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课堂的有效评价

2015-11-20孙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外貌品味成果

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语文课堂出现“少、慢、差、费”的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无效的评价。长期以来,虽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新课改的前沿做了不少努力,但是语文考试的分数仍然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用什么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呢?在教学过程我做了不少尝试,有失败,也有成功。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语文教学感悟。

一、教师点评和示范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效教学的定义指导着我们平日的教学工作。我比较认同Gartledge(2001)和kozloff(2002)的概念,有效教学是这样一种教学:使学生能够示范,维持并将学习成果概括普及运用,而且使学生掌握上述能力的速度快于那些通过自己努力或是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的最终成果是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学生必须既学习内容又学习如何独立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

(一)熟练,有效教学的成果之一,是对准确性和时间的测量标准。

(二)有效教学的第二个重要的成果是学生能够应用他们所学的技能或知识。

(三)维持技能、概括化应用技能和独立学习的技能。

因为课堂时间太少而无法教给学生所有知识,他们需要重新学习的时间。有效教学提供充足的复习以及高水平的应用以使学生维持他们所学的知识。学生需要能够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作业并且他们需要能够继续依靠自己学习新知识。有效教学的成果是掌握知识的根本所在。

实现这些成果的关键在于有效教学原则。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提供准确的范例。提供许多回答的机会,对于正确的回答立即予以反馈。对于错误的回答不但要指出来,而且要提供正确的范例。让学生模仿范例是非常有效的,并且能够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二、语文学科特别需要教师的点评和示范

1、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无价值的点评,形式化的激励语言充斥语文课堂,是现代语文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许多语文老师在点评学生的回答时,总是特别泛泛,不具体。教师往往不屑于细致耐心的指导学生或是简单说一些“很好”、“你的想法这有个性”等形式化的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很茫然,总是不知自己是对还是错,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仍然具有传统的教学思想——师本位意识在作怪,觉得学生的回答不过是课堂的点缀,回答的对与错都没关系,不影响她下一个环节,所以这时她的点评就会特别的急促和简单。实质上这里只有评价而无点拨,并且评价也是毫无意义的。二是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是很透彻。学生的回答让她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点拨,只能简单草率的评价。我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深有感触。那名教师讲的是《苏州园林》,在整体感知的环节,她设置了学生以组的形式朗读课文的3-6自然段。第一组朗读后,这名教师评价是这组这勇敢。第二组朗读后,评价结果是声音洪亮,第三组朗读后,教师评价是有抑扬顿挫。这里的评价就是毫无意义的评价。因为学生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个环节失去了的价值。学生还是不知道怎样去朗读这四个自然段。教师在朗读后可从语速、语调、语气、节奏、轻重音的处理等方面做以明确的指导。还有一次听作文课,教师讲的是《外貌描写》,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没有抓住人物外貌上的特点,不能通过外貌描写去体现人物的性格。学生和教师都有所评价,指出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毛病,但是教师没有提供示范。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信息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他们这样写是错误的,让他们只是知道以后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抓住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2、语文课堂更需要点评和示范

语文应该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感悟,事实上品味感悟是以阅读教学为主,也因个人的阅历、习性、世界观等有差异。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后所产生的对语言的品味,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往往千差万别,只有靠教师的到位的点评和示范,才能让学生明白谁的答案更好、更准确。也只有教师到位的点评,才能解决学生在品味感悟语言過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存在的困惑。教师的点评和示范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学习思路受阻时,教师对其点评,进行细致地分析、补充、完善。教师的点评让他明白:不足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足?该怎样修正呢?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全体学生也是有益的。教师的点评和示范能为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在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后,为学生指明呈现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所以教师的点评和示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标志性的亮点。

孙军,教师,现居江苏泗洪。

猜你喜欢

外貌品味成果
工大成果
品味桂峰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品味四季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