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临床血液病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2015-11-26常春康宋陆茜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讲授法血液病实验班

常春康,宋陆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PBL教学法在临床血液病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常春康,宋陆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血液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设置为对照班(29名)和实验班(30名),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和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班主观题得分及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等优势。结论 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教学质量。PBL教学法可以是传统讲授法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法,只有合理地应用PBL教学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PBL教学法;临床血液病学;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因其具有多学科知识整合、团队协同等特点逐渐被大家采纳和接受[1]。临床血液病学是一门有自身特点的应用型学科,涉及基础医学内容较多,同时在诊断方面会应用到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在治疗方面会应用到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方面的知识,而当今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储备型或应试型人才,而是创造型人才[2]。因此,如何使医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是临床血液病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我们基于PBL教学法对此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将本次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上海交通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学生59名分别设置为对照班(29人)和实验班(30人),两班学生课程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血液病课程由相同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学结束后,采用同一份试卷同时对两班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

1.2 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完成课堂练习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总复习和考试。

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按照PBL教师备课、PBL教学实施和PBL总结评价3个阶段的操作流程实施教学。我们将葛均波等主编的《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中的第六篇第九章“白血病”作为本次教学的内容。

PBL教师备课:包括确定问题、讨论要点、注意事项及参考要点。提供1例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资料及相关问题,由教师提前两周布置给学生。所设问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引起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机制。第二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治疗方案;常用化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DIC的治疗;化学治疗常见副反应及防治措施;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评价;脑膜白血病的防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指征。

PBL教学实施:第一部分问题是实验班所有学生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将实验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然后讨论总结。第二部分问题每个小组针对性地解决其中一项。具体操作方法:(1)各小组随机抽取一个第二部分中的问题;(2)在教师的辅导下,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并分析整理,制作课件,准备10分钟的课件内容;(3)各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选出一个优秀课件;(4)将优秀课件进行展示;(5)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2 教学效果及评价结果

(1)利用标准化试题库随机组卷,百分制计分,主观题、客观题分别占60%和40%,成绩≥85分为优秀。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班主观题得分及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班(P<0.05);客观题得分两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s,分)

班别实验班对照班P客观题得分47.6±4.1 44.7±4.4>0.05主观题得分33.4±2.8 22.1±3.2<0.05优秀率(%)42.5 28.9<0.05

(2)实验班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n(%),人]

3 讨论

PBL教学法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探索的方向之一[1,3]。PBL教学法在临床血液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显示出了其自身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4-5]。

3.1 PBL教学法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考核结果显示出,在PBL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到了学科的最新动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思考,并通过专题讨论交流以及点评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显著提高了学习成绩。70.0%的实验班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记忆。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筛选每一个信息、讨论并总结,从而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些内容自然而然就印入脑海并保持长时间记忆。同时,在主动收集资料和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在主动学习,心理上有一定的成就感。因此,66.7%的实验班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并在讨论后发现自己已经理解和掌握了本章内容,由此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2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80.0%的实验班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增强团队合作能力,8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PBL教学法是以班为单位,分小组进行的讨论学习,所以小组内的合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重视自己与教师的简单交流而忽视与同学的交流。同组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彼此分工,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时刻都有教师的参与,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通过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能够自由地与教师交换意见,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判断力、选择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3.3 PBL教学法在目前医学本科教育活动中应用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医学本科教育尚处于医学教育的基础阶段,临床专业课程很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去应付各级各类考试,所以没有太多时间去查阅文献资料,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如果广泛采用PBL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习负担、浪费学习时间。如果广泛开展PBL教学,学生会疲于查阅文献,讨论时间和内容得不到保证,最终将影响PBL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但在医学本科教学活动中应用PBL教学法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PBL教学法可以是传统讲授法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法,只有合理应用PBL教学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Chilkoti G,Wadhwa R,Kumar A.Statu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postgraduate anesthesia teaching:A cross-sectional survey [J].Saudi J Anaesth,2015,9(1):64-70.

[2]郑少燕,陈葵,蔡琮,等.注重能力培养 创新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效[J].西部医学,2009,21(7):1248-1250.

[3]张训浩.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474-475.

[4]Tayyeb R.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s an instructional tool for acquisition of content knowledge and promo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medical students[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3(1):42-46.

[5]贺鹏程,张梅,习杰英,等.PBL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308-1309.

G526.5

B

1671-1246(2015)14-0065-02

猜你喜欢

讲授法血液病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行知实验班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