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德与修业

2015-12-23黄济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修己苦学颜渊

黄济

《论语》开篇第一章便是《学而》,可见“为学”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位置与非同一般的意义。今天我们之所以要讲“为学之道”,就是帮助同学们在重视道德修习的同时,重视提高文化水平。我们向先贤学习为学之道,从经典中汲取为学之法,许多经世流传的道理,至今仍然指引着我们,在我们“学海无涯”的漫漫求索之路上,如明灯一般照耀着我们前行。

论“为学”,让我们从至圣先师孔子论进德与修业讲起。孔子的人生目标是修己以安人,要达成修己以安人,就要进行进德与修业,进德是导向,修业是基础。

曾子在《大学》中,把他的修己、安人和进德、修业的思想概括为“三大纲领”和“八大条目”,也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达成这“三大纲领”,就要实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其中又以修身为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后三者是修身的施展。前四者又包括了修业和进德,后四者包括了修己和安人。如此,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和“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提高道德修养与提高文化水平缺一不可。

为了说明孔子的修己、安人的人生目标,我们再举在《论语·公冶长》篇中有关孔子和子路、颜渊师生三人各谈志向的故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段话讲的是孔子、颜渊、子路谈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感到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向老师孔子说:“我也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便说了:“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顿,交朋友讲信用,对少年关爱。”也就是说要做到抚老、携幼、交友有信。对前辈、后辈和同辈都要有个正确的态度,以达成“安人”的目的,实现修己安人的理想,也就是曾子在《大学》中所概括的“三大纲领”和“八大条目”的内涵,体现着进德与修业的完美结合。

在孔子的修己、安人和进德、修业的思想中,也体现着力行与学文的统一。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讲得非常辩证:“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就是说,如果只是背诵文化典籍,而不去身体力行,就会滋长浮华自满的风气,对于为人没有意义;相反只注重行为表现,而不去增强文化修养,也容易固执己见,而不能通晓真正的道理。这说明了进德与修业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力行与学文是相互作用的;文与道是密切结合的。

最后,还要谈谈在学习中的苦与乐的问题。学习要有所得、有所成,是需要下点苦功夫的。在《三字经》中讲了许多勤学苦读的故事,如:“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他们的苦学精神,值得青少年好好学习。《三字经》也讲了许多学有所成的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岁时“始发愤,读书籍”,终于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梁灏八十二岁时“对大廷,魁多士”,是老有所成的典范。除了这样的苦学典型外,对于儒家来说,更为重视的是好学与乐学,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孔子提出的要求和所树立的典范。他因而强调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我们今天的同学来说,应该从多方面提高学习兴趣,苦中求乐、以少胜多,把苦学与乐学恰当地结合。

猜你喜欢

修己苦学颜渊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刺股苦学
“修己”与“安人”——“中庸”内涵辨正及其伦理原则探析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