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5-11-20师卫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呢?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我们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设置巧妙疑问,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离不开问题,实际上问题是探究的起源和动力,可以说求知欲是从抛出的有效问题开始的,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作为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也要注意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否紧扣文本而有效展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否能夠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否能够启迪学生进入积极地思考。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我们不仅仅引领学生体会那种深沉的父爱,更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引领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同学们,在你的生命路程当中,你们找到你成长的节点吗?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审视自身的成长,加深了对课文的思考力度。

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除了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之外,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能极大地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同学们获取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王安石的介绍后,将问题展示在屏幕上:智慧如王安石,他是怎样看待天才和学习的关系的呢?字幕隐后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强烈的探索问话,深深地诱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种情境问题的设置,是单靠口头语言无法达到那种效果的。

三、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1、学生扮演角色,创设表演情境。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创设表演情境,课堂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体会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理解文本,熟悉知识,增强体验,丰富情感,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实效性。表演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更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2、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创设游戏情景,重在激趣。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把语文知识“蕴藏”在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

四、锤炼课堂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贴切的比喻能换启发学生联想、想象,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启发学生深究底里,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强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这都体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一些语文教师说话平白如话,情感没有波澜,更无法谈得上抑扬顿挫,出口成章,这样的语文课堂,即使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来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一种美的感官享受,通过跌宕起伏的语言来形成有效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自发、自主地走进教材,使课堂更加充满灵性。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不仅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师卫国,教师,现居河北内丘。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