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作文课

2015-10-20李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套用文章作文

李霞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66-02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它往往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也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最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也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力求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由此可见,中学作文教学有着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既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二是培养一种态度(即生活态度)。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缺乏思想等。面对着这种情况,许多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教材中加深生活感悟

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阅读课文中搜集写作资源,应成为语文教师能力素质的题中之义。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写作训练,注重体验和感悟,7-9年级学段目标特点之一便是强化主观感受,要求阅读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要求写作方面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中读写结合,使学生更能由阅读联系自己,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例如在以人生与生命为专题的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学《在山的那一边》让学生写一写“我”爬上山顶却没有看到大海时的心理感受,或者写一写“我”终于见到大海时的情景,从而体验失败与成功。在教学《童趣》时,引导学生打开童年记忆大门,将童年时期看到、观察到、感悟到的生命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诸如蜘蛛结网、蚂蚁搬家等一一写出来,让学生敬畏生命,领悟到生命的短暂而美好。

二、技巧指导

(一)注重细节描写,细心观察,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我想作文要写的有情感必定要把握好其中的细节比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也可以是环境的烘托,甚至可以小到一丝丝的白发都可以描绘。为了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细节描写的文章,孩子们写的虽然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有人专门描绘了人物的眼神,有人还突出了外婆的脚步。用她为了不打扰我学习故意放轻脚步来体现老人对我的爱……写的很成功,学生的观察力也特细致。

(二)培养学生善用修辞

关于修辞我们常用的无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尤其是前三种最常用。比喻、拟人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排比能使语言读起来更有气势。比如:为了写一个人的皮肤娇嫩,可以用像剥了皮的煮鸡蛋来形容,是不是要比直接的写“他的皮肤嫩白嫩白的”更形象些。但运用的修辞一定要恰当,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会显得华而不实。

(三)学会套用。有人之所以能三篇文章走遍天下,就是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相通的。比如:《难忘的一天》《第一次干……》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样的,完全可以套用。套用除了套用主题之外还可以套用形式。作文的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因此开头与结尾特别重要。套用切记单纯的模仿,尤其忌讳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先念一篇游戏作文,再让学生去仿写,这样就大错而特错了,我曾试验过,他们写的作文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几乎与作文选上的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是知识模仿的高手,而不是作文的高手。有了这个感受之后我就改变了方法,不再念了,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去说,人多力量大,把好的点子积累下来一块分享。

(四)注重片段训练。这就是我经常给学生说的“小大结合”,我们把片段作文称之为小作文。既然是小作文,可以不限字数。一两百也罢,一句话也罢,只要经常写,并且学会运用到大作文当中。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教师都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五)注重修改。一篇好的作文就要反复不断的去修改,在改中才能发现不足的地方,在改中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在积极实践中抒发真情

除了在写作技巧上指导学生以外,再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如: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后两句诗就很好地道出了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获得的语言感悟、思想启迪、文章技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素材和感想,美得感受、情的共鸣、理的启迪以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字写作才能被自己所掌握,从而加深体会,所以要经常地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录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下什么。比如:记录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我生活等,作好读书笔记。

总之,学生蕴藏着极大地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潜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提供创造,发展空间,启动创新思维,准确发表独特见解,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全面实现语文创新教学。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套用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surprise test