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2015-12-10万俊华王春煦尹晓华王瑞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胃部胃炎脾胃

万俊华,王春煦,尹晓华,王瑞锦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50011)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万俊华,王春煦,尹晓华,王瑞锦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50011)

慢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科多发病、常见病,西医治疗效果仍不确切。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技术得到显著提高,慢性胃炎治疗方式较多,对症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辨证治疗方式等进行介绍,旨在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健康及改善生活质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根据病理学分析、病灶分布及引发病因等,可把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非萎缩性、特殊性等三种类型[1]。临床治疗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包括自身免疫性胃炎及多灶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非萎缩性慢性胃炎包括胃体胃炎、胃窦胃炎、全胃炎等疾病;慢性特殊性胃炎临床种类较多,病因复杂,临床并不常见[2]。为了解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参考,有效提高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具体报道如下。

1 慢性胃炎病因分析

中医临床认为,“脾胃为身体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脾胃互为表里”,日常生活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同时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等因素也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上述因素互相作用下导致患者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而致病。据研究[3]发现,因胃炎病灶处在胃部,与肝、脾紧密相关,导致慢性胃炎的机制为中焦气机出现不利、脾胃升降等。研究发现,慢性胃炎发病原因与不良饮食导致的脾胃损伤、思虑伤肝、运化失常、纳降受碍及气机失调等疾病联系密切。有研究指出,慢性胃炎发病机制是漫长、综合作用、复杂且多阶段的积累性过程,主要病机为浊毒,是导致慢性胃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4]。总体而言,医学研究学者均认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为气无法顺畅运行,随着慢性胃炎的病情发展可累及肝脾。

2 慢性胃炎辨证分型

根据《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发病类型、临床表现等,可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脾虚气滞、胃络瘀阻、浊毒内蕴[5]等证型。

3 临床治疗

3.1 辨证治疗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等可分为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辨证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3.1.1 从瘀论证治疗 有关研究认为,慢性胃炎患者的阳气虚损、饮食不节、忧思恼怒、脾胃失调、血溢脉外等因素均可导致瘀血发生,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转变为慢性胃炎,具体可分为气滞血瘀、热灼成瘀、寒凝血瘀、损伤积瘀型[6]。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及活血化瘀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营养供应及血液供应现象,同时还可有效增加吞噬细胞能力,保证患者胃部局部炎症吸收,保证患者胃部固有的腺体再生,同时还对患者的体液免疫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力,提高患者前列腺素的有效分泌,最终保证患者胃黏膜及时恢复。

3.1.2 从痰论证治疗 诸多医学研究学者认为,慢性胃炎与痰液的发生有关,其主要原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异常,致使患者体内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转运功能出现异常,谷反为滞、水反为湿、聚为痰饮[7]。患者出现痰饮后会使其自身脾胃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临床治疗中,主要分为湿痰阻胃型、痰热郁阻型及寒痰中阻型[8]。

(1)湿痰阻胃型。湿痰阻胃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胀痛、腹胀满,病症反复发作,会出现一定呕吐、恶心感现象,同时还伴有心悸气短,食用生冷食物或油腻食物后,患者临床病症会明显加重,出现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象弦滑等。临床治疗使用陈夏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可起到化痰健胃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疗效[9]。

(2)痰热郁阻型。该类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部灼痛、腹胀满、口苦且黏,会出现明显呕恶苦涎、泛酸、大便不畅等症状,患者舌质有明显舌苔黄腻、薄,舌质偏红。使用调中和胃汤加减治疗具有止呕降逆、清热化痰、中和脾胃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0]。

(3)寒痰中阻型。寒痰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胃部疼痛、胃腹胀满及持续胃部疼痛等,喜按喜温,痰呈清水样,患者舌质舌苔白腻且薄,脉象缓沉。有关学者指出,采用平胃导痰汤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寒痰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可达到补益脾胃、温化寒痰等目的,取得良好的疗效[11]。

3.1.3 从湿论证治疗 慢性胃炎主要发病机理与脾胃联系密切,中医治疗有“中焦生湿”的说法,湿毒为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因,健脾者主要从湿治疗,临床疗效良好。治疗方式包括温阳化湿、健脾化湿、清热化湿、苦温燥湿、理气化湿、活血化湿等多种方法[12],主要原则为苦温燥湿、祛除湿邪。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不同类型使用相应的辨证方式。对湿毒导致的慢性胃炎患者可使用自拟清中化湿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达到活血化瘀、除湿清热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13]。

3.2 穴位埋线法

慢性胃炎穴位中重要埋线穴位为俞募穴,胃俞、脾俞为患者的主脾胃穴位,中脘穴为患者胃募穴,督脉上的至阳穴有振脾胃合穴,穴位埋线治疗有较好的健胃强体疗效。位于心经中的内关穴位对全身血脉均有较好的疏泄气机之功效,可有效化解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络之瘀,保证气血恢复正常[14]。诸穴共用,可取得实则消之、虚则补之疗效,从而逐渐达到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

3.3 穴位推拿法

临床治疗中,按揉慢性胃炎患者的脾胃俞募穴,可有效调整患者脾胃经气,提高机体免疫力[15]。人体的中脘穴属于胃之募穴,推拿主要功效为清热,对火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按摩该穴位可起到补虚的作用,对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最佳。胃部下合穴为足三里,推拿按摩该穴位具有补气调血、补脾健胃的作用,对虚证患者有补效的作用。同时,运用该方式治疗胃肠疾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有学者采用穴位推拿治疗浅表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但该方式治疗萎缩性慢性胃炎疗效一般[16]。

3.4 穴位注射法

采用中药注射方式治疗胃俞、足三里、肝俞等穴位,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胃肠上皮细胞、胃黏膜等组织功能。有关研究显示,使用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胃部病变部位及时愈合,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功能异常,提高其生活质量[17]。

4 结语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体征、症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且治疗方式较多,易被慢性胃炎患者接受,依从性较好。采用辨证治疗、穴位埋线法、穴位推拿法等方式治疗慢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研究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研究广度、深度不足及无统一治疗方式、难以推广等[18]。因此,在临床研究中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长期效果,从而建立规范化、合理化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式治疗胃炎,可为及时恢复慢性胃炎患者健康奠定基础。

[1] 邱洪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49-50.

[2] 邓宝平.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6):76-77.

[3] 张亮.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B,2014 (2):255-255.

[4] 刘丽影.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225-226.

[5] 黎明修,尚俊萍,陈磊,等.慢性胃炎的临床用药规律与经典方剂联系的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162-163.

[6] 陈大超.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中药及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 (6):3650-3651.

[7] 王敏华.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75-276.

[8] 唐燕.分析中医治疗7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 (10):1839-1839.

[9] 宋光明,兰汉超,刘丹,等.循经调气配时助药法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2):34-35.

[10] 王菲,王会丽,娄静,等.慢性胃炎50例临床中医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 (13):186-187.

[11] 朱志芳.自拟四半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52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26):65-66.

[12] 何福强.从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3-244.

[13] 王国锋.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34-1736.

[14] 张晓艳.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B,2015(4):240-240.

[15] 刘文莉.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0-71.

[16] 李国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5(3):83-83.

[17] 张浩.慢性胃炎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19):179-179.

[18] 全体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J].延边医学,2015(6):19-2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7-06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4-2015年度中医药科研项目(2014031 )

万俊华(1976-),女,河北省中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9

A

1673-2197(2015)22-0049-02

10.11954/ytctyy.201522021

猜你喜欢

胃部胃炎脾胃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四问”慢性胃炎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