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2015-11-26王允娜景书州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调研问卷

王允娜,景书州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中等职业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王允娜,景书州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目前全国医疗机构、相关企业对中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其需要,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不足,基层中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对中职中医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大,因此我们要改革中医专业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构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1 调研资料

1.1 调研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制定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中提出:到2015年,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力争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4人。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提出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提升中医人员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全国医疗机构、相关企业对中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其需要,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不足,基层中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且中医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4]中强调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没有统一标准,课程设置不规范,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技能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等。为了积极响应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十个衔接”,为了切实落实中医专业的科学发展,特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调研。

1.2 调研对象

学校:全国11所开设中医专业的学校。

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兼顾东、西部选择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14家、社区医院10家、康复机构8家。由学校向教学医院或实习医院发放调查问卷,由院长、中医科主任或医务科科长填写。

学生:在所选学校的基础上,向其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参与调研的学生有1 300名。

1.3 调研方式、方法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文献研究等形式进行。中医专业学校2009届至2013届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中职学校中医专业现行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调查表、中职学校中医专业校内实验实训设备调查表共发放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调查表A(调查对象为中医专业学生)共发放1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6%。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调查表B(调查对象为实习生)共发放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2%。中职学校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调查表C(调查对象为保健、康复机构)共发放8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调查表D(调查对象为医疗机构)共发放29份,回收有效问卷2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

1.4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设计了中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征询表、中医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征询表和中医专业在校学生课程需求调研征询表3类调查表,分别针对医院、企业、学校和学生进行调研。

2 调研结果

2.1 医疗机构

本次调查29家医院,其中3家为三级甲等医院、2家为三级乙等医院,6家为二级甲等医院、8家为二级乙等医院、10家为一级(社区)医院。

2.1.1 中医科室建设情况 29家医院中,有19家医院具有独立的中医科,其余10家医院由针灸科、推拿科或者理疗科开展中医业务。科室床位10张到80张不等,治疗面积最小160平方米,最大1 500平方米。被调查医院中,中医医师均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其中80%为中医执业医师,其余为助理执业医师。2.1.2医院对中医人才的学历要求 调查显示,2009—2013年平均每年需要的中医人才中,本科学历者占78%,专科学历者占22%,对研究生也有一定需求;三级医院只接收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人才,二级医院接收本科及少量专科学历的中医人才,一级医院接收专科以上学历及少量中专学历的中医人才。

2.1.3 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见表1~2)

表1 医院对中医相关知识要求的程度

表2 医院对中医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2.2 学校

本次调研了5所高职院校、6所中职院校,11所学校均开设有中医专业。

2.2.1 现行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见表3) 各学校中医专业教学计划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部分调整,课程及教材内容基本符合专业设置需求。

表3 现行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2.2.2 各学校课程结构比例情况 公共基础课:19.3%~23.4%;专业基础课:24.8%~39.1%;专业技能课:49.2%~61.3%。

2.3 培养模式

本次调研发现,中职中医专业的总学时平均为3 256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之比为1∶1,临床见习平均为1 200学时,临床实习时间平均为40周。

3 分析

3.1 医院对中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对中职学历中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小

从调研的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医院存在中医岗位缺编严重的问题,存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中医专业人才流失现象,这些都说明临床一线对中医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量。但中职学历中医专业人才在各医院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提示中职学校应该为中医专业学生提供升高职的条件,鼓励学生继续求学,以拓宽就业途径。

3.2 乡镇卫生院对中职中医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

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在乡镇卫生院、康复机构等的就业率呈增加趋势,这就要求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中去。因此,中职中医专业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制订新的教学指导方案,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3 社区对中医适宜技术有一定的需求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中医适宜技术在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知晓率,中医适宜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开展刮痧、拔罐、穴位按摩等形式多样的中医适宜服务,使社区居民最终能够形成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意识。

3.4 注重中医实践技能的培养

从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各中职学校已越来越注重中医实践技能的培养。参与调研的学校多选择二级以上医院作为临床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规范、严格的实习训练。大多数学校临床实习能够完全由临床一线医生带教,部分学校选择由临床一线医生和学校教师结合的方式带教。由此可见,各中职学校注重学校学习与临床真实环境的结合。

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内科病房、外科病房、针灸科病房、推拿科病房和儿科病房的实习时间较长,平均为6周;妇产科病房、老年科病房平均实习时间为4周,所有学校都未安排社区实习。

4 结语

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本位,充分利用学校、医院合作共建的教学平台,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全面实施“工学结合、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中医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控制专业课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不低于1∶0.4;构建实验室训练、岗前培训、技能大赛为一体的实训体系;进行综合性课程改革,修订教学大纲,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实现“学科课程打基础、综合课程强能力、隐性课程育素质”的新课程设置模式,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S].国发[2012]57号.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S].国中医药规财发[2011]49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S].国发[2013]40号.

[4]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S].教发[2012]9号.

G526.5

B

1671-1246(2015)14-0093-02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调研问卷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问卷网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