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及消化道生理比较研究

2015-12-18颜莹莉李孟孟张威倪晓君林祯平叶慧杨琳王文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鹅空肠饲粮

颜莹莉,李孟孟,张威,倪晓君,林祯平,叶慧,杨琳,王文策*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510642;2.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广东 汕头515041)

消化道的发育状况通常决定着动物的营养吸收及健康水平。鹅是草食性禽类,以采食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草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这不仅可以增加消化酶、胆汁酸等的分泌,而且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生长性能[1]。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饲粮中不同粗纤维水平对鹅消化率的影响。实际上,鹅的品种、日龄以及性别等因素,均可造成鹅对粗纤维利用率、机体消化生理及物质代谢的差异[2-3]。因此,系统并深入地研究鹅品种和年龄差异对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对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及促进动物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对不同粗纤维来源和成分对鹅消化生理的影响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不同品种的鹅,特别是针对不同体型的肉用鹅种的消化道生理比较研究,可参考文献及数据不多,而这一方面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品种鹅的生理代谢差异,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营养素在不同体型不同品种鹅上的利用率研究及配方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分别选择了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三种不同体型鹅种的典型代表做为研究对象:狮头鹅是我国现存稀有的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一,具有体型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粗饲、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属于中型鹅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乌鬃鹅也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型珍稀鹅种,骨细肉嫩,胸肌和皮下脂肪较少,食而不腻,特别适宜粤派烤鹅以及各种高级餐菜[4]。本文以这三种鹅做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指数和消化酶活性,为揭示不同鹅的消化生理规律提供基础性数据,同时为不同地方鹅品种的饲养、饲粮配制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及饲粮组成

本试验选用1 日龄健康狮头鹅、乌鬃鹅和四川白鹅各270 只。每个品种6 个重复,每个重复45 只。由于本试验涉及3 种不同地方品种故采用购买纯种种蛋进行自行孵化。

小鹅阶段(1-21 日龄)和大鹅阶段(28-70 日龄)三种鹅均采食相同的饲粮。饲粮参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和狮头鹅、马冈鹅等相关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进行配制。两个阶段的饲粮配方以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Table 1 Test fodder formula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 level

1.2 试验管理

本试验在广东省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进行。育雏舍为全封闭式栏舍,小鹅阶段(1-21 日龄)采用网上平养方式。大鹅阶段(28-70 日龄)采用地面平养方式,均分栏饲养,试验期为70 d。试验鹅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由活动。试验期间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记录采食情况和观察试验鹅行为表现,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及时处理。每天观察鹅的健康情况,做好鹅只发病、死亡情况记录,及时淘汰病鹅,并回称该栏余料及淘汰鹅重量。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结束时统计计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和料重比(feed:gain,F:G)。 在1、7、14、21、28、42、56、70 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挑选两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鹅进行屠宰取样,称量各肠段重量和长度。各肠段的实际长度与鹅重的比值作为该肠段的相对长度(cm/kg),各肠段的重量与鹅重的比值作为该肠段的相对重量(g/kg)。并分别收集腺胃、胰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样品保存于液氮罐中,用于测定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从液氮中取样品约1 g 放置10 ml 离心管中,按1∶3(m/v)比例加入4℃生理盐水,冰浴条件下匀浆,离心(4 000 rpm,10 min,4℃),取上清液测定各种酶的活性。消化器官的酶活性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用SAS9.0 进行统计分析,应用ANOVA 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 程序作显著性检验,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差±标准误表示,显著性差异用P<0.05 表示,极显著差异用P<0.01 表示。

2 结果分析

2.1 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的对比分析

1-21 日龄狮头鹅、四川白鹅、乌鬃之间的ADFI 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狮头鹅ADFI 最高,比四川白鹅高37.7%(表2);同时,狮头鹅的ADG 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三者F:G 差异极显著(P<0.01),狮头鹅的最低(1.86),乌鬃鹅最高(2.36)。

大鹅阶段狮头鹅的ADFI 极显著的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但四川白鹅和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三种鹅的ADG 和F:G 差异极显著,其中狮头鹅的ADG 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F:G 狮头鹅最小(4.07),乌鬃鹅最大(7.07)。

表2 三种鹅试验期的生长性能比较(n=6)Table 2 Comparison of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ree kinds of geese(n=6)

2.2 肠道生长指标

三种鹅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在42 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狮头鹅显著低于四川白鹅(P<0.05),乌鬃鹅与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表3);70 日龄时,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四川白鹅显著高于狮头鹅(P<0.05);其他日龄未见明显差异。空肠相对重量在1 日龄时,四川白鹅极显著低于狮头鹅(P<0.01),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14 日龄时,狮头鹅和乌鬃鹅之间的空肠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21 日龄时,狮头鹅和四川白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42 日龄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狮头鹅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见到三种鹅的回肠的相对重量有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全阶段变化都差异不显著。盲肠相对重量在21 和42 日龄时四川白鹅与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均显著低于狮头鹅(P<0.05)。

