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5-10-21蒋国梅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影响评价不良情绪综合护理

蒋国梅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我院ICU病房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比较,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两组均为50例。结果: SAS与SDS评分结果来看,两组干预后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从水面质量、睡眠时间等指标比较来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可看出观察组总体效果更佳。结论: 对ICU清醒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存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应当予以推广。

关键词: ICU;不良情绪;睡眠治疗;综合护理;影响评价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随着医疗技术及护理专业的发展, ICU设置越来越健全,在整体治疗护理工作中所占地位也越来越重要[1]。将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技术充分集中于ICU,可是为重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以及护理管理。近年来,多种先进治疗仪器及检测仪器的运用使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但是由于其环境特殊性、患者自身病情严重性,在治疗的同时会对患者带来治疗阻碍,因此采取更加合理的护理方式以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率十分重要[2]。本文围绕综合护理干预下ICU清醒病人不良情绪缓解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讨论。资料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ICU清醒患者全部选自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全部纳入本次的观察范围。按照50例一组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262.3)岁,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111.9)岁,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基本无差异,本次比较可行。

1.2 护理方法

(一)情绪护理。病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患者自身病情的严重性,通常会引起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不利于患者进行治疗。及时排除患者不良情绪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的语言积极引导患者倾述自身真实感受,并向其灌输正能量,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帮助其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尽量满足患者一切要求,并以简洁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让患者有温暖的感觉可以更加安心的接受治疗[3]。

(二)音乐疗法。使用该护理干预措施前应当先评估患者情况并征求患者同意。根据患者喜好选择音乐,患者放松身体欣赏音乐,每日两次,每次时间应当在15min以上,以半小时为宜。

(三)信息告知护理。患者大多对疾病存在误解,易导致其产生恐慌,护理人员应当选择合适时机,以简洁语言向患者介绍其病情、治疗方式、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初步、正确的认识,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四)社会支持护理。调查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建立并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适当放宽患者探视时间,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让其知晓家属支持的重要性,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以期取得患者的信任[4]。

(五)睡眠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利于休息的环境,定时清扫、消毒病房,保证其安静整洁;相关检查治疗尽量安排在日间,保证患者夜间充足睡眠,以便更好的恢复;睡前可给与患者恰当按摩,帮助其更好的进入睡眠;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给予药物辅助睡眠。

(六)其他。加强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由于部分患者使用呼吸机难以言语,护理人员要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便及时知晓患者的需求;定时帮助患者翻身、肢体按摩等,保证其舒适体位降低患者应不顺应等问题产生烦躁心情。

1.3 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状况进行评价;睡眠质量自测表(SMH)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后根据P值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表示具有,反之则无。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变化情况

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况进行比较,SAS与SDS两组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分别进行干预后,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情绪情况好转,与对照组比较优势突出,P<0.01。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变化表(n=50,例)

2.2 患者睡眠情况比较表

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很好改善,但对比两组间情况可以看出,对照组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下表2所示。

表 2 患者睡眠情况比较表(n=50,例)

3 讨论

ICU患者表现出不良情绪十分常见,对接受干预前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价,从SAS与SDS评分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评分均高于正常值,可见患者出现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国内学者研究明确指出[6],ICU大部分清醒患者都有惊恐、焦虑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表现。该不良情绪是一种多维度、较复杂的心理過程,与患者睡眠状况、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联系较为密切。其中社会支持即通过生活相关事件直接表现出社会功能,减轻压力,对帮助患者维持健康情绪与生理状况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综合护理干预中,从情绪护理、信息告知护理、音乐疗法、社会支持护理、睡眠护理以及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清醒病人进行全方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从与对照组效果比较来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SAS与SDS评分显著下降(P<0.01),患者不良情绪得到较好控制,更利于治疗的进行;此外,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明显,与对照组SMH评分比较,P<0.01。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ICU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有很好帮助,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林.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52-354.

[2] 周红.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13-14.

[3] 宋莎莎,崔焱,沈巧芬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76-1777.

[4] 杨亚娟,张鹭鹭.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眠症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3-25,41.

[5] 周红.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23-24.

[6] 王彬,唐晟.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865-3867.

猜你喜欢

影响评价不良情绪综合护理
残膜污染防治与可降解地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营改增”对国企税收的影响评价
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影响评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