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顶层设计下的特色课程群建设

2015-11-28周崴

关键词:德育特色学校

周崴

一、问题的提出

(一)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2012年,浙江省启动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说,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育人模式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为学校打造自身特色、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课程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遵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高中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

1.课程的碎片化、平面化问题

《方案》要求在完成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对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提出了要求。一些学校只为达到《方案》提出的选修课程门类、数量和比例的要求,却缺少整体的安排和质量上的考虑。不少学校的现状是:对于选修课,教师能开什么就开什么,先满足数量要求再说。这种状况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课程过多,过于随意,即导致课程的“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各学期之间、各年段之间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往往在同一维度上重复,或者课程间没有递进,即导致课程的“平面化”问题。

2.课程无亮点、无特色问题

很多选修课程开发准备不足,上马仓促,学校也没有很好地从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办学目标和生源特点等方面去挖掘,只是机械地按四大类选修课程的要求来开设,因而许多学校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中都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课程无亮点、无特色可言。这显然有违本次深化课改的目的。深化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学校发展中“千校一面”的问题,如果课程建设中的这一问题不解决,新的“千校一面”问题仍不可避免。

3.课程开发开设的质量问题

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习惯了用国家已编定的教材教的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一门课程谈何容易。笔者曾参与过由嘉兴教育学院组织的一门选修课程的编写工作,单单对其中三课内容的编写,从阅读相关资料、搭建框架到最后动笔完稿就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如果再加上前期参与的课程结构、内容的选定到后期的修改补充等至少也要两个多月。试想,如果由一位同时还承担必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独立完成,这要花多少时间?此外,对课程的监测和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选修课程的特殊性,不可能通过联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正规、严格的方式来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容易导致从学校管理者到执教者对课程质量的忽视。再加上前述的课程碎片化、平面化等问题的存在,选修课的质量堪忧。

二、对策与路径

深化课改要求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一方面课程改革中遇到了多种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推进和选择。但怎么选择,却是考验学校办学水平的大问题。

笔者以为,一个好的顶层设计,是保证学生、教师、学校“选择权”的关键。顶层设计要考虑课改的方向、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特点,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选修课的设置和开发,又是重中之重。图1所示是嘉兴市秀州中学的“秀州钟”课程模型。“秀州钟”从外形上看,是一个大写的“人”,体现了“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的办学理念,而支撑这一理念的是学校开发开设的各类课程。钟裙是国家和学校的以必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这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型课程,也是学校达成育人目标的基础。钟身是六大类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和融课程、秀身课程、秀情课程、秀智课程、秀雅课程、秀能课程。这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也是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旨在丰富学校育人模式,助力学生个性而又全面地成长,健全人格。钟锤是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导学生决定自己未来的课程,让学生踏入高中就有对人生的思考,对自己未来选择的思考。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层层递进,体现了课程由基础向研究由表及里、逐级递进的过程。同时,三级课程之间用虚线显示,表明了学校要打通必修和选修之间的界限,争取两者的逐渐融通融合,并建立起真正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那么,“和融向秀”六大类课程、“基础—拓展—研究”三级课程体系如何避免“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群或许是进一步落实课程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的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1]“课程群”就是这一原则下的一个尝试。按照学者的一般解释,课程群是指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范畴的一类课程。课程群的构成一般由属于同类的3门以上课程组成,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之间紧密关联,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2]课程群原是在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管理方法。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群”的概念也逐渐进入普通高中管理者的视野并开始出现在课程体系中。普通高中的课程群建设显然有别于高校。普通高中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在大的课程框架内,根据课程目标的设置,建设起富有特色的课程群。抓好特色课程群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校发展方向中寻找增长点

特色课程群建设之所以有助于打造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就在于它的存在与学校的发展相一致。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载体来实现,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怎样发展就需要怎样的课程来保障。因此,学校先要仔细梳理办学传统和发展方向,再以学校文化传承为依托,与自身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等紧密结合,创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从中进行整合,打造出相应的特色课程群。endprint

以嘉兴市秀州中学为例,学校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建设人文性、研究性、国际性、有特色的现代示范普通高中”是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一办学目标与学校一百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是分不开的,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而在研究他们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就时,学校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事数、理专业的人文素养深厚,从事人文研究的科学素养很高,两者相得益彰。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航。科学与人文的互补,有利于形成完备的基础知识、优秀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人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鼓励文理兼备的优秀教师跨学科开设选修课,也鼓励文、理学科教研组之间相互协作,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发出富有秀中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

(二)从学生发展需求中寻找支撑点

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离开了学生发展这一根本,设计得再漂亮的课程体系也是无根之树。学校课程改革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学校在教育者、学习者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不应是拥有“交往霸权”的管理者,而应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既要为学生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提供保障,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选择。因此,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未来成才的需要。

中学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高中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基础教育。通才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在提高综合素养上,同学科或跨学科的课程群供学生选修并为之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在德育领域,传统的靠班主任、政教处的说教仍是许多学校的主要运行方式,但政教处、班主任常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疲于奔命,而且说教效果不佳,学生常有对抗情绪。显然,这种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靠这样“保姆式”教育管教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把选修课渗透到德育领域,并利用课程群的特点组建“自主体验式”德育课程群,就是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只有建立在学生发展需求上的课程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才是符合教育本真的课程。

(三)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

特色课程群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的高低。对一所学校来说,总有那么些优秀的教师,总有那么些具有优势的学科。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发挥好这些教师和学科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实行强强联手或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教师和学科参与到其中来,对提升选修课的质量和加强课程群的建设都是极为有益的。

