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2015-12-10崔珊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复发性口腔溃疡

崔珊珊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崔珊珊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本病的复发性是其治疗难点。体质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内在条件、关键因素。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从体质性疾病的角度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无论从本病认识方面,或是在治疗、预防方面都将有积极意义。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体质;相关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为发于唇、颊、舌、口腔底部黏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本病发病率高,一般人群患病率达10%~25%[1]。ROU发病时疼痛明显,且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ROU的病因尚未明确,国内外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者性别、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局部创伤、免疫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异常相关。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指在个体生命过程中,以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发育为基础,所形成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等方面固有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疾病的发生与否、进展和预后情况,不单单取决于邪气盛衰和正气强弱,更与个体体质情况密切相关,体质的特殊性决定机体对何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3],故可以称体质为疾病的“活性载体”。体质对ROU发病、进展、辨证、治疗、预后等方面有重大影响。所以研究ROU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总结出针对患者施行个体化预防、治疗的方案有重大意义。

1 ROU的发病与体质

大量研究证实遗传、精神心理、免疫等非外界因素与ROU的发病有关。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的人群发病趋向明显,为ROU发病的高危人群,部分患者即使没有明显外界诱因也可以发病。

1.1 遗传因素

ROU病因病机复杂,犹其与患者体质情况相关。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每遇气候骤变、情志创伤、饮食不节进而发病。现代医学也已经注意到ROU发病存在家族聚集性倾向。郭锡久等[4]应用现代细胞遗传学技术,测定60例ROU患者血清的姐妹染色体互换(SCE)频率、微核(MNR)发生率和染色体结构畸变率(CAR),经统计分析得出:SCE、MNR、CAR均为ROU发病的重要因素。提出家族遗传史是ROU众多致病因素中最为危险的病因之一。ROU患者固有染色体不稳定,可能先天便存在某些病理遗传素质的异常,使得个体对ROU具有易感性,当受到环境改变、精神心理因素等刺激时,将引起口腔黏膜生化、生理、免疫等方面的改变,导致ROU的发生。

1.2 精神心理因素

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常立云等[5]研究发现,ROU患者普遍存在中、重度焦虑和抑郁症状,提示焦虑抑郁也是ROU发病的重要因素。RAU患者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等因子分值高于我国一般人群。心理因素借神经、内分泌调控免疫系统,进而影响ROU的发病、愈合进程。有学者提出精神心理因素在RAU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扳机点”的作用[6]。积极乐观的心态可加快溃疡的愈合,减少复发;悲观、焦虑、沮丧的心情可能加重病情,延缓愈合或提高复发率。研究显示通过心理治疗可缓解各种刺激对身、心的影响,提高ROU治疗效果,减少复发[7]。

1.3 饮食因素

进食某种食物(胡椒、酒精、海鲜等)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ROU的因素。《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云“舌为心之苗”。过食醇酒辛辣炙煿,日久形成湿热体质,每遇诱因,火热循经上攻,灼伤口唇而发病。现代研究发现,ROU发病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密切关系,ROU患者对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的敏感程度高于一般人群[8]。停止接触过敏食物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复发。以上研究提示ROU患者可能属于过敏体质,类似中医体质学所说的特禀质。

1.4 免疫因素

家族遗传背景与适当的环境因素相遇,将引起RAU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异常[9],从而导致ROU发病。其中细胞免疫表现为,在RAU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启动、加剧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及功能改变,而体液免疫可能与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异常有关:IgM、IgG降低或者升高,补体C3、C4降低[10]。由此可知,多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RAU的发生,免疫因素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性别因素

大量研究显示[10-1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患有RAU的妇女常于月经前期(黄体期)或月经期发作,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症状好转或消失,该现象与月经周期体内性激素的变化相关。研究发现RAU患者黄体期孕酮水平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当存在精神压力时可加重激素水平的异常[12]。女性具有经、孕、胎、产的生理特点,与男性体质特点大不相同,导致在RAU的发生中女性高于男性。祖国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天”,而肝的生理功能(主藏血,主疏泄)对女性的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女性易于情志不遂,可加重肝疏泄功能的异常;忧愁思虑过度,伤肝损脾,脾开窍于口,进而发病。

