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2015-10-25娄春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螺杆菌

娄春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娄春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 对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作一报道。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参考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各为4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与参考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反酸、上腹痛、烧心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同时患者耐受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埃索美拉唑;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消化性胃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着显著的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胃溃疡的发生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中多主张消除幽门螺杆菌而实现疾病的康复[1]及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与两联的抗生素联合治疗。为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的效果,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治疗的8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作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1.36±5.22)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并明确为胃溃疡,患者均接受碳14呼吸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排除胃部恶性肿瘤、胃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埃索美拉唑(生产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0 mg,每日2次,空腹服用;阿莫西林(生产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0932)100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生产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141)50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第一疗程为7 d,治疗1个疗程后,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Bid,早、晚服用,共治疗4周。参考组:奥美拉唑(生产公司: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93)20 mg,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剂量及使用方法与观察组相同,共接受4周治疗。

1.3疗效判定。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溃疡病灶转为瘢痕或者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溃疡病灶面积至少缩小50%;无效:自觉临床症状未出现变化,溃疡病灶与治疗前比较缩小在50%以下[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38/40),参考组HP根除率为72.5%(29/4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分析[n(%)]

2.2观察组患者反酸、上腹痛、烧心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缓解率为100%,参考组患者上述症状得到有效缓解30例,缓解率为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呕吐恶心、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恶心、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溃疡为临床常见病症,临床发现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胃蛋白酶、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神经精神、生活等有着直接关系,其中幽门螺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等通过产生脂多糖、尿素酶、细胞毒素、空泡毒素等相关蛋白物质,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进而对胃黏膜产生破坏,因此在治疗中多主张根除幽门螺杆菌进而对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形成保护,同时降低胃内酸度,促进胃溃疡的愈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作为新型的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被良好吸收,代谢率较低,血浆浓度较高且长久,生物利用度与奥美拉唑比较明显较高,而在对肝脏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药物亦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无需对剂量进行调整,因此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亦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埃索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治疗中使用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1]植绍权,马颖蓝.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在中青年与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7):917-919.

[2]罗波.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4(3):1057-1058.

R573.1

B

1671-8194(2015)23-0094-01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比较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分析
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 开放17年后将关闭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托比阿斯·敏德尼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