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属性的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

2015-12-18颜小挺祁春节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植物油橙子谷物

颜小挺,祁春节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2004 年前后, 国际农产品价格开始新一轮上涨。农产品事关居民基本生存,价格上涨必然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探究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农产品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决策除受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还受资产专用性影响,农业生产决策短期内不可逆转,故影响农产品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的因素不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短期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长期因素决定价格趋势[1]。从农产品国际价格波动史看,短期价格波动一般不超过3 a,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从2004 年前后开始,持续至今,故本文侧重分析影响农产品国际价格长期趋势和波动的因素。

关于国际农产品长期价格趋势与波动,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发展、自然因素、能源价格等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如从经济发展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正向相关性指出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升级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是农产品国际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2-4];也有从气候角度指出个别主产国和消费国由于气候原因引致的丰收和歉收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5-6];从能源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相关性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加速替代能源生产扩张,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农产品价格上升[7-13]。此外,也有认为基金持仓、国际游资等投机因素也会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14-15],价格支持、出口补贴、关税和信贷等政策干预也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16-17]。无可厚非,国内外已有研究取得了丰厚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基础。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研究对象以大宗农产品为主,小宗农产品较少。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营养健康的重视,水果等小宗农产品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价格又是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水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第二,大多数现有文献针对单独一种或几种同类农产品进行研究,鲜少考虑不同农产品间的属性差异。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易腐程度、重要性不同,价格形成和波动成因也有差异,有必要对不同属性的农产品进行比较研究。考虑到水果、谷物、植物油的属性差异较大,本文以这三类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围绕影响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价格变动贡献程度如何展开研究,并深入探讨同一因素对属性不同农产品的影响有何差异以及为什么存在差异。

1 研究方法

1.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取

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仍遵循供求决定理论,其他因素通过影响供求关系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需求方面,收入是制约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最直接的因素,尤其在中低收入水平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18]指出:经济增长带来人均收入提高和城市化发展,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饮食消费结构产生变化,对畜牧产品、饲料、蔬菜、水果以及加工食品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和农产品价格一般呈正向关系。

供给方面,石油价格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相比短期的自然灾害和多变的气候,化肥、燃料等投入对农产品长期价格起着更为重要的决定作用。而近年来油价上涨对投入成本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不断上涨的油价增加了化肥、燃料等农业投入品及运输成本,直接引致农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高油价增加了对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的需求,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石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预期呈正向关系。

此外,农产品价格还受上期价格和一些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预期存货、贸易政策等。上期价格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当期决策,进而影响当期价格,预期两者呈反向关系。由于近期全球贸易政策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故不考虑贸易政策因素。其他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因素用存货需求比率间接反映,由于当期存货不能真实反映市场情况,故考虑上一期存货。通货膨胀、存货与农产品国际价格预期呈一正一反关系。

1.2 模型及数据说明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参考Baffes 和Dennis[19]的价格模型,构建如下简化模型:

式中:i 分别表示香蕉、橙子、大米、小麦、棕榈油、大豆油,t 表示年份。Pit、Pit-1、Poilt分别是各农产品当期价格、上期价格和当期油价。GDPt指世界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收入的代理变量。根据世界银行2013 年高低收入国家划分标准,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包括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在1 035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和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介于1 036 美元和4 085 美元间的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采用世界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因为相对经济发达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空间大,事实也证明过去十几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采用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更好的考察需求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表示各农产品存货水平,采用上期末库存量和使用量之比,其中使用量包括食用、饲用、种用三部分。受数据获得性限制,香蕉、橙子共同使用水果的库存和使用比,大米、小麦共同使用谷物的库存和使用比。MUVt指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法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韩国、南非、西班牙、泰国、英国和美国这十五国制造品出口的美元贸易加权指数,表示世界通货膨胀率。β0、β1、β2、β3、β4、β5是待估系数,预期符号分别为β-1、β+2、β+3、β-4、β+5,εt是误差项。

