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活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路径

2015-11-28方凌雁

关键词:生涯目标职业

方凌雁

生涯教育,是指围绕生涯发展的所有正规教育。生涯教育关注的是一个人对未来生活和职业世界的适应和选择应对。随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及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也开始进入高中学校的视野。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则成为了当前高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开展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增设生涯规划辅导项目,进行学科渗透等。许多学校发现,在实践中,作为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路径之一的实践体验活动有其不可替代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论述。

一、方向与意义:实践活动在高中生涯教育路径中的价值分析

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活动指采用参观、考察、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或研究活动的方式,进入现场、强化互动体验而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在一份在问及最希望获得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的调研问卷中,学生的回答依次为:获得职业体验(37%),专业的职业评估(29%),信息提供(29%),方法指导(13%),问题答疑(13%)。可见,实践体验活动对于当前高中生而言有其现实的需求性。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高中学生职业生涯去向指导,其更强调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树立理想、投身工作、融入社会的动力源泉和能力储备。因此,推进基于实践体验的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生涯规划教育中推进学生元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依托活动

高中生正处于人的青春期,身体与心理都趋于成熟,思维活跃,经常会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但其缺点是往往会以点概面;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外部的交往有强烈愿望,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并尊重自己,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易波动,会感情用事,有时也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在这一时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要采用指令、建议、劝告、示范等的直接指令,仅仅告诉他们“该往哪里走”“该如何走”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体验活动的有效推进,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涯规划问题,并探索“我可以往哪里走”“我可以如何走”,在不断地构建、自我认识、社会理解中明确方向,进而逐步明了生涯规划的意义、方法和方向。实践活动的优势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通过不断地进入真实生活情境、不断地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不断地体验挫折与问题中学会发现自己、认识自我,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规划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目标决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重视实践

综观各地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尽管其定义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强调学生能力发展比抉择本身更重要则是共同趋势。如在新加坡《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中,高中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有关渠道收集信息,具备合成信息以作出正确的教育和职业决策的能力。日本的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重点是: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的深化,劳动观和职业观的确定,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和进入社会前的准备,对显示的体会以及对去向的选择。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则提出,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条件,发现自我兴趣特长,明确自我发展方向,从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三年学习,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理想和成人成才。

可见,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强调的是,发展科学决策与行动及掌握未来的能力,学会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需求机会,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关注的是,学生今后如何能真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认真思考自己的当下和未来,主动地去选择并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是一种元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信息提供、知识传授、发展辅导是不够的,更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与活动探索。真实的生涯体验与实践活动,才是开启有效高中生生涯规划之门的钥匙。

二、目标与主题:如何设计高中生涯教育实践活动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生涯规划体验活动,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内教学时间多而校外体验活动时间少,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活动多,而深入探究、深度体验的活动少等现象。这也是当前我们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常常存在的问题。综观一些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学校,有效活动设计是其关键所在。

(一)活动目标梳理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高中生职业生涯去向的指导,更强调对其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树立理想、投身工作、融入社会的动力源泉和能力储备。生涯规划目标必然是一种从认知到情感、能力的开放性目标设计。

这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基础有所侧重的确立。例如,绍兴越州中学提出基于社会实践的体验式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其目标为三个方面:以体验为导向的生涯认知,以实践为主体的生涯体验,以活动为中心的生涯决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目标为:认识自我、工作世界的探索、个人与工作世界之间的三方面连接。温州中学的目标则为:认识自我,放眼世界,学会选择,学会规划,发掘掌握潜能,增强学业和能力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分析这些目标,基本都体现了以下四方面:具有生涯规划的意识,树立志向,并能积极地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需求机会;学习生涯规划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应用于当下与未来,帮助自己进步;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下学习生活与高中毕业后走向社会所必需的发展信息,进行科学的决策与行动;发展计划并掌握未来的能力;等等。这样的总目标设定,基于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方向的把握,价值与意义的梳理而来的,可以为有效的活动设计提供正确的方向。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与活动目标、内容、主题、资源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活动体系,有助于生涯体验活动更高效地开展。

1.活动的目的性

关注、体验、研究不同行业的特点,关注、研究自己的性格特点特长,关心自身家庭情况不同行业工作者,了解高校招生信息,都是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进行生涯规划活动设计,必然聚焦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内容上。根据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目标和内容,将生涯规划教育聚焦到为自我认识、学业规划、职业体验、升学抉择四个方面,并对每个板块进行了分主题设计,而活动则是针对每个主题目标设计的。endprint

2.活动的聚焦性

设计活动应该更多地聚焦在让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式指引,促发学生生涯决策的思维方式与策略。如某校针对认识自我板块设计“访谈10名职场人,与他们探讨个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的相关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考虑到学生已经接触了霍兰德、舒伯、施恩等职业规划大师的生涯发展理论,再接触一些如职业倾向测试等专业的职业评估方法。同时,已经知晓其个性特长、兴趣能力、发展条件、梦想信念与一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后,则期望学生通过与职场人的访谈交流,从别人的成长中体悟,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进而摆正自己的人生位置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所在。

3.活动的可评估性

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目标的可评估性。如在认识自己的体验活动“访谈10名职场人,与他们探讨个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的相关性”中,评估指标可设定为以下三个:(1)观察,自己在需求、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倾向;(2)改变,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悦纳自己;(3)提升,尝试将自我的特点与未来发展相联结。

三、方式与策略:如何推动有深度的高中生涯实践活动

依托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许多学校推进多种形式的生涯体验的方向。这期间,我们可以将传统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种活动方式应用到生涯体验活动中,这也是推动有深度的生涯体验活动的关键所在。

(一)基于社会实践的生涯活动

基于社会实践的生涯活动是指学校结合学军、学工、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学军、学工、学农等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进入工厂、农村、部队、企事业单位、高校去实践体验。如目前学校都在开展的实践周体验活动、企业(单位)考察参观、暑期职业体验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场景,了解各个行业的现状,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了解各种职业环境要求,了解各种工作角色的特性及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了解职业世界的变化。

开展此类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导学生做好相关准备,如收集相关信息等;二是落实各种方法强调过程指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多用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三是增加反思力度,如可要求学生撰写《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考察日记》,从而让体验活动真正为学生收集信息、合成信息以作出正确的教育和职业决策提供支撑。

(二)基于社区服务的生涯体验

美国把义工和志愿者服务作为生涯规划教育三大路径之一,日本也把残障福利机构服务列入生涯体验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区服务(实习)也应该作为生涯体验活动的重要方式。开展社区服务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指向性,学生的服务区域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好奇的领域。二是对学生的体验活动有要求,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了解该职业相对全面的信息,梳理自己的职业认知和感悟,明了这一行业是否自己想要从事的。此外,还应该通过社区服务,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环境,树立社会责任感。三是需要有一份有深度的《职业体验(服务)报告》。

(三)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生涯探索

高中阶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涯活动体验过程。虽然,研究性学习课题不一定会和学生今后选的职业与专业发生直接关系,但很多学生则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窥探与思考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同时,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涯规划教育。

分析浙江省部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发现,有两类课题与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发生着直接关系:一类是直接探索生涯教育问题的课题。如在2015年的成果中,发现许多与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研究,学生们开展了《新高考,你准备好了吗?——2015年新高考政策下温州市区高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 》《浙江高考新政下我们的喜与忧》《选好课,圆好梦——关于如何科学应对新高考》《关于舟山各界对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看法与意见》等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就是学生在2014年浙江省推出全新版的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后,通过研究的方式来思考与探索高中阶段的学业、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理性思考高中阶段生涯规划的方向和重点。另一类是体验专业研究的课题。如《对32张多米诺骨牌能推倒摩天大厦信息真伪的探究》《一类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问题的讨论》《对多普勒效应的计算方法修正》《“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创新改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罐窑”的研究》《常见汉字读音准确率及改进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涉及数学、信息、物理、社会、语言文学等各个领域,是学生认识和思考专业,及接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目标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职业写作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我爱的职业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