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促学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2015-11-20官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名句元认知建构主义

我深感“以写促学”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实施“以写促学”的理论基础和条件

(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可见,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以写促学”正是反映学生对阅读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体验的表现。

(二)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学习时,学习者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以写促学”正是体现了把学习教给学生自己把握的元认知理论。

(三)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始要求自立,尝试独立思考,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视野日益开阔,思维体系日益完善,善于接纳新的事物。同时,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学习的目的性、独立性逐步增强,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改善;他们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之外,能够较为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以写促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明确“写”的要求和目的

新课标对中学诗词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鉴赏评价”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运用“以写促学”,并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漫无目的地“写”,而是要经过思考,从诗词的艺术表达、思想内涵、作者观点等角度去“写”,或赏析,或评价,或感悟,或创作,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思考丰富个体的情感世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采用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的开展“写”的训练

1、圈点批注。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理解、思考、感悟的点滴,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在学习古诗词的初级阶段,我带领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践行“写”,即在初步感知诗词时,通过查找资料,注上诗人的代表作品、诗歌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圈出不认识的、难懂的或是重要的、精彩的、感受最深的字词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诗词的大意等。

2、诗词赏析。诗词的赏析是 “以写促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要花大量时间和功夫去训练的。教師要先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必备常识,比如古代诗词常见题材的分类、常见的表现手法、常见意象的含义、常见的思想情感、常见的诗词风格等,让学生心中久远而陌生的诗词变得熟悉生动起来。同时,教师要做示范,教给学生写赏析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写”的恐惧心理,鉴赏诗词可以参照下面五个步骤:诗词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描绘的意境—表现的手法—表达的感情。

3、名句扩写、仿写。在诗词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论是否拥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古文基础,对于诗词名句发自内心的喜爱几乎是所有学生共同特征。教师充分利用“名句”效应提升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所谓名句扩写、仿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充分领悟原诗词思想意境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最喜爱的名句框架中,学习运用古诗词的格律押韵等艺术形式对原句进行扩写、仿写,用于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审美情怀的古诗词模仿写作训练方法。诗词扩写、仿写不仅局限于教材,也鼓励学生对教材以外自己喜爱的诗词名句进行扩写,从诗经、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散曲,中华诗词歌赋的千古华章任由驰骋。

官娜,教师,现居广东花都。

猜你喜欢

名句元认知建构主义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