1.3 数据来源

模型所用数据均是年度数据,涵盖1965-2013年。六种农产品和石油价格均来自世界银行价格数据库(http://worldbank.org/prospects/commodities);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用来计算农产品库存和使用比率的期末库存量和使用量来自美国农业部 PSD 数据库(www.fas.usda.gov/psdonline);MUV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数据库(http:/worldbank.org/prospects/global macroeconomics/manufactures unit value index(muv))。

2 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

自2004 年前后开始,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长期看,国际农产品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图1)。以消费量较多的六种农产品为例,1965-2013 年,香蕉、橙子、大米、小麦、棕榈油、大豆油价格涨幅分别为479.69%、907.62%、325.87%、425.12%、214.43%和291.36%,相应年均增长率也达3.73%、4.93%、3.06%、3.52%、2.42%、2.88%(表1)。可见,在整个研究样本期间,水果价格上涨最快,谷物次之。分阶段看,本轮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自2004 年前后开始,且上涨幅度大于以往时期。以2004 年为临界点,2005-2013 年是价格上涨期,1997-2004 年是涨前期。2005-2013 年,六种农产品价格平均年均增长率为6.9%,高于涨前期的0.84%,也高于整体研究样本期的3.42%(表1)。分品种看,除了橙子,其他五种农产品2005-2013 年间的上涨速度均快于上涨前期和整体样本期。

图1 1965-2013 年农产品国际价格走势Fig.1 International price tre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1965 and 2013

表1 1965-2013 年农产品国际价格增长情况(%)Table 1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ice growth between 1965 and 2013(%)

虽然国际农产品价格从长期看呈上升趋势,但就短期看,波动剧烈。尤其2007 年入秋后,大豆、小麦的名义价格分别创下历史最高和20 年来最高水平[15]。大豆名义价格达到489 美元/t,首次超过1973年6 月470 美元/t 的历史最高价格。小麦名义价格达到326.54 美元/t,超过最近20 年间的最高价,即1996 年5 月的262.11 美元/t。总体而言,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走势?有哪些因素牵动着该走势?有必要对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

3 国际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

3.1 平稳性检验

由于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出现“伪回归”,在模型估计之前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考虑到ADF 检验法检验能力的争议性,运用ADF 和PP 检验法同时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所有价格变量、MUV 和人均GDP 的原时间序列数据表现为非平稳,一阶差分后平稳。不同品种农产品上期S/U(即库存使用比)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不同,谷物和大豆油的上期S/U 原序列两种检验结果均表现为非平稳,棕榈油平稳。水果的平稳性则依检验方法而定,只有不含趋势项的ADF 检验结果表现为平稳。一阶差分后,所有品种的上期S/U都表现为平稳。可见,除了棕榈油的上期S/U,其他变量都非平稳,一阶差分后平稳,因此,取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变量进入到模型进行估计。

3.2 模型结果及分析

3.2.1 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均有显著影响 所有农产品上期价格显著影响当期价格,除小麦表现为5%的显著水平,其他五种农产品的显著水平达1%(表3)。 六种农产品的估计系数值介于0.31(小麦)和0.61(橙子)之间,平均0.50。说明橙子当期价格受上期价格的影响最强,小麦最弱。上期价格对六种农产品当期价格的平均影响水平为0.50,即上期价格变动1%,当期平均价格变动0.5%。此外,两种水果的估计系数平均值为0.59,谷物、植物油分别为0.44、0.45,可见水果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的影响略大于谷物和植物油。与预期相反的是,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系数估计值均为正,这与农产品特性有关: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存在严重的信息时滞,一年内很难调整生产规模,导致本期供给量不能根据上期市场价格及时调整,促使价格偏离正常水平。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Table 2 Variable stationarity test results

表3 参数估计结果(1965-2013 年)Table 3 Parameter estimates(1965-2013)

