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概念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2015-11-28曲虹

关键词:概念图思想品德思维

曲虹

大数据、新技术、新媒体正开启时代的转型,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不断焕发课堂的活力?笔者选择了概念图这一具有较强整合力的信息技术手段。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hp D.Novak)等人,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体系表明: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有学习的意向,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1]

概念图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它既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随着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尤其以Inspiration为代表的一批功能强大的概念图绘制软件的普及和推广,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当教师设计并制作概念图呈现给学生后,学生会从图中读到很多信息,会快速理解教师要表达和传授的知识,而且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这么说,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能促使教师深层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全局的高度审视整个课堂的知识框架和课堂结构,尤其是能促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习者的身份开发、架构更适合学生的课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概念图作为学习工具,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教师往往费时费力,且事倍功半。而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整合零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抽象的问题,从而使零散的知识变得集中,使杂乱的知识变得有规律,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变得主动和有意义。

一、借助概念图,梳理整合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性和抽象性,因而学生在学习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时,往往主要靠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全面、深入、整体地把握与理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花费很大精力,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而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尤其是通过层次、结构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对知识间的联系与运用了然于胸。在教学中,教师的构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各概念间的关系和整体概念的组织结构,进而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对教师而言,概念图是教学的好帮手,可以将教学设计、课程重点、知识结构等予以展示和分析。对学生而言,概念图是学习的好工具,可以立体化地呈现和展示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建立各知识点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整合。例如,图1展示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法律部分的概念图。通过这一概念图,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绘制概念图,引发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概念图可以显示因果、层级、分支程序、整体局部等关系,它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地分析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概念图作为学生学习的支点,使学生在搭好的支架上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建构概念图不仅可以由教师来实施,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尝试与体验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快速提升。在绘制概念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极大地激发,进而引发头脑风暴,自然而然地扩散思维,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注意到和意识到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笔者往往以问题为驱动,然后利用Inspiration让学生围绕概念或节点进行发散性思维,其基本程序是:自由联想—头脑风暴—观点质疑—甄选最优—层层分解—归类整理—构建网络—形成共识。它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与载体,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设计概念图,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进而学会合作学习,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设计、构建概念图的方式。例如,在“科学的行动指南”的教学中,笔者让各学习小组围绕标题设计概念图,结果发现:不同的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有的小组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设计(如图2),而有的小组则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设计(如图3)。

各小组完成概念图制作后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们发现,以上两个概念图均有局限性。如何补充、修改、完善形成比较系统、合理、科学的认识?这时教师的指导就尤为重要。在笔者的指导下,他们明白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理清了主干和分支的关系,完成了该内容主要结构的构建,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概念图。

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助于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设计、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目标明确、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在“制作—讨论—反思—修改—再完善”的往复循环中,不断完善概念图,不断加强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发展批判性思维,进而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文.教学模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90-2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图思想品德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