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5-11-20蒋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普通话专业教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机构内部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话经过数十年的推广和普及,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都在不断扩大。然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心态不够端正、读音正确率低、缺乏良好的客观语言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对其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普通话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1、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心态不够端正

学前教育专业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普通话还没有普及,也缺乏教师正确的指导,因此在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大多都是讲本地方言。而到城市上學之后,城市中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普通话知识教育,在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中基本都是用的普通话。面对这种状况,农村学生往往由于自卑、内向、生怕被人嘲笑而不敢说普通话。而城市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已经够标准了,不需要再进行学习了。

1.2读音正确率低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的学习中比较重视读写,而忽视了听说看,从而导致他们的汉语拼音基础较差,普通话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等的发音经常会出现错误。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环境影响,还存在明显的方音。

1.3缺乏良好的客观语言环境

客观语言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的班级人数较多,导致在教学中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也无法面对面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二是,部分学校课程教学时间少,这样就使教师没有时间在课堂练习上纠正学生发音、朗读以及说话时存在的问题,教师指导覆盖面小,效果差,限制了学生的进步。

2、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改善对策分析

2.1加强普通话基础知识教学

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而在普通话基础方面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普通话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广泛搜集最新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并整理容易出现错误的表达字词,结合形近字、多音字以及外来词等,多加练习,并采用示范、图解、带读或是听录音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基础开始,使学生炼成标准纯正的普通话。

2.2提高识字量,培养学生语感

不认识字词也是导致普通话学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集中识字强化训练,加强字词量的积累。除此之外,朗读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为语言学习提供直接、迅速的感悟和浓厚的经验色彩,普通话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早读和晚读,通过朗读,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对普通话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

2.3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除了加强对普通话基础知识的普及以及发音、说话等的讲练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积极与那些来自于农村的,不敢说普通话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其次,教师要通过规定的方式,要求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在上课时间,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要说普通话,将说普通话变成一种习惯,为其创造良好的说普通话的气氛。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胆怯,从容镇静。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具有一定普通话基础的学生,要使其正确的认识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并端正其学习态度。

总的来说,普通话课程开展的目的并仅仅不是普及普通话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目标,针对现阶段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识字量,培养学生预感以及调整学生心理状态等方面来促进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新背景下普通话发展的需要。

蒋蓉,教师,现居江苏常州。

猜你喜欢

普通话专业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