杀菌消毒研究。E-mail:chenyu0208303@126.com

*通讯作者。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转化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E-mail:gzweishengwu@126.com

2013-12-18;

2013-12-25

Q815

B

1005-7021(2015)01-0109-04

10.3969/j.issn.1005-7021.2015.01.021

猜你喜欢

中和剂芽胞水提物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天麻水提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真伪鉴别
黄花蒿叶水提物对三七根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助溶剂和中和剂对醇酸树脂乳化的影响
枇杷叶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甲酚纳米乳消毒剂的质量评价及消毒功效研究
高锰酸钾杀菌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