三种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在42 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狮头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四川白鹅与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空肠相对长度在21日龄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狮头鹅和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56日龄狮头鹅的空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鹅(P<0.05);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见到三种鹅的回肠相对长度有明显的差异性变化。盲肠相对长度方面,21 日龄四川白鹅同乌鬃鹅两者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低于狮头鹅(P<0.05);28日龄和56 日龄均是四川白鹅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鹅(P<0.05)。

2.3 消化酶活性变化

由表4 可以看出,7 日龄四川白鹅同乌鬃鹅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狮头鹅(P<0.05);狮头鹅和四川白鹅两者空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乌鬃鹅(P<0.01);三者胰脏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狮头鹅的活性最高,乌鬃鹅的活性最低;胰脏的其他相关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在14 日龄,狮头鹅和乌鬃鹅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但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两者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四川白鹅(P<0.01);同时,两者胰脏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四川白鹅(P<0.05);四川白鹅同乌鬃鹅的胰脏胰蛋白酶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狮头鹅(P<0.01);狮头鹅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

三种鹅在42 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酶活性未见显著差异;狮头鹅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胰蛋白酶活性则是狮头鹅和乌鬃鹅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三者胃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狮头鹅最高,乌鬃鹅最低(P<0.01)。

表3 三种鹅不同肠段相对重量与相对长度比较(n=6)Table 3 Comparison of relative intestine weights and relative intestine lengths in three kinds of geese

70 日龄狮头鹅和乌鬃鹅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四川白鹅(P<0.01),四川白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狮头鹅(P<0.05),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狮头鹅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乌鬃鹅(P<0.05);胰脏中,四川白鹅和乌鬃鹅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狮头鹅(P<0.05);狮头鹅同乌鬃鹅的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三种鹅胃蛋白酶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以狮头鹅最高,四川白鹅最低。

3 讨论

针对不同品种鹅的消化生理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三种不同品种鹅,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体型的肉用鹅种,同时也是地方特色品种。因此,比较三种鹅的消化道生理差异,更有助于研究营养素在不同体型鹅体内的代谢规律,并做出更有效合理的饲粮营养水平参数以及饲养管理方式。

鹅能较好利用含粗纤维的饲粮,因此大部分试验集中于饲粮纤维水平和纤维类型的研究以及添加不同的精粗料比例对不同种类鹅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鹅的品种不同,对纤维的利用能力也不同。杨桂芹和高妍[5]、王宝维等[6]认为,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随着日龄升高出现增强的趋势。因此,在本研究日粮设计方面也考虑到这一点,28-70 日龄鹅的粗纤维水平要高于1-21 日龄的粗纤维水平。同时,仲庆振[4]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鹅对纤维成分利用率不同,总体来说,杂交系>I 系(肉用型)>III 系(蛋用型)。本研究中试验对象均为肉用型鹅,同时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整体可比较性,同一阶段日龄的三种鹅选用了同一营养水平日粮。

本试验的狮头鹅在1-21 日龄(饲粮代谢能12.37 MJ/kg,粗蛋白质水平19.8%)的耗料增重比为1.86,极显著的优于其他2 种鹅,这同张楚吾等[7]报道的1-21 日龄的狮头鹅在饲料代谢能为12.13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20%时可以获得耗料增重比最低的1.81 的最佳生产性能相吻合。这表明狮头鹅与其他两种鹅相比,在1-70 日龄发育阶段均占较大优势。这与其是大型鹅种有关,同时也表明大型鹅种较中小体型鹅种有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另外,四川白鹅和乌鬃鹅在1-21 日龄阶段的ADG 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在28-70 日龄阶段,四川白鹅的ADG显著高于乌鬃鹅;同时,四川白鹅的整个阶段的F:G显著高于乌鬃鹅,说明中型鹅种与小型鹅种相比较,在初期发育阶段并无明显的体重差异,而是到中后期才逐渐发挥生长潜力并表现明显的增重优势。

表4 三种鹅1-70 日龄消化酶活性变化(n=6)Table 4 Changes of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three species of geese of 1-70 days old(n=6)

动物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生长的快慢。对动物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结合性分析,可以为家禽育种和营养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何大乾等[8]对0-9 周龄肉鹅的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各消化器官相对重量以1 周龄时最大,以后逐周降低,消化道长度的增长速率远低于同期重量的增加;5 周龄后,各消化器官重量和长度变化均不大。夏来发等[9]研究也发现消化道各段长度与总消化道长度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杜金平等[10]对2-16 周龄湖北白鹅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发现,4-8 周龄时鹅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而肌胃、腺胃、小肠、盲肠、直肠的增长优势出现在2-4 周。本实验中,无论从狮头鹅回肠的相对重量,还是从肠道的绝对重量和长度数据分析,三种鹅都是在2 周龄开始快速升高,在4 周龄左右达到最高值,4 周龄之后至10 周龄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而狮头鹅的体重在4-6 周龄时增速最快,说明消化器官的发育要先于动物本身身体的发育。吴昊等[11]和Nitsan 等[12]研究也表明,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领先于体重的增长,只有在消化器官相对生长速度达到高峰后,肉鸭相对体重才达到高峰。

