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015-10-20邓亨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讲话语言孩子

邓亨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114-02

听说是一门艺术,自从有了人类,每天就已经在练习这种技能。它可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增进理解;可以活跃思想、丰富见闻、增长知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听说更是必不可少了。听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适度写的基础。

儿童发展的心理研究证明,三岁到八岁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也是语言发展的最有利时期。我们若能抓住这一智力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重视听说训练,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必将有助于促进听说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认识能力的发展。那么,口头语言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书面语言的迅速发展,以致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走进偏远的农村小学,有的学生看见老师就刻意地回避,有的学生支支吾吾地憋不出一句话来,有的学生只说一两句,有的学生通红着脸不说,有的学生用异样的眼光望着别人或任课老师,更有的学生滔滔不绝的粗俗语......出现这些情况,有我们教师教育的问题,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有社会因素影响的问题。要解决农村低年级学生听说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改进:

一、关注家庭教育

1.学校抓好家访工作。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进行家校联系的实质化监督,督促每一位教师有效地做实每一次家访。

2.改变家庭育人环境。农村的教育主要靠人民教师,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就要不厌其烦地向各位家长交流正确的育人方法:(1)建立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家庭能让孩子性格开朗,乐于听和用文明的语言说话;如果是一个分离的家庭,大多数孩子就不善于与人交谈。(2)改变务工方式。就算家里修房借钱需要打工还债,也不能离孩子很远,应该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务工。那样可以经常回家与孩子交谈。(3)学会文明交流。在与孩子和别人说话时,不能粗话连天,应有条理地用文明语言和他们说话。(4)转变家庭的价值观。家庭的价值观能决定孩子的培养方向。在家访中可以向家长缓慢渗透低年级听说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逐渐认识到孩子是家的一切,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才有希望。

二、培养学生听说的兴趣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农村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师,教师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1.上课讲动听的语言。教师粗暴平淡的语言容易让学生厌倦,而优美动听语言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上课要让自己讲的每一句话动听而富有激情,使学生喜欢听。

2.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教学中穿插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它能调集学生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欣赏教师的表演。

3.富有儿童化的教学设计。低年级的儿童喜欢的是动画、儿歌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动画和儿歌穿插于教学之中。这样儿童们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4.艺术教育学生。人谁无过,改之,善莫大焉。低年级学生犯错都是最低级的,这时应当把他叫到面前,抓住她的手或者抱着他平和地说“小乖乖,今天做了哪些好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而不是给他一顿臭骂。这样学生们会喜欢你这种教育方式,以后有什么话都情愿和你说。

三、训练措施

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是智力和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可以从讲话连贯、讲话有条理、回答准确和语言优美等方面来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

1.鼓足勇气,让学生敢说一句完整的话。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有些学生用词语说话无从下手。这时教师适当的提醒一些词语,和他一起说,说完后表扬他。或者利用身边的事物,循序渐进地指导他说话,说完后可说“你真行”“你做到了”。

2.培养讲话连贯。讲话要连贯做到:(1)上课给学生提供讲话的机会,如教师尽量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成各种交流活动;(2)有意识地提一些必须用两个句子来回答的问题;(3)交谈中教师示范应该怎样回答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

3.有条理地观察说话。讲话有条理就是有先后顺序,不要颠三倒四。怎样才能做到有条理地观察说话呢?(1)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兴趣。教师先可以从课本上的插图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地观察,再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观察中指导学生按顺序说话。渐渐地,学生就会形成有顺序地观察。(2)观察由单一到整体。例如,观察校园里有什么?就可以让学生先从观察校园的一角,再到整个学校的顺序进行观察。(3)学会讲话生动。学生观察后说的话,教师及时指导后学生再观察,用上哪些词可以让它更生动。

4.学会准确地回答。教会学生准确地回答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常常见到低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答非所问,你问东,他答西,风马牛不相及。例如,一年级学生李某用“( )的羽毛”,回答成“一片的羽毛”。教师就应立即提示“什么颜色”。出现了这种原因,教师需要长时间耐心、细致地去启发、指导。

5.创设情境,寓“说”于乐。首先是充分利用好每单元的“口语训练”,把“口语训练”变成表演活动,活动中边说边演,表演后指导用几句话概括收获。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而且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其次是课后和学生进行“谁先到达终点”的说话游戏。游戏中学生积极主动,从而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表达水平。正应证了“学习真正成了一种治理活动、精神活动,成了一种艺术的享受,一种创造。”这句话。

农村低年级孩子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训练,是观察、思维、表达的一个完整过程的训练。培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愿说——敢说——会说——善说”的发展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训练,为建设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讲话语言孩子
“注水”讲话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国旗下的讲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