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

2015-10-21潘敏源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症

潘敏源

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急救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3)与观察组(33),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灌流方法应用到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提升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急救效果;血液灌流;有机磷中毒;重症

重症有机磷中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急诊科疾病,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一系列的损害而产生的毒副反应就被称之为有机磷中毒,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胆碱能危象或兴奋、中间综合征等,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3)与观察组(33),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有13例为女性患者,20例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9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8410.53)岁,患者从中毒到就诊的时间分布在1小时到47小时之间,平均中毒到就诊时间为(9.072.61)小时;观察组的33例患者中有15例为女性患者,18例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8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0310.68)岁,患者从中毒到就诊的时间分布在1.2小时到46小时之间,平均中毒到就诊时间为(9.102.75)小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治疗,其常规急救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的中毒类型进行有效明确,其次采用温水对患者进行洗胃,以便于将胃中残留毒物进行有效清除,最后依据患者的不同中毒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解毒,通常情况下,将氯磷定、长托宁联合使用是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常规急救方法[2]。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血液灌流的具体治疗方法为:一般情况下选用型号为HA230的树脂血液灌流器对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的颈内静脉或者股静脉作为穿刺点实施有效穿刺,并将单针双腔导管有效留置于患者的穿刺部位,与此同时将灌流器与导管进行有效连接,并将泵管为患者进行有效安装,将肝素有效注入到泵管后,将76毫克的肝素有效加入到251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然后使用此药液对患者实施血泵的流量预冲,将灌流器进行有效转动,使其速度有效控制在80毫升/分钟,并持续进行长达2分钟的循环冲洗;然后将100毫克的肝素有效加入到5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使用此药液对患者的血泵进行有效冲洗,将患者的动脉管与动脉管路进行有效连接,并对血泵的血流量进行有效调整,开始对患者实施血液灌流后,将血流量有效控制在175~205毫升/分钟,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肝素追加,在血液灌流治疗即将结束的半小时前,将追加肝素进行有效停止,血液灌流治疗结束后,将血液灌流器进行有效倒转,并将动脉端有效控制在上方,静脉端控制在下方;最后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使其在合适的流量下将患者体外的血液有效驱回至体内;一共为患者实施2至3次的血液灌流治疗,2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应有效控制在13至23小时之间,一次的治疗时间应有效控制在130至145分钟之间[3-4]。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临床改善效果、临床急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为: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生命体征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是有加重趋势;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神智不是很清楚,但是與治疗前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神智已经清楚,能够分清基本的事物,并且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值[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来进行表示,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与昏迷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医院的急诊抢救工作中,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比例非常的高,并且这类患者具有变化快、病情凶险等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者开展治疗非常的必要。

为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的方式开展治疗,将患者的动脉血液引流到灌流器当中,经过吸附剂等一些生物材料净化之后注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起到将患者血液中的毒物、杂质予以清除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不良反应症状,对于提升患者病情好转率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6]。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将血液灌流方法应用到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提升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启亮,田昕.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5(9):351-353.

[2]陈昭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救治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1):672-674.

[3]褚天权,李晓凤.阿托品两种不同给药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24(6):427-429.

[4]唐冬娥.重症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3(12):425-427.

[5]姜启栋,张雪梅.对于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4(17):364-366.

[6]唐昭喜.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26(15):516-518.

猜你喜欢

血液灌流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浅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