3.2.2 石油价格对植物油和小麦当期价格有显著影响 石油价格对六种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全显著,仅对植物油和小麦产生显著影响,且符号和预期一致。其中石油价格对棕榈油价格的影响最大,系数估计值为0.27,意味着石油价格上升1%,带动棕榈油价格上涨0.27%。石油价格显著影响植物油和部分谷物价格而不影响水果价格,一方面是因为油价上升增加了对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的需求,而生物燃料以谷物、植物油居多,间接带动了谷物、植物油的需求,促进其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石油价格对香蕉、橙子等水果价格的影响主要通过传统化肥、燃料价格的变动进行传导,但随着农业生产日益依赖能源投入,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生物能源生产原料,农产品价格受生物能源需求的影响渐渐大于传统化肥、燃料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

3.2.3 收入对橙子的当期价格有显著影响 消费者收入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只有橙子是显著的,这与预期不太相符,也和很多已有研究将新兴国家收入增长作为农产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引力这一结论存在出入。如Krugman[20]曾指出谷物价格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不断上涨的人口压力和往西方靠拢的饮食。类似的,Wolf[21]也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收入增长是2007 年后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是,从1980 年开始,世界两大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进口的谷物每年以4%的平均水平在减少,从九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大陆由原来的谷物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印度也从21 世纪初转变为净出口国。在此情况下,收入增长自然不会对农产品国际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另外,除香蕉和橙子的估计系数符合预期,谷物和植物油的系数为负。这是因为相比谷物、植物油,水果是非生活必需品,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对水果的消费才会增加。但对谷物和植物油等弱收入弹性产品而言,收入的增加不会导致其需求大幅度增加,甚至可能会用其他更富营养、健康的食品代替谷物、植物油的消费,从而减少对谷物、植物油的需求,拉低其价格。

3.2.4 上期库存对谷物、植物油和橙子价格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对谷物价格有显著影响 除了香蕉,上期库存对五种农产品当期价格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向与预期一致。其中对大米和小麦的影响最显著,对橙子的影响作用最弱。这是因为谷物易贮存,香蕉、橙子易腐烂,必须要在当期消费完。五种农产品该估计系数平均值为0.54,说明上期库存平均增加1%,当期平均价格下降0.54%。通货膨胀主要影响谷物当期价格,且符号与预期一致。

4 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贡献度

已知影响农产品长期价格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分析这些显著因素对始于2004 年前后的本轮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度。为使研究更具信服力,取整体样本中的1997-2004 年、2005-2013 年两阶段进行比较,其中2005-2013 年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时期,1997-2004 年则是参照期。 参考Baffes 和Dennis[19]的做法,将各种农产品每一阶段的年均价格作为该时期该种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两个时期的价格变动率,再乘以表3 估计结果显著的系数值,从而得到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相对贡献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RC 表示各因素相对贡献度,βi表示变量i 的系数估计值,p 表示两个时期的价格变动率,P2005-2003、P1997-2004分别表示某种农产品2005-2013 年时期、1997-2004 年时期的年均价格。

各因素对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度如表4 所示。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主要由上期价格变动引起,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变动平均贡献度为35%。其中橙子的上期价格变动对当期价格变动的贡献度最大,达52%。小麦上期价格的贡献度最小,仅19%。贡献程度次于上期价格的是上期库存,上期谷物库存变动对大米价格变动的贡献度为23%,对小麦价格变动的贡献度为20%,其他各农产品价格变动受库存影响较小。

虽然石油价格对香蕉、橙子、大米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小麦、棕榈油和大豆油价格变动的贡献度较大,平均贡献度达40%,尤其是棕榈油,其价格变动61%是由石油价格的变动引致。可见,各因素贡献度计算结果基本上和第三部分结论保持一致,进一步印证了实证结果。

表4 各因素对价格变动贡献度(%)Table 4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to price changes(%)

