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015-10-21彭玉莲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

彭玉莲

【摘 要】本文对2008~2013年广东省17家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并从独立学院这一微观视角探析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践表明: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且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生源地多样性、创办时间长短和学校所在城市对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广东省独立学院 教育资源 配置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06-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资源配置情况,但目前这些文献都是以公办院校作为分析对象。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严重缺乏针对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研究。在独立学院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广东省凭借经济大省的独特优势,其独立学院的数量与规模都居于全国前列。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17所獨立学院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相关数据资料,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SFA)和Tobit模型对其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可以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独立学院优化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一 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测算

1.样本数据与变量定义

目前广东省有17家独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本文以上述17家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文中使用的所有研究数据均系作者通过对各独立学院的年鉴、官方网站手动搜索整理获得。同时,本文参照现有研究并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学校面积(lnx1)和教职工人数(lnx2)作为教育投入、在校学生人数(lny)作为产出变量。

2.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模型

本文利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配置效率的测度模型如下所示:

(1)

上述实证模型(1)中lny为教育产出;lnx1和lnx2教育资源投入;α为常数项;v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μ为非负的技术非效率项,且服从|N(0, )|分布。根据已知的v和μ的分布形式,运用极大似然法,确定计算模型(1)中的待定参数与各独立学院的非效率项μi。根据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的配置效率计算公式TE=exp(-μ)测度各独立学院的具体配置效率值。

3.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运用专业软件STATA13.0估计前沿生成函数模型(1)的参数值及各独立学院的技术非效率项。估计结果表明,独立学院的办学面积变量lnx1的系数为0.1732,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教职工人数变量lnx2的系数为0.5262,同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高度显著。由此说明,广东省独立学院的办学面积和教职工人数均与教育产出在校学生人数(lny)显著正相关,也即办学面积越大,教职工人数越多,独立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也就越多。

将模型(1)估算得到各独立学院的技术非效率项μ代入配置效率计算公式CE=exp(-μ),最终计算得到配置效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1)研究期间,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且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整体平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从2008年的0.6501提高至2013年的0.8565,提升幅度达到30%。由此可见,近年来在全国及广东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广东省独立学院在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喜人成绩。(2)虽然近年来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逐年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截至2013年,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为0.8565,这与理想效率值1相比还具有近0.15的提升潜力。因此,广东省独立学院应继续在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性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和努力。(3)从具体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来看,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的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0.8950、0.8945和0.8831,分列效率最高的前三名,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0.3775、0.6302和0.6819,分列后三名。由此可见,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独立学院间的分布情况具有较大差异性,增强各校间的经验交流有助于缩小配置效率的校际差异。

二 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构建如式(2)所示的Tobit回归模型检验院系设置个数、学生生源地个数、学校成立的时间、母体学校是否211高校及独立学院校址所在的城市等五个因素与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联性。

(2)

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院系个数的估计系数为-0.0034,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故而大而全的办学理念存在商榷之处,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强势学院是提升办学绩效的关键途径。(2)学生生源地个数的系数估计为0.0043,且通过统计检验,说明积极开拓生源区域分布的多样性对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3)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的系数为0.0305,且高度显著,表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越长,其资源配置效率越高。(4)母体学校是否为211,高校的估计系数为0.1454,显著度偏低,这说明母体学校作为211计划高校或许能在教育资源有效性方面为独立学院提供或者输送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但目前这一因素并未实际主导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5)独立学院所在城市的系数估计为0.0591,并且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将办学地点定在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区位优势在广东省独立学院的办学中也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三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随机边界分析生产函数模型对2008~2013年广东省17家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并从学校这一微观角度实证分析了院系个数、生源地个数、学校成立时间、母体学校是否211高校及学校所在城市等因素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良好趋势,整体平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由0.6501提高0.8565,提升幅度达到30%;其次,虽然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得到改善,但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生源地个数、创立时间和学校所在城市对广东省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生源地趋向于多样化、创立时间较长和位于省会城市广州的独立学院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永发.高校人才培养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5)

[2]李秀娟.高等学校内部资源配置与使用的效率与公平[J].高教探索,2004(1)

[3]潘璐、何蛟、傅强.教学评估与高校效率研究——以重庆某高校为例[J].科研管理,2010(S1)

[4]姜彤彤.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高校效率评价及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5]彭安臣.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少数民族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汇聚与分享策略
现资源 拓资源 用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美国高校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及使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建立和完善机制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应用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普及高质量学习内容
教育均衡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