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研和临床实践促进麻醉生理学教学的探索

2015-11-26武静茹张咏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麻醉学生理学麻醉

秦 霞,宋 英,张 洋,武静茹,张咏梅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以科研和临床实践促进麻醉生理学教学的探索

秦 霞,宋 英,张 洋,武静茹,张咏梅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科研;临床实践;麻醉生理学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医学院校的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其注意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联以及课堂基础理论学习与更深层次科学研究之间的关联,并且获得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思想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与创造力。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生听课兴趣不高,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阻碍了学科的发展,而麻醉生理学的教学现状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选取2010级麻醉学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改革麻醉生理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理念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重任,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医学院校两项相辅相成的工作,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能够使高等医学院校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重任[1-2]。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3],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不仅可以延伸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4]。麻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临床实践教学可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巩固和深化课堂理性知识,训练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2 方法

2.1 将科研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例如在讲动作电位的记录时,将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作为拓展内容讲授,使学生对细胞内记录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讲伤害性感受器可分为机械型伤害性感受器、机械温度型伤害性感受器以及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时,介绍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阈值的测定,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早接触科研,鼓励学生在完成平时学习任务的同时查阅资料,通过了解研究进展、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课题等方式早接触科研,有利于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麻醉学专业开设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危重病医学、急救医学、创伤医学、临床体外循环学等与麻醉专业相关的临床课程,这些临床课程一般是在大三或大四开设。而麻醉生理学是介绍与麻醉专业相关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在麻醉状态下生命活动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的学科,是麻醉学专业临床课程的重要基础。为解决现行麻醉生理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突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我们计划让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学习麻醉生理学的过程中就接触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等与麻醉专业相关的临床课程的部分内容,提早接触临床,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实际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学习,增强麻醉生理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将基础课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麻醉知识,促进基础与临床课程内容相互融合,加强基础知识与麻醉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从基础向临床过渡,为学生学习麻醉学专业后续临床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具体教学措施

我们选取2010级麻醉学专业1班、2班、3班、4班和5班共30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班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对照班。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介绍科研进展及相关的科研方法,让学生接触科研相关的原理和操作,并指导学生在图书馆数据库中查阅相关文献,帮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扎实掌握麻醉生理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让学生早接触科研,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进入临床阶段后,我们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作为学生见习地点,分别在第7周、第9周、第11周、第13周进行麻醉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麻醉对肺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的影响,麻醉与体温,麻醉和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等内容的见习,并在第17周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见习痛觉相关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引导和启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注意在讨论时将范围控制在麻醉专业内,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给予必要指导,在学生思路出现偏离时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寻找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结果

通过师生座谈会及分析期末考试成绩我们了解到,以科研和临床实践促教学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和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将实验班与对照班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估教学效果的依据(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班90~100分的人数比例(优秀率)及80~89分的人数比例(良好率)高于对照班(P<0.05),不及格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班(P<0.05)。以科研和临床实践促教学的方法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麻醉生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将麻醉生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麻醉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对于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也起到了一定的启蒙和指导作用。强化以临床实践和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麻醉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锻炼与提高麻醉学专业师资能力,乃至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耗时长、需要医院主动配合等,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人数分布比较(%)

[1]曾旸.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58-60.

[2]袁修孝.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2-13.

[3]王红晓.如何发挥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先导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6):58-60.

[4]王允飞.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药前沿,2012(4):275.

G420

B

1671-1246(2015)14-0041-0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D320005);“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资助

猜你喜欢

麻醉学生理学麻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