5 结论

本文基于供求决定价格理论,运用一个简化经济模型对1965-2013 年六种农产品的世界年度价格进行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因素在2005-2013 年农产品国际价格上涨中的相对贡献程度。结论如下:1)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长期看,农产品价格呈上升趋势,从短期看,波动剧烈。分阶段看,始于2004 年前后的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和速度要高于往期。2)从1965-2013年的整体研究样本看,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上期存货,石油价格和收入并非对六种农产品价格都有影响。随着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扩张,石油价格主要影响作为其主要原料的谷物和植物油的价格。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递进以及对营养、健康的重视,消费者收入对水果等非必需品的价格影响更显著。3)分阶段看,2004 年前后开始的这轮农产品国际价格上涨主要由各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和上期存货引起,其次是石油价格。水果上期价格变动对当期价格变动的贡献程度要大于谷物和植物油,谷物上期存货变动对当期价格变动的贡献程度大于水果和植物油。

6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国内农产品价格除受国内供求影响外,受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不断加大。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形势下,为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稳定,应完善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加强监测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应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的传导。尤其要重视以下三方面工作:

1)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调控目标。就目前形势看,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能源性农产品。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农产品也会自发上涨。面对国内外农产品价格上涨叠加情况,应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容忍度,调高农产品价格涨幅的调控目标。

2)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透明度。完善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减轻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形成的影响。同时,向国际市场传递客观的供求信息,促进国际农产品价格稳定,减轻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3)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对农产品贸易进行管制能够很好抵御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并非意味着要自给自足,而是强调国内产量和储备的重要性。此外,农产品贸易长期存在,要对其进行合理管制,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1]肖小勇,李崇光,李剑.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2):42-55.

[2]潘辉,刘颖,宋敏.WTO对世界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影响[J].农业经济,2002(4):23-24.

[3]郭愫劼,徐宏源,田志宏.2006年以来本轮农产品价格变化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2008(10):13-16.

[4]Panzner M J.Financial Armageddon:Protecting your future from four impending catastrophes[M].New South Wales:Kaplan Business,2007:114-116.

[5]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透析农产品价格上涨—成因、走势及应对措施[R].北京: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2007(35):5-6.

[6]Kelbore Z G.Climate change,crop yield variability and food price volatility in Sub-Saharan Africa:The Ethiopian case[R].Trento and Rovereto:Cifrem,University of Trento,2011:12-14.

[7]李国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及其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J].农业展望,2008(7):32-35.

[8]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86-95.

[9]詹啸.农产品整体上涨背后的力量[N].期货日报,2011-3-15(02).

[10]Thompson W,Meyer S,Westhoff P.How does petroleum price and corn yield volatility affect ethanol markets with and without an ethanol use mandate[J].Energy Policy,2009(39):745-749.

[11]Coyle W.The future of bioenergys:a global perspective[J].Amber Waves,2007,5(5):24-29.

[12]Birur D K,Hertel T W,Tyner W E.The global impacts of biofuel mandates[J].The Energy Journal,2010,31(1):75-100.

[13]Serra T,Zilerman D,Gil J.Price transmission in the US ethanol market,handbook of bioenergy economics and policy[M].New York:Springer New York,2010:55-72.

[14]税尚楠.农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8(6):14-19.

[15]黄季焜,杨军,仇焕广,等.本轮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及未来走势[J].管理世界,2009(1):72-78.

[16]Dawa D.Lost in transmission[J].Rice Today,2008,7(3):13-15.

[17]Meyer S,Thompson W.Demand behavior and commodity price volatility under evolving biofuel markets and policies,handbook of bioenergy economics and policy[M].New York:Springer New York,2010:133-148.

[18]FAO.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s:high food prices and the food crisis-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2009:34-36.

[19]Baffes J,Dennis A.Long-term drivers of food prices[R].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13:3-4.

[20]Krugman P.Grains gone wild[N].New York Times,2008-4-7(2).

[21]Wolf M.Food crisis is a chance to reform global agriculture[N].Financial Times,2008-4-27(3).

猜你喜欢

植物油橙子谷物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橙子变变变
大橙子小橙子(4)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大橙子小橙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