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开展综合阅读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5-11-20曹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读后感内化笔者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积累薄弱是普遍问题,这样的现状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而且对作文创造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制约。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特点、学习基础、兴趣爱好,通过扎实有效的综合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积累,提高表达与创作水平等等。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叙述。

一、指导拟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接触各类优秀读物

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辨别能力低,因此绝不能采取开卷不加甄别的方式,运用筛选推荐的途径较为恰当。教师要认真把关,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圈,主动拒绝庸俗的读物。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拟定阅读计划,按照每学期20万字的规模制定出一学期的阅读计划,然后圈定本学期所要阅读的作品名称,使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指向性,避免临时抓差质量低下。在确定了阅读内容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对阅读进度列出时间表,每个月乃至每一周阅读多少书籍、阅读哪些书籍,都能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辟专门的时间用于阅读活动,将学生的阅读与整个语文学习有效融为一體,保证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好作品。

二、传授科学阅读方法,让学生有效汲取文学精华

阅读是一项技术活,好的方法技巧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同时增强了阅读能力。小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相对缺乏,教师要注重科学阅读方法的传授,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区分不同阅读方法,从研读、详读、略读到浏览,分析每一种阅读方法运用于什么的状态、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文章等等,并且教给学生重点阅读法、框架阅读法、首尾阅读法、目录阅读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抓住作品中心主题,分析出特色,这也是阅读的一项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下,可以掌握较为科学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活动中能够更快更好更加有效。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成效,而且显著增强了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更加投入。

三、组织阅读积累活动,让学生文学底蕴得以增强

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内化吸收,还要能够从说出来,这就要求肚里有货,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否则就会形成无米之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组织开展了阅读积累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动眼动脑、动口动手,既要认真地看、深情地读,同时也要进行不断的持续积累,让学生文学底蕴得到增强。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动手,将其中优美的语句摘录下来,将其中一些好的方法总结下来,对文章或是作品如何表现主题的,如何描写细节的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写作经验,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积累成效的重要方面。笔者还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阅读了一篇文章、一部作品之后,回顾自己有了哪些收获,这些收获对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等等。小溪汇成大海,有了日常的积累,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之后,学生对阅读活动中所积累的各种语句词汇、手法布局等,就能够达到积少成多、熟能生巧的效果,加上自己的用心感悟,学习理解和分析感悟以及自主创作能力都会得到显著增强。

四、开展阅读成果展示,让学生具有表现平台载体

开展阅读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还要内化于心、外作于行,将阅读活动的成果收获展示出来,这既是自我总结梳理提炼的过程,也是相互交流、借鉴吸收的过程。首先,笔者定期组织读书汇报会,要求学生走上讲台向其他同学推荐一本优秀刊物,并叙述推荐的理由。如这一部作品内容如何丰富、写作手法是如何巧妙、表现主题是如何感人等等。学生在推荐一部作品的同时,也是在总结这部作品的特色,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其次,笔者还组织读后感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从对作品的分析感悟到写作手法的揣摩,再到自己的消化吸收,每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理解与创作能力的一次提升。另外,笔者还结合阅读活动确定专题,开展即兴演讲活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大家阅读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自由发挥。这样的活动需要借助于学生丰富的底蕴和日常的积累,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阅读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地读、有效地读,更要搭建平台鼓励他们说出阅读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良师益友。

曹萍,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猜你喜欢

读后感内化笔者
老师,别走……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