整个发育阶段,除21 日龄显著低于乌鬃鹅外,狮头鹅的空肠相对长度和重量均占一定发育优势,这也表明消化道发育与鹅体型大小有一定关联。本试验后期盲肠增长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本试验饲养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全价料,未添加青粗饲粮以刺激盲肠的粗纤维分解功能的原因。狮头鹅的盲肠的生长发育在21 日龄后虽有差异但不显著。乌鬃鹅的盲肠相对长度同其体重增长速度和消化器官增长速度未见显著性的联系,可能同乌鬃鹅特殊的品种有关,还待进一步的细致化、差异化的研究。

内源酶的分泌对于家禽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起着关键作用。消化酶活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动物的品种、日龄、饲粮的营养水平都有关[13-14]。因此,前期关于鹅消化道内酶活变化的研究有较多报道[15-16]。李昂等[17]研究表明,10-17 日龄是番鸭消化酶发育的关键时期。艾晓杰和韩正康[18]发现,成年鹅空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最高,脂肪酶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顺序逐渐升高。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1-14日龄空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十二指肠段,70 日龄时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关酶活性在三种鹅最高,呈极显著的差异,空肠和胰脏相关酶活性依然表现出狮头鹅和乌鬃鹅高于四川白鹅的总体趋势。这个结果同三种鹅的相对增重速度也是基本是吻合。

综合本研究分析表明,狮头鹅在两个不同生长期以及全阶段的生产性能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鹅,说明大体型鹅种相对生长发育速度高于中小型鹅种。三种鹅消化道发育规律大致相同,表现为在小鹅阶段(1-21 日龄)发育较快,大鹅阶段(28-70 日龄)发育趋于平稳。

[1]Amerah A M,Ravindran V,Lentle R G.Influence of insoluble fibre and whole wheat inclusion on the performance,digestive tract development and ileal microbiota profile of broiler chickens[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9,50(3),366-375.

[2]韩娟,江栋才,王志跃,等.鹅对饲粮粗纤维的利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4):867-876.

[3]徐振强,肖雄,梁勇,等.马岗鹅和乌鬃鹅的屠宰性能比较[J].广东农业科学,2013(21):113-116.

[4]仲庆振.不同品种鹅对日粮纤维利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

[5]杨桂芹,高妍.0-35日龄肉用仔鹅日粮适宜粗纤维和粗蛋白水平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6,28(2):11-16.

[6]王宝维,刘光磊,张名爱,等.五龙鹅对黑麦草结构日粮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4,35(5):510-515.

[7]张楚吾,邓远凡,林祯平,等.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0-21日龄狮头鹅生产性能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1(7):18-21.

[8]何大乾,孙国荣,沈洪民,等.肉鹅消化器官生长发育规律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2005,21(3):59-63.

[9]夏来发,卢永红,朱祖明,等.肉鸭消化器官生长发育规律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22-28.

[10]杜金平,皮劲松,申杰,等.湖北白鹅选育报告——组织器官生长发育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72-1474.

[11]吴昊,曾秋凤,张克英,等.不同品种北京鸭消化器官及肠道形态发育规律的比较[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6):1207-1218.

[12]Nitsan Z,Dunnington E A,Siegel PB.Organ growth and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to fifteen days of age in lines of chickens differing in body weight[J].Poulty Science,1991,70(10):2040-2048.

[13]Doeschate R A,Scheele C W,Schreurs V V,et al.Digestibility studies in broiler chicken:influence of genotype,age,sex and method of determination[J].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93,1(34):131-146.

[14]Dunnington EA,Siegel PB.Enzyme activity and organ development in newly hatched chicks selected for high or low eight-week body weight[J].Poulty Science,1995,74(5):761-770.

[15]殷太岳,毛倩倩,王宝维,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五龙鹅养分表观利用率、消化酶活性及排泄物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6):257-259.

[16]许栋,李文增,杨海明,等.玉米-稻谷-豆粕日粮对鹅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1,39(2):294-297.

[17]李昂,郑腾,王宏,等.雏番鸭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4(7):16-19.

[18]艾晓杰,韩正康.成年鹅胃肠道食糜理化特性和消化酶活性的分段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3):262-264.

猜你喜欢

白鹅空肠饲粮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大白鹅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一只大白鹅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白鹅写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