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2015-10-21陈建东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常态化听说能力英语学习

陈建东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创设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要做到:听说训练的常态化与多元化;训练方式及选材的多元化;策略与技巧的多元化;效果检测的多元化。

【关键词】听说能力 英语学习 常态化 多元化 策略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12-02

眾所周知,学习环境与氛围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想象,假如学生能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将会很理想。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无法做到各类学科的全程全英语教学。英语老师可以做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即在课内外给学生创设适宜的英语语言情境,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以英语为唯一语言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大量的语言习得积累,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能力。这也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一 坚持听说训练的常态化与多元化

第一,坚持课堂教学的英语化。这包括教师授课过程的全英语化和学生回答与发言的全英语化。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与教学内容始终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初一开始阶段,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最基本的一些课堂用语,可适当用汉语解释,毕竟学生的接受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同时要求学生用所学英语来回答问题。之后,再逐渐增加课堂用语的量,减少汉语解释的次数,直至取消汉语解释。对初中学生来说,这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而这个适应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和重要形式,更是他们继续学好英语的必备基础。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及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活动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生动的表情、动作、体态语言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被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所吸引,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能更快地适应并浸入其中。学习过程自然成为他们积极主动发现知识、理解并运用知识的过程,这对他们智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益处。

第二,坚持实现听力训练的常态化与多元化。而在听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说、读与写。我们知道,这“四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要求学生:(1)在课内完成必要的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听力训练。(2)在早读时常听单元词汇、课文录音,并要求适时跟读;每篇对话与短文都要求学生做到能听会读,能说会写。(3)每周至少1次定期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与测试,而适时点评、纠错至关重要。(4)听、读与写的训练要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学时间里多听、多写、多跟读。在完成适量的听力训练后,部分听力材料要求学生逐词逐句边听边写,这是一种重要的提高听与写水平的有效方法。

第三,坚持实现说的常态化与多元化。除了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必要的口语问答外,在训练学生说方面同样要有多元的安排,如(1)针对课文内容的对话操练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学生全员参与。(2)从初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对话内容进行适当改编后在课堂中对话、表演等。(3)安排课后口语作业,如词汇及课文的朗读与背诵,还可以要求边读边用手机等进行录音,自学其他口语训练材料如《英语900句》等。(4)在初一下学期就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2分钟的英语值日报告或主题演讲,其主题可自选亦可教师指定。

二 坚持训练方式及选材的多元化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安排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如听录音后复述、填词、选择、判断或听短文后概述等。

第二,在课外还可利用更多的训练渠道,比如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听说兴趣小组、参加听力竞赛、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经典影视、开展英语短剧竞赛和影视作品配音等活动。

第三,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了学情后提出针对性的听说训练方案,以多元的训练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个性化的训练。

三 坚持策略与技巧的多元化

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与方式使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学习策略与技巧(即实现“授人以渔”)。

第一,听力策略是全局性的,主要分泛听与精听;而听力技巧则是细节性的,如抓关键词、猜测词义、速记等。可以说,听力策略与技巧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要让学生学会用策略指导技巧,用技巧来服务与实现策略。比如针对判断或理解文章大意的题型,我们要指导学生做好听前预测,并通过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合理的猜测、联想和判断等来把握整体意思并具体作答。

在训练精听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听懂文章的意思,完成相关的题目,还要完成听后填词、写句子、复述等。让学生做到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要求学生多遍反复地听。

当然,训练时要坚持循序渐进,适量、常听及精、泛听相结合等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第二,在口语训练时,也有多元的策略可以选择。比如(1)交际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2)分层教学策略:由浅入深地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想说、说好。(3)情感激励策略:多用鼓励与赞赏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信心等。

而在具体的口语训练方法上,可以采用:(1)朗读背诵法,这是最简单最传统的方法,当然也很有效。(2)复述法,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纲要性复述、表演性复述(对话表演式)和创造性复述(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改变体裁、人称、时态、语态来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等。

第三,范例模拟法。让学生按照范例进行创造性的模拟,可以模拟句子、对话或短文。让他们对范例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修改,实现自我表达的目的。

第四,主题训练法。如free talk、对话表演、主题演讲、值日报告等。

四 坚持效果检测的多元化

为了了解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状况,除了注意课堂观察外,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手段进行阶段性检测。比如组织班级的小组表演赛、年段听说竞赛、定期听说考试(一般在期中考、期末考前两周进行)等。这样,通过对学生听说能力发展的精确了解,教师就可以适时调整听说训练的策略与具体安排,以便进行下一阶段进一步的训练。

总之,如前所述,这四个坚持都是为了更好地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争取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晓.加拿大浸入式教学法的形成及影响[J].中国市场,2008(35)

[2]茅爱谦.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8(16)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常态化听说能力英语学习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