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对新兵训练伤的防治策略研究

2015-12-10刘爱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兵部位中医药

刘爱明

(武警四川总队凉山州支队卫生队,四川 凉山 615000)



中医药对新兵训练伤的防治策略研究

刘爱明

(武警四川总队凉山州支队卫生队,四川 凉山 615000)

新兵训练伤是军队新兵入伍训练时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新兵的身体健康,为非战斗减员和制约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新兵训练伤类型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从预防和综合治疗两个方面,对中医药在新兵训练伤中的防治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新兵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医药;新兵训练;受伤;预防;治疗

新兵训练是每个士兵必经的过程,随着近些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更好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部队新兵训练越来越受重视,训练强度不断加大,新兵训练伤发生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新兵的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经多年临床研究,我国新兵训练伤的防治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广度、经费投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医为我国传统医学,早在古代已用于防治新兵训练伤,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中医药防治新兵训练伤策略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新兵训练伤流行学特点

1.1 受伤类型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陆海空三军的新兵训练中,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四肢损伤最多,占60%左右,其次为躯干伤,占40%左右,头部受伤最少,仅为2%左右。下肢受伤部位中,小腿、踝关节和双颈较多,躯干受伤集中在腰部。新兵实际受伤部位与训练项目密切相关,统计表明,新兵训练中以战术训练受伤最多,其次为5公里越野、单双杠等。据《军事军训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中相关规定,新兵训练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三种类型,其中软组织损伤包括挫伤、擦伤、撕裂撕脱伤等,实际新兵训练中软组织伤主要表现为慢性、过劳性的损伤,其中肌源性下腰疼软组织伤的发生率最高。骨关节损伤包括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可以是急性损伤,也可以是慢性过劳性损伤,在新兵训练中疲劳性骨折比较常见,器官损伤发生较少,通常为训练中意外事故所致。

1.2 新兵训练伤影响因素

由于新兵入伍的年龄相差较小,因此在新兵训练伤的影响因素中,可排除年龄的差异。女兵入伍后心理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加上月经等自身因素,发生新兵训练伤的概率较大。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在行走的过程中,单足负重是体重的2.8倍,跳跃时达到10倍以上,因此体重超标的新兵受伤可能性较大。新兵入伍时,不同人员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运动耐力较差的新兵发生损伤概率较大,进入军营大集体后,若生活无法适应,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带着畏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训练,发生损伤概率显著增加。在高原等特殊气候环境中,会有缺氧、冻伤、中暑等损伤,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训练中,训练强度和方法也是影响新兵训练伤的主要因素,超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易使新兵肌肉出现疲劳,导致肌肉组织损伤,当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骨骼的保护作用会使关节发生损伤,甚至发生骨折等。

2 中医药防治新兵训练伤策略

2.1 中医药预防新兵训练伤

在中医理论中,未病先防、治未病等思想较为重要,体现了预防的重要性,在新兵训练的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防治新兵训练伤的发生,保证新兵的身体素质及战斗力。新兵训练中易发生过劳性损伤,主要由短期内高强度训练所致,软组织和关节是损伤的高发部位,其预防首先应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中相关内容开展新兵训练,训练前进行安全检查,消除训练场内危险因素,结合新兵的实际情况,不同身体素质的新兵分组进行训练,合理安排训练项目、强度和难度等。训练前,热身运动较为重要,严格遵循从简到繁、由大到小再到大、下肢到上肢再到下肢的原则,训练内容应避免单调,防止单一动作导致局部负荷增加。同时,要注意伙食和睡眠的保证,训练中使用器材一定要先进行检查,防止由于器材故障导致损伤,结合部队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新兵训练伤防治手册,下发给每个新兵,普及新兵训练伤的相关知识。

2.2 中医药综合治疗新兵训练伤

在中医治疗新兵训练伤中,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望即观察新兵损伤部位,是否有畸形、肿胀、出血等情况;闻即听关节的摩擦音;问即询问新兵受伤时间、部位和疼痛等情况;切即用手去摸受伤的部位,确定是否有畸形、压痛等。通过四诊结果和外伤史等情况,确定新兵受伤部位及病情的轻重。在实际治疗中,主要采取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原则。《普济方》中记载:从高处摔下导致的肿痛且病情较轻者,直接涂敷药物即可,若病情较重,“当到瘀血、养肌肉”。

损伤的24h内为急性期,在该期间内患者应注意休息,采用冷敷、加压等方法;对于开放性骨折,在止血和消毒后,可采用中医正骨法,骨折初步复位后利用夹板等进行固定。损伤发生24h后属于缓解期,该期间可利用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方式治疗,结合中药外敷,在最短时间内,可使新兵恢复健康水平,推拿疼痛部位,上下左右推动和按摩,力气应从小到大,根据实际受伤情况,可浮于皮肤,也可深及筋骨。针灸受伤部位取穴可用泄法,中药外敷可选取现有药方,主要选择当归、羌活、独活、红花等药物,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

在损伤恢复期,主要采用导引操和按摩。中医理念认为,导引操和按摩可调整人体内脏腑阴阳,可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等作用,对新兵训练伤中的关节损伤可达到较好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导引操结合了伸展训练等长收缩训练,对新兵训练伤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采用中医内服药方和饮食养生等疗法,结合中医脾主四肢和肌肉的理疗,内服活血化瘀药方,适当加入健脾药物,如参苓等,可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若受伤部位水肿情况比较严重,可加入车前子等药物,起到利湿消肿的作用,并顺应四季饮食,可增强新兵身体素质,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饮食。

3 结语

新兵训练伤的发生概率较高,会给新兵的身心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会致残,提高非战斗减员率。新兵训练伤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军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在新兵训练伤的防治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进一步利用中医药简便廉效等特点,对新兵训练伤以预防为主,防治兼施,可有效保护新兵的身心健康。

[1] 方礼明, 蒋均远, 胡磊,等.中医按摩机器人治疗军事训练伤50例分析[J].人民军医, 2011, 54(7):567-568.

[2] 杨璐璐, 宁亚功, 钱子刚,等.中医药治疗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的现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4(3):64-66.

[3] 杨丽华, 伏忠阳, 易婧.药物封闭加推拿治疗慢性训练伤48例[J].吉林中医药, 2013, 33(6):625-626.

[4] 傅冬梅.138例四肢骨折患者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4):122-122.

[5] 钟梁, 呼永河.军事训练伤中医药防治策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 2010, 20(5):567-56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7-02

刘爱明(1971—),男,武警四川总队凉山州支队卫生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军事训练伤防治。

R82

A

1673-2197(2015)22-0056-02

10.11954/ytctyy.201522025

猜你喜欢

新兵部位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新兵,请入列!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