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辐射式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2015-11-20孙建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三亚落日课外阅读

目前农村小学很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非常少,他们的阅读仅仅局限于课本,他们的阅读能力非常差,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也非常差。三年级学生又是习作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很多的词语积累,连词成句,写成文章,这样就需要广泛的阅读,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但是广泛的阅读目的性不够强,信息量大,针对性却比较差,很多选择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辐射式阅读”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解决了很多课外阅读的弊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及思考

现在的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属于“挤牙膏”的状态,老师挤一点,他们就读一点,很多老师都是属于“灌输式”教学,所以学生根本不会去主动去想着怎么去读书。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所限制,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对他们的监督少之又少,所以他们的课外阅读书少得可怜,他们不可能自己去买书,更不会自己主动去读书,针对这种情况,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让他们从课堂上的读书“辐射”到课外读书呢?让他们感觉课外读书必不可少,根据这种情况,我思考了很久,下面是我的几点浅谈:

二、看同一作者写过的书

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上面的文章非常具有示范性,文字优美,结构紧凑,作者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喜欢上这个作者写过的文章,从而引导他们去“辐射”开去,去阅读这个作者写过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读过这个作者写过的哪些文章,谁读的最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让他们来一个小型的“阅读沙龙”,以这个作者所写过的所有文章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啊,想法啊,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在阅读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看同一类题材的书

我们现在是三年级的学生,教科书上安排的写景类文章非常多,每一个单元都很多,如《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们学了这个单元之后,就可以从这个单元“辐射”开去,引导学生去阅读同类题材的文章,归结出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一个小小的演讲比赛,说说自己读过这类文章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对比赛非常突出的学生,奖励诸如此类的课外阅读书,促进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这种比赛中,体会到阅读的好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四、看同一作品相关的书

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选节,很多都是从名著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小节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是从四大名著《西游记》选节而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可以“辐射”开去,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戏》,在课堂中我对《西游记》会简介,会对《西游戏》的作者进行简单介绍。这名著改编成的动画片很多同学都看过,讲起其中的故事也是娓娓道来,我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班级中举行一个“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讲自己看到的故事,带动很多同学去阅读这部名著。通过这个故事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来读这部名著,真是好处多多。

五、看同一写法的书

三年级学生是写作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学生的阅读也是为了以后的写作服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总——分——总”结构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同一写法的书,让自己把“总——分——总”的结构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比如《三亚落日》一文,先总写三亚落日的景象美妙绝伦,接着以时间为序浓墨重彩地描写三亚落日的美景,结尾部分又对三亚落日的美景进行赞叹,这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总结课文写法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课文,学生脱口而出《庐山的云雾》,师生齐背,再次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本册中运用同种写法的课文,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作家季羡林写的《夹竹桃》一文也运用了总分总这一结构。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迁移性写作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课标对于1-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一句话始终未变,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孙建明,教师,现居江苏东海。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亚落日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海南三亚之旅
大漠落日
『贵州小三亚』——罗甸
落日
三亚的海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多喝水
三亚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