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初探

2015-11-26袁惠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咨询心理健康院校

袁惠莉,杜 鹃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初探

袁惠莉,杜 鹃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目的 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 对全国部分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根据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及北京市相关评估标准编制的调查问卷。结果 在37所高职院校中,78.4%的学校在2000年后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8%的学校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或必选课,59.5%的学校只在第一学年开设该课程;51.4%的学校在家校沟通方面工作缺失;只有62.2%的学校每天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常年聘请校外专业咨询人员的学校占37.8%;师资结构以专兼职结合为主的学校占70.3%,师生比小于1:3 000的学校占51.4%;咨询场地设施、设备比较完善的学校占45.9%;学生对课程评价满意的学校占67.6%,对咨询工作满意的占62.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身工作满意的学校占56.8%。结论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制度规范及资金投入上加大工作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高职院校

1 调查背景、内容及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根据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1](以下简称《建设标准》)及2007年北京市教工委印发的《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建设和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的内容,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了基本情况、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情况等7个方面,共计66个条目。笔者利用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的机会,向各高职院校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成熟晚(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及健全的时间

(2)86.1%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部门为学生部门。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大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健全,部分学校的考核机制尚待完善。94.6%的高职院校不仅有专门领导负责,而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91.9%的学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规划,且纳入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中;94.6%的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97.3%的学校建立了校、院(系)、学生基层组织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只有70.3%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2.3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况

(1)课程教学情况。①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规范。调查中有8.1%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设为任选课,2.7%的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②选用自编教材的院校居多,课程实现了全专业覆盖。38.7%的学校选用自编教材,29.0%的学校选用国家统编本科教材,19.4%的学校选用国家统编高职教材,12.9%的学校选用省统编教材。调查显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实现了各个专业的全部覆盖。③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开设在第一学年,总体课时数偏少,59.5%的学校只在第一学年开设该课程。9.1%的学校课时达标,51.5%的学校每学期只开设三十余课时,39.4%的学校每学期的课时数为二十余课时及以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开设时间见表2。

表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开设时间情况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次数(见表3)和方式方法情况。①全部学校都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活动次数较少。②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丰富多样,部分学校方式方法单一。建立了网络平台及具有热线服务的学校占到了89.2%,创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及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手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学校占到了75.7%。③社团建设较好,家校沟通尚需强化。97.3%的学校都设有学生心理社团,但只有48.6%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了家庭。

表3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次数情况

(3)咨询服务情况。个别咨询:①咨询工作的制度比较健全,咨询档案管理待完善。大多数学校(91.9%)有健全的咨询工作制度,但对个案记录及档案管理,只有45.9%的学校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②全部开展了学生个案心理咨询工作,但咨询人员和开展咨询的时间差异较大,部分学校的案例研讨、督导工作需加强。在人力资源保障上,常年聘请校外专业咨询人员的学校占到了37.8%。80.0%的学校开展了咨询记录的相关研讨和督导活动。③每天均开展个别咨询的有23所学校(62.2%),每周开展3次的有6所学校(16.2%),每周开展1~2次的有8所学校(21.6%)。97.3%的学校开展了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每学期开展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次数在5次以内的学校占57.6%,每学期开展20次以上的学校只占12.1%。团体咨询组团方式各异,以班级及学生自愿报名为主,占71.4%,8.6%的学校由辅导员为学生报名组团。

(4)危机预防与干预情况。①危机预防、干预的制度比较健全,但危机转介机制需完善。91.9%的学校具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但有29.7%的学校没有与咨询机构、医疗单位间建立心理危机转介机制。②支持性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培训尚需加强。所有学校都对新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了心理档案。89.2%的学校开展了心理危机事件善后工作,88.9%的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骨干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培训。

(5)条件保障。师资队伍组成与建设:①师资队伍以专兼职结合为主,青年教师及女性教师偏多,人员数量欠缺(见表4)。青年教师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83.8%。②师资队伍学历以硕士为主,近半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双证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中,硕士学历的占61.5%,博士学历的占3.8%,本科学历的占34.7%。51.4%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有心理专业学历证书,也有心理咨询师证书。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开展了科研工作,但对他们的相关培训偏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年培训学时少于40学时的学校占到了55.6%,另有8.3%的学校教师没有培训机会。经费投入情况:多数学校设有专项经费,但数额偏小。91.4%的学校提供了专项经费,但每年生均经费少于10元的学校占51.6%。

表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6)场地及设施情况。大部分学校心理测评软件齐备,但场地及硬件设施、设备尚待投入。97.3%的学校配备了心理测量的工具及统计软件。咨询场地配备较为完善(设有等候室、个别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及心理测评室)的学校占45.9%。

2.4 工作成效

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较高的知晓度,学生对教育效果满意度不高,教师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偏低,见表5。

表5 高职院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情况

3 调查分析及思考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现有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加之队伍中年轻人居多,缺乏经验,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理想,师生满意度不高。

(2)课程教学不规范。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没有将其纳入必修、必选课程;课程课时数偏少,且不能有效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个阶段。

(3)部分制度不健全。无论是咨询档案的管理、从业人员的定期考核,还是教育过程中的家校沟通、危机转介机制的建立等,都不健全,反映出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上仍需改进。

(4)投入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购置;对专业人员培训投入的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S].教思政厅[2011]1号.

G526.5

B

1671-1246(2015)14-0128-02

北京市教工委支持课题(BJSZ2014ZC291)

猜你喜欢

咨询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