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北京市高职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教学项目的分析研究

2015-11-26卞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课程标准岗位

卞燕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对北京市高职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教学项目的分析研究

卞燕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岗位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为护理教育者制订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374名毕业生在主要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实施的技能。将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课程标准列出的技能项目作为比较基准,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在调查问卷涉及的97个技能项目中,有19项(19.59%)未在课程标准中列出。建议在技能教学项目的选择上增加静脉炎预防及护理,截肢护理,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胎心电子监测,产褥期保健操,引产术护理,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9项技能项目。结论

北京市;护理专业;操作技能

根据卫生部《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中“要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配置”的指导方针,为使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需求,我们全面了解北京临床护理岗位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为护理教育者制订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列出的课程标准作为比较基准,将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科护理、急救护理5门课程标准中明确标注实践操作技能的项目按序号列出。

(2)选择北京市全日制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西医类),即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城市学院2012—2013年的高职毕业生开展调查。在与相关医院护理部取得配合后,由护理部提供名单,共计37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制订 自行制订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个部分:导语、基本信息、技能项目调查、结束语。技能项目依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1]制订,该指南共涉及17类169个技能项目。其中34个基础护理技术和10个专科护理技术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14年)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也是以往护理技能教学的重点,故未列入讨论;18个因涉及专项护理(如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不要求初入岗位人员掌握,故未列入;18个因内容相关联而合并为8个。最终列出12类97个技能项目。从临床护理工作对毕业生的能力需要出发,分为不需要和需要两个选项。本调查问卷由7名临床护理专家论证,认为可以反映研究的目的,其Cronbach’s α为0.981。

1.2.2 问卷调查方法 在医院新护士培训课间,当场发放37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0%,调查结果有较好的代表性。

1.3 资料分析方法

将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列出的技能项目作为比较基准;将问卷调查结果作为临床护理岗位对毕业生的技能需求(简称岗位需求),对两者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明确高职护理操作技能项目的结构。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来自公立医院,涉及三级医院12家、二级医院8家、一级医院2家。调查对象年龄均在(22.0±0.93)岁;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有339人,占94.4%。工作在内科的占25.40%、外科的占25.40%、妇产科的占9.52%、儿科的占7.93%、ICU的占6.35%、门急诊与其他辅助诊疗科室的占25.40%。

2.2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中,有12项<80%的调查对象选择需要,分别是供皮区皮肤护理、植皮区皮肤护理、Swan-Ganz导管监测、容量监测仪监测、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环甲膜穿刺、膈下腹部冲击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会阴切开缝合、脐静脉插管换血疗法护理、脐静脉置管术后护理。

2.3 岗位需要而课程标准未列出的操作技能项目(见表1)

表1 岗位需要而课程标准未列出的操作技能项目

3 讨论

3.1 北京护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014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涉及的北京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有7所,其中公办5所,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民办2所,分别为北京城市学院和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在北京已形成一定规模。

通过对本研究涉及的4所院校教学计划中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比较(见表2)发现,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均是按照传统学科体系组织课程;北京协和医学院按照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组织课程。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本科层次护理教育差别不大,更多只是课时的增减,没有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

表2 4所院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比较

现代职业教育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适应北京医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就业时体现职业教育人才的优势,这些都是护理职业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3.2 课程标准设置的操作技能项目与北京护理岗位的需求有一定区别

在调查问卷涉及的97个技能项目中,有78项在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可见,课程标准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所制订的操作技能项目与岗位需求基本符合。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可围绕标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技能实践训练教学条件,规范实践性教学程序,保障学生具有的技能水平达到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水准。

表1的结果表明,在调查问卷涉及的97个技能项目中,有19项(19.59%)未在课程标准中列出。其中考虑到问卷调查中有12项<80%的调查对象认为临床岗位对毕业生暂不要求,故建议在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增加静脉炎预防及护理,截肢护理,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胎心电子监测,产褥期保健操,引产术护理,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9项技能项目。

在调查研究中之所以存在差异,其原因与被调查医院的医疗水平等级也有一定关系。鉴于本次调查对象多来自北京“三甲”医院(83.2%),这些不一致的技能项目对于医疗条件先进、诊疗护理水平高的三级医院而言,也就是常规的护理技术。而课程标准的制订势必要考虑到全国不同地区的情况,列出的是最低标准。所以选取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内容时还是应全面考虑,针对北京实际,结合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视情况组织教学。例如,胎心电子监测仍要作为必需的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性教学,保证每名学生掌握;而常用监测技术涉及的技能项目,则可根据教学资源,视条件组织理论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就业岗位的需求。

3.3 开发适应北京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内容,需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北京医疗护理水平居全国前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而教材内容的开发与更新往往迟于实际工作。同时,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深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变的最好途径。但目前不仅技能教学项目与临床需求有差距,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的差异也较大。陆一春等[3]研究表明,各项操作差异程度和差异环节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1)护理操作程序差异性大。护理技能教学是在一个模拟临床的场景下组织学生学习,注重护理技能的原则性、基础性和规范性,加之学生接触社会少、沟通技巧不够、语言比较贫乏,课堂与临床的护理操作不可能完全相同。(2)护理教师缺乏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目前,我国专职护理教师一般护理学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和系统,但临床经验不足,对一些临床先进的护理技术及其发展动态缺乏了解,导致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与临床护理脱节。(3)教学环境有限。虽然各院校大力投入资金建立规范的实训场所,但与真正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仍有区别。(4)护理操作考核标准不同。学校与医院各项护理操作考核标准有很大差异,这也是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

因此,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发与工作岗位贴近的课程,就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一,应优化师资队伍,增加临床兼职教师的比例,使护理操作更贴近临床。专职护理教师应定期到临床一线熟悉临床护理工作,了解临床新动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学校专职教师可与临床兼职教师进行合作教学。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情景教学,再现疾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解能力及临床应变能力。第三,增加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北京有众多医疗机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尽可能使学生早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实际,让学生在病房环境中学习,尽可能缩小教学情境和临床实践、社会生活情境的差距。第四,统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护理教育者应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制订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请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学校的护理临床课程教学及学生的护理技能考核等。

4 结语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护理教育者应在执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的同时,根据北京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技能教学内容,设置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一致的技能教学项目,依据需求确立教学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得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对接,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委员会.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EB/OL].http://www.21wecan.com/rcpj/hszyzg/ksdg/617aa3a97d3ea37ed104 9ba85fea34ef.html.

[3]陆一春,曾丽华.护理技能教学与护理临床实践差异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6-8.

G526.5

B

1671-1246(2015)14-0070-03

依据北京临床护理岗位的需要来确定护理专业职业教育技能教学项目,使学校教育与就业实现对接。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课程标准岗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