1.6 血型因素

王令訚等[13]对128例ROU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口腔患者中以O型血患者最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ROU的证型与体质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经过医家的辨证可掌握患者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病情,进而确立治则和治法。体质的偏性决定着病变性质,诊查疾病过程中,在辨体质的基础上辨证可以提高准确程度。以下两方面可体现出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

2.1 同因异质,证型各异

相同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体质情况各不相同的人,由于机体寒热虚实燥湿的偏性,ROU患者将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或 “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湿化”,或“从燥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证候类型。《医宗金鉴》云:“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正是此意。

2.2 异因同质,证型相类

体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影响疾病的证候类型,致病因素不相同但体质类型相同时,可能形成相似或相同的证型。ROU的证候类型与体质密切相关,如心脾积热型多见于湿热体质(平素面带油光,口苦口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而阴虚火旺型多见于阴虚体质(形体消瘦,盗汗,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 ROU的防治与体质

体质疾病指由于机体体质结构不合理,随年龄增长必然或易于发生的一类疾病。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改变个体体质结构,必能达到防治ROU的目的。积极改善ROU高危人群的体质状况,如用清化湿热类药物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湿热体质;通过益气养阴,改善阴虚体质;通过益气健脾,改善气虚素质,从而缓解病情,防止ROU复发。

目前,通过辨体质来辨证治疗ROU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刘小雨教授主张从体质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其中阳虚质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阴虚质治以清热凉血,养阴除蒸;血瘀质治以活血化瘀,温阳理气;气郁质治以调和肝脾,舒畅气机治疗,每获佳效[14]。

4 结论

辨体质是辨证的基础,在ROU发生之前,针对患者体质状况进行组方用药,并给予个体化的生活调护,饮食调养,可防病于未然;ROU发病时,在中医体质学说的指导下,辨体质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ROU的复发性为中西医共同面对的难点,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ROU的发病之根、复发之本,影响疾病的转归[15]。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从体质性疾病的角度探讨ROU,对治疗、预防该疾病有积极意义。

[1] 周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试行)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7):402-404.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达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8.

[3]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郭锡久,阮兴朝.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遗传因素危险度分析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21-23.

[5] 常立云,李冬冬,倪俊芝.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心理学相关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2005,25(4):226-227.

[6] 李奉华,肖水源,刘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致病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415-1417.

[7] 王秀民.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心理治疗初步探讨[J].口腔医学,2006,26(2):159.

[8] 刘英志,林静俐,付玉.食物性过敏原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可能性分析[J].口腔医学,2007,27(9):479-484.

[9] 张菊梅,薄磊,吴凌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免疫因素研究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87):75-77.

[10] 林靖雯,周红梅,陈谦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免疫功能主观判定标准的运用与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24(1):29-31.

[11] 于浩,方贤浩.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与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21):2701-2702.

[12] 吴敏,刘寿桃,刘少武.与经期相关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黄体期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3):360-362.

[13] 王令訚,王文梅.复发性口疮与ABO血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8):499-500.

[14] 张守刚,孙鑫.刘小雨从体质辨治顽固性口腔溃疡验案6则[J].江苏中医,2011,39(9):57-59.

[15] 王济,倪诚,张慧敏.第十五讲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难点与防治方法的讨论[J].中医药通报,2014,13(3):5-9.

(责任编辑:余 婷)

2015-06-05

崔珊珊(1983-),女,硕士,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

R246.83

A

1673-2197(2015)22-0052-02

10.11954/ytctyy.201522023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复发性口腔溃疡
欢迎订阅 欢迎邮购2022年全年《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口腔溃疡预防有招
口腔医学
如何对抗口腔溃疡
消疡饮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