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微课程开发在中职《配送作业实务》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21时明荣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201512

物流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务教学资源知识点

时明荣(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 201512)

1 微课的概述

在微时代,利用移动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软件(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一样,微课程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微课程以短为特色,虽然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它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按需选择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所谓微课程是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10分钟以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核心内容的教学音频或视频。微课程以教学时间短,重点突出,容量小和“情景化”教学而闻名[1]。

微课的理念最早是由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教授McGrew所提倡的60秒课程而发端;而微课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提出的;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微学时开发了一系列微课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教学中很多十分有意义的变化,打开了微课程在国内的知名度[2]。

2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中职生的优势,在中职的课程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实务”课程,此类课程就是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设的,《配送作业实务》就是其中一门课程[3]。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中职《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的制约,尝试采用小组活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手段,教学效果有所改善,但是,由于《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本身涉及面广,基本涉及了配送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及完整性,只能蜻蜓点水,没办法把所有知识点的内涵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透彻,做课堂活动往往拘于表面形式;加上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2.2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职《配送作业实务》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教学体系不完善[4]。中职《配送作业实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知识面比较广,涉及配送的方方面面,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而且师资力量比较单薄,很多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本身对课程知识一知半解。

第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很高。虽然中职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配送作业实务》作为一门考查课,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等活动往往缺乏情景导入,学生害怕上此门课程;《配送作业实务》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学生整体表现出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缺乏。

第三,教学方式比较陈旧。虽然尝试采用小组活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手段,但在实施课堂活动时,教师往往通过ppt等方式下达任务及项目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制定方案等过程后实施活动,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微课程在中职《配送作业实务》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通过分析中职《配送作业实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看出,中职《配送作业实务》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强,课堂的吸引力及感染力也比较弱,教学的效率及效果比较低。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运用在中职《配送作业实务》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3.1 有利于《配送作业实务》教学实践的开展

物流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微课程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知识点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通过作品制作与展示,体验满足感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参与热情;微课程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也能做到“授人以渔”。

3.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层次不同,有些学生接受的快,有些学生接受的慢;中职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同,有的学生课前有预习新知识的习惯,有的学生没有课前复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微课程的内容针对性比较强,往往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在看完后,可以清楚地回想起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质疑问题,自我评价与反思,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3 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的运用除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使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微课程中得到启发,完善自己已有的课堂教学资料;可以将一些典型的微课程资源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丰富自己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手段,从而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增加学术及人格魅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 结束语

微课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教学资源,其总体水平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的微课程模式也处于探索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需要根据课程资源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平台价值,积极开发多种体现多媒体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微课程体系。要以微课程资源开发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其更广泛应用,尤其是探索形成微课程的建设与一体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微课程的针对性很强,对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更加透彻,微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5]。而中职《配送作业实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存在教师重视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微课程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值得广泛运用。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的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1]王文涛.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8-10.

[2]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1-203.

[3]张显春.提高中职《营销实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J].现代阅读,2012(6):51-52.

[4]刘英.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王国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与优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94-95.

猜你喜欢

实务教学资源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ODI实务
FDI实务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