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2015-10-25金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

金秀娟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1)

中药饮片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金秀娟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1)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8例使用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8病例中皮肤黏膜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高,占比28.23%;其次分别是肝胆系统症状与胃肠系统症状,其发生率分别为11.69%与10.48%;而呼吸系统症状与内分泌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则比较低,分别占比3.23%与4.84%。结论 应该高度重视中药饮片临床不良反应,并在其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用药,进而降低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科学用药

中药饮片是根据祖国中医理论,运用中药炮制方法,将中药材加工炮制成能够直接用于临床的一种中药[1]。中药饮片由于取材比较简便,民间基础较好,临床疗效比较佳,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及喜爱。中药饮片在临床上发挥独特疗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不良反应,对临床用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48例使用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48例使用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105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为(61.2±2.4)岁。

2 结 果

本组248例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患者中出现皮肤黏膜系统症状为70例,占比28.23%;出现胃肠系统症状为26例,占比10.48%;出现肝胆系统症状为29例,占比11.69%;而呼吸系统症状与内分泌系统症状则发生率很低,分别占比3.23%与4.84%,见表1。

表1 248例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相应临床表现

3 讨 论

中药饮片在国内中药产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国中医临床应用中实施辨证施治的重要的传统武器。中药饮片的炮制原理及方法可以说比较独特,融入了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的精髓。近年来,随着中药炮制理论的成熟及发展,中药饮片已经成为了我国中医临床上治病救人、预防保健的极其重要的中药手段。但是,中药饮片的相关技术标准目前不够明确,产品质量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同时临床用药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临床不良反应比较频繁的发生[2]。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药饮片产生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①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其产地与炮制方法也比较多,进而使得中药材本身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同一种中药,由于产地不相同,其功效也会出现南辕北辙,如果不慎误用则引发不良后果。如山豆根这种中药材,具有北豆根与广豆根之分,其产地如果不同则产生的功效也不尽相同。北豆根主要是在北方地区种植,其毒性比较小,具有清热及解毒功能,可用于咽喉肿痛等疾病治疗;而广豆根则在我国南北地区种植,其毒性则比较大,容易导致人体发生呕吐甚至中毒。此外,同一种中药如果运用不相同的方法进行炮制,则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比如,我们遇见过1例45岁的男性患者由于服用了没有经过烘焙之生蜈蚣而出现了过敏不良反应,但是药后则改为使用经烘焙过的蜈蚣则其过敏不良反应没有再出现。②不同的病患存在个体性差异,不同的病患使用同一种中药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我们发现,每个个体对中药之耐受性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老人、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则要慎重使用中药。假如中药里面存在过敏性的物质则就会比较容易诱发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如我们遇见过1例年龄为1岁零2个月的男婴,由于其母亲服用了中药白附,而此时男婴由于是经母乳喂养,使得男婴产生广泛性出血不良反应。③中药成分比较复杂,一些中药其实本身则存在两面性。中药成分越复杂,则临床效果则也是多样化;有的中药里面的同一种成分就存在两面性,而有的同种中药里面不同的成分则也存在两面性[3]。如某些中药饮片中可能存在黏多糖这种成分,但是这种成分具有滋润生津的功效,也具有滑肠便溏的功效。又如,河子中既存在可以涩肠固便追鞣酸,又存在滑肠通便之蒽醌,为此它对于大便正常的患者而言不存在不适的反应,不过对于大便稀溏的患者而言如果服用了则会加重腹泻[4]。④在服药期间没有注意饮食禁忌,或者中西药相互混合使用致使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中药饮片期间如果吃了一些刺激性与不易消化等性质的食物则比较容易让药物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5]。为此,患者一定要按照医嘱谨慎用药[6]。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药饮片临床不良反应,并在其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用药,进而降低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升中药饮品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1]杨立平.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1): 446-447.

[2]李建芝.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分析[J].中医中药,2012,30(23):462-463.

[3]梁志齐,毛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42-43.

[4]郭朝民,商培培.206例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307-308.

[5]顾健民,诸葛爱武.84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5):246.

[6]刘凯南,索娟,陈军,等.2004-2008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8):74.

R969.3;R28

B

1671-8194(2015)20-0222-01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炮制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酒黄芩微波炮制工艺的优化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