仍以嘉兴市秀州中学为例,生物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教研组里有嘉兴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一批术有专攻的优秀教师。由于该学科的群体优势,学校被评定为嘉兴市高中生物学科基地,承担着许多市级教研任务。在选修课程建设中,该学科教师也积极投入,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校鼓励该学科教师牵头组织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群设计,例如,文理兼容的“水文化”课群就由该科教师牵头组织,把化学、语文、地理、美术等相关教师纳入到课群的设计、开发、开设中来,既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带出了一支课程建设的队伍,这些教师还可以由此扩展,开发出更多的优质课程来。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跨学科才能组成课程群,同一学科,从不同方面来组建的课程也可以组成一个课程群。例如,文学社是学校社团文化的一个亮点,每年都有诸多学生在各类写作竞赛中获奖。在大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建特色课程的今天,学校将文学社活动改造成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同时,为加强文学社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提供语文组教师开发的其他选修课,组成一个课程群,供学生选择,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还包括从被评为省、市精品选修课程的学校课程中挖掘潜力,由在开发选修课方面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更多的教师来开发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他们的辐射力、影响力。

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秀教师来带动课程群的建设,还可以提升课程的品质。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形成一种较好的科研氛围和相互促进的竞争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因无序开发和评价缺失而导致的课程质量问题。

三、实践与探索

嘉兴市秀州中学主要开发了“省身德育”课程群、“水文化”课程群和民族根文化课程群。

(一)以自主德育为目标,组建“知德—正德—厚德”的“省身德育”课程群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如何利用选修课程这一资源,渗透道德教育是当今深化课改背景下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学校根据多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已形成的“六大周”德育品牌,利用课程群的特点,组建了“知德—正德—厚德”的“省身德育”课程群。

“知德—正德—厚德”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知而行、知行合一的过程。该课程群一方面把平时散布于班会课、升旗仪式、德育活动周、专题教育中的一些内容整合成以“自主德育”为主题的课程,有学习课程、专题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及生涯课程等。课程设计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活动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另一方面,课程群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课程的表现形式,并更多以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或各种关系的冲突面前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使德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说教上。

“省身德育”现已形成的主要课程有《秀州中学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华经典悟读》《爱国爱校》《孝廉文化》《高中生健康顾问》《生命教育》《感恩文化》《知诚讲信》《责行天下》《规则与法在身边》《德在路上》《社会与我》等。endprint

(二)以“水”为载体,开发“人文性+研究性”的“水文化”课程群

“建设人文性、研究性、国际性、有特色的现代示范普通高中”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文理兼长也是学校许多成功校友的成长之道。学校在课程的顶层设计中,围绕“秀智”“秀雅”“秀能”三类课程,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以及学校学科组的优势,开发了“水文化”课程群。

这一课程群的设计围绕江南水乡的“水”这一主题,从“水科学”“水文学”“水艺术”三个不同维度,由生物、化学、语文、艺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发出9个或18个学时的中、短课程,供学生来选择。同时,又注重基础、拓展、研究三个纵向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选择相应层级的课程来学习。“水科学”侧重于水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性质,水体生物调查,水污染的治理等;“水文学”侧重于对历代文人墨客以“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欣赏和学生以此为主题的写作实践;“水艺术”侧重于有关水的绘画、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实践以及水体景观设计等。此外,该课程群还注重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无论是偏重理科还是偏重文科的学生,若能从中选择2个以上的课程来修习,都能从中感受到单一学科所无法呈现的精彩。

该群现已开发的课程有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三类。基础课程有《上善若水之懂水》(化学)、《水与健康》(生物)、《一品秀水·嘉兴》(语文)、《地理与生活》(地理)、《基础绘画》(艺术)、《流水华章》(英语);拓展课程有《桥梁中的力与美》(物理)、《美丽中国的缺憾——中国生态危机》(生物)、《环境与化学》(化学)、《国画》(艺术);研究课程有《穆湖生态调查》(生物)。

(三)以“内高”民族教育为中心,建构“文化认同”的民族根文化课程群

嘉兴市秀州中学还承担着培养新疆学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设立了“内高部”。学校结合“内高部”的实际和办学特点建构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和融”课程就是凸显民族融合意识的设计,将民族根文化内涵通过课程外显出来。根据这一课程设计,学校开发了以“文化认同与现代意识”为主题的民族教育课程群,融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主流意识于一体,涉及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

根据“秀州钟”课程模型,该课程群分“基础篇”“拓展篇”“研究篇”三个模块。

“基础篇”从“地方文化风俗现状”方面介绍江南文化风俗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风物。学生通过学习《嘉兴文化风俗介绍》《江南文化风俗介绍》《大美新疆》《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介绍》,了解“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多种生活风俗”,认识“文化的融合与变化是各种文化互相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篇”从“中外民族演进”方面探究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融合·现代·人本——内高班“文化认同与现代意识”德育课程(上)》,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演变历史和规律,认识世界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规律,知道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学习“现代理念”,正确理解“公民意识”“国家观念”“民族主义”“宗教政策”,增强“现代化”理念。

“研究篇”从“现代意识”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探究“公民与社会、信仰与法律、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学生通过学习《现代理念之公民与社会、信仰与法律、民族与国家》,认识“国家、民族、宗教、信仰、政策、法律、社会”等内容;通过学习《融合·现代·人本——内高班“文化认同与现代意识”德育课程(下)》,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生命的可贵、青春期男女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邢至晖,韩立芬.特色课程开发的7项核心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8.

[2] 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特色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医的特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学校推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