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2015-11-20高生守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祥林嫂中学语文文本

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已是迫在眉睫。如果真正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实现中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学为何就是一定要硬揪才能获取高效,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当是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都是机械性接受的,对那些姹紫嫣红的园圃和美甲胜天的富矿都不是学生去直接感受的,都由我们教师像喂小孩那样,把比较香甜的食物咀嚼得没有了一点滋味,学生根本也就不可能去津津有味地咀嚼。这样的强灌,这样的被迫接受,学生是接受了,可学生接受的仅是知识,而不是方法。学生接受的是对所教文本的感悟,而不是探究其他文本内容的方法。学生所接受的就是听进去的,而不是自己所悟出来的。那我们教师也就拼命地让学生去做练习,再去批阅,再去评讲,所有的都是在学生机械地接受上周而复始着、恶性循环着。对此,必须摒弃这样的理念,阅读教学就是老师去精彩讲授,去机械灌输。所以,在平时力求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让学生首先建立起这样的学习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无论是议论文的阅读,还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其阅读感悟的权利都完全交付于学生。我们应当看到的现实是,学生受其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的限制,自主阅读感悟往往是不可能去一步到位的,但这并不要紧,万事总是开头难。只要我们诚心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感悟,学生也肯定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感悟出点滴后感悟出许许多多的。更为现实的是,学生能够凭借教材文本去感悟,学生也就完全能够去感悟其他的相关甚至就是许许多多的文本。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上多花了时间和精力,那也就等于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创新阅读的主人

阅读是一种凭借语言文字的活动,必须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获取信息,去认识世界,去发展思维进而获得审美体验。针对“减负增效”,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感悟就应当多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创新阅读。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阅读本身就需要去多角度且有创意性的阅读,也是因为高考语文试卷也有如此意义上的指向,更是因为可持续性的学习、终身性的学习要求使然。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阅读,需要引领学生去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中学语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时多运用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则完全可以实现阅读感悟的创新。当学生阅读感悟达到一定的创新水准,学生的创新阅读感悟也达到相关的境界,那阅读感悟当然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所以,阅读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更需要学生的创新阅读,“减负增效”的阅读教学也就必须实现学生的创新阅读。在平时学生的创新阅读中,笔者总是经常性的阅读期待,也总是经常性的让学生去阅读反思,也多让学生去进行批判,达到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更有效的拓展,从某些角度讲,比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创新阅读。譬如教学《祝福》,为了让学生去创新感悟祥林嫂的形象,筆者就让学生去看那祥林嫂的图像,引导学生去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祥林嫂;就让学生看电影《祝福》的片段,建立学生祥林嫂悲剧的印象;就让学生看祥林嫂讨饭时的图片,听狂风巻雷的声音,体会祥林嫂在祝福之夜的感受。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让学生得以真实意义上的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去创新阅读感悟。

三、“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合作探究的主人

一个人的智慧水平总是有限的,一个人阅读感悟也不可能就是相当完美的,学生的阅读感悟有时也会像航行与大海的船只,不知不觉地会撞上暗礁而不能前行。减学生阅读感悟的负,增学生阅读感悟的效,还不能就凭着学生个人的智慧,还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笔者在此所提及的集体,不仅仅就是学生和学生,还包括学生以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有生力量。首先是建立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去知晓个人只是沧海一粟,要使得自己阅读感悟的顺水推舟,必须有别人思维的碰撞,只有自己与学伴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相互荡起思维的涟漪,才能够去达到理想的知识彼岸。其次,是真正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实践,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生成出意料不到的资源,这资源就是学生创新感悟所不可多得的。再其次,就是让学生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源,让现代技术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助手,辅助学生去阅读感悟。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中,作为教师也不完全是作壁上观者,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去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达到工具性、审美性和思想性和谐结合的效果。

高生守,教师,现居甘肃武威。

猜你喜欢

祥林嫂